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土流失关系到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随着伊犁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给伊犁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变化。文章简述了伊犁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道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存在防洪设施不健全、植被稀疏、超载放牧、河道水体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单纯解决某一方面并不能做到长期可持续的流域优化治理,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针对其水土流失严重,虽然降水较少,但多年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这一情况,论述全流域视角下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的理念与评价体系对水土流失地区河道治理的借鉴意义,并给出该两条流域的综合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其在甘肃省的推广效果,来说明全流域视角下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理念在水土流失地区的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分析鹤毛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情况等基础上,对流域水土流失分布区域采取拦沙坝、河道护岸、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等典型治理措施,并利用林草措施及封育治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以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类型,成为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该流域水电大规模的开发,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以鲁地拉水电站移民安置项目为例,在对项目概况、项目区环境概况、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合理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及方案,以期为移民安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尼洋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尼洋河流域是西藏林芝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为合理发挥流域资源优势,推动流域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支撑藏中和林芝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总结了尼洋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阐述了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及综合治理方向,提出了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平凉市纸坊沟流域为例,应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界定了流域1981-1997年大规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境下土壤侵蚀变化出现差异特征的时间段.研究结果表明:1981-997年流域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变化剧烈的分水岭年份为1985-1986年.1985年以后,随着治理面积的逐年增加,综合治理程度的提高,明显改善了流域降雨、径流和输沙的关系.同时分析得出流域降水、径流、治理程度与土壤侵蚀流失具有一定的线性回归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栋  齐云婷  郑卫东 《山东水利》2022,(10):13-15+21
以曲阜九仙山小流域为例,收集了该流域2017—2019年的降雨、径流等实地观测数据,通过对该流域5个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和泥沙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流域径流在降雨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效应及内在机理,为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庄浪河中上游的输沙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庄浪河流域中上游的年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而且这种不均匀的状态多年来相对稳定。人类活动对该流域输沙量年内分配的影响较小,对流域年输沙量变化的影响不明显。流域内的植被环境尚好,水土流失态势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环境建设的不断重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前蒿小流域的基本状况,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工程治理措施布设、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机构,为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季节性和环境突变性特征,提出基于流域空间尺度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方法。分析季节性水位变化特征,采用海绵体结构设计的方法,建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规划评价体系;通过人工湿地系统的能值产出分析和可持续性指数分析,建立流域空间尺度监测和分割模型;通过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主成分特征量,分析土壤侵蚀程度以及耕地侵蚀模数;进行干湿沉降进入水体并蓄积在沉积物中的渗透物质分析,建立小流域水土流沉积模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现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流域空间尺度解析,实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治理规划设计,提高了水土流水的综合治理水平,使流域经济发展总量、速度、质量、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新疆清水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该流域高山区属半湿润气候,山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平原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土保持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对该流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论述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目的与原则、水土流失现状,并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针对预测结果 ,从工程、生物、耕作、管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流域水土流失概况(一)水土流失概况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四新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形态为面蚀和沟蚀两种。该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784.82hm2,占流域总面积的38.08%,其中轻度侵蚀410.58hm2,中度侵蚀307.12hm2,强度侵蚀67.12hm2,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2.32%、39.13%、8.55%。流域内8条侵蚀沟占地面积0.9hm2,沟道总长度  相似文献   

13.
鸡东县双山流域总面积约为3 897 hm2,而双山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便达到2 868.2 hm2,占全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6%,可见治理好双山流域水土流失是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该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危害,采取了坡面工程防护和沟道工程两大治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泥沙流失规律及长治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陵江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本文通过对典型流域李子溪泥沙流失规律及长治工程效益分析得出:近十年,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该流域水土流失呈下降趋势,输沙量1985 ̄1994年较1965 ̄1984年减少了58.3%,因此,若将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措施推广到嘉陵江中下游其它地区,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云江水库流域开展特定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查清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空间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掌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为水库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为水库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文章在分析了新安小流域水土流失对环境危害的基础上,通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采取试验、测试、调查的方法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了水土保持减轻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环境、改善流域小气候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流域经济环境、改善流域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袁家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采取谷坊、坡改梯田、封育治理、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耕作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同时阐述了小流域治理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流域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延安市宝塔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区)之一.本文重点对该区四个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现状、治理共性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该流域目前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凌峰 《海河水利》2005,(4):16-18
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搞好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在深入分析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上,针对大清河流域不同类型区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可为防治水土流失灾害和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多源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与数据管理等功能,获取南、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形坡度等数据,应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得到南、北盘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成果。结果表明,2021年南、北盘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共23 966.97 km2,以轻度侵蚀强度为主,流域东北部水土流失较西南部严重;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占总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90%以上,各等级园、林、草植被覆盖度均以轻度和中度侵蚀水土流失为主,整个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6~35°的坡度等级上。整体而言南、北盘江局部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仍然突出,需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手段改善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