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焦油沥青的净化和电极浸渍剂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墨电极生产专用浸渍剂绝大部分是用煤沥青经净化、热聚合反应等过程而制得 ,浸渍剂沥青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开发试制阶段 ,本文介绍了我国浸渍剂沥青开发试制进展情况和几种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工艺 ,简明分析了每一种生产工艺的特点。根据国内外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对加快我国浸渍剂沥青研制尽早实现工业化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浸渍剂沥青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我国浸渍剂沥青开发试制进展和几种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工艺,简明分析了每一种生产工艺的特点。根据国内外浸渍沥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对加快我国浸渍剂沥青研制,尽早实现工业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焦油沥青净化和浸渍剂沥青的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浸渍剂沥青开发情况和几种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工艺和特点。根据国内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提出了加快浸渍剂沥青工业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种浸渍沥青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石墨电极的浸渍是用中温煤沥青做浸渍剂 ,由于煤沥青中富含喹啉不溶物(QI) ,直接影响浸渍效果 ,并为下工序出现废品埋下隐患。因此必须脱除其QI杂质 ,以使煤沥青浸渍剂在浸渍过程中能顺利地通过气孔浸润到石墨电极的内部去 ,达到最佳浸渍效果。本文主要讨论山东济宁煤化公司生产的首批浸渍剂与山东生建八三厂合作进行工业性浸渍试验的情况。1试验经分析成分后发现 ,喹啉不溶物(QI)的差异较大 ,中温煤沥青QI含量在7 %~10 %范围内 ,浸渍剂中QI含量在0.67 %~1.26 %范围内。浸渍剂的质量指标如表1所示。先将浸…  相似文献   

5.
何莹  郭明聪  高源  刘书林  陈雪 《炭素技术》2013,32(4):72-74,90
综述了浸渍剂沥青浸渍效果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浸渍剂沥青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简单阐述了几种浸渍剂沥青的生产方法及QI的脱除方法。根据国内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展望炭材料专用浸渍剂沥青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浸渍剂沥青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许斌  薛改凤 《炭素》1998,(4):39-42
针对炭素材料孔隙结构特点,提出了炭素生产用浸渍剂沥青的质量要求,着重讨论了浸渍剂沥青所含杂质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国内外炭素生产用浸渍剂沥青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浸渍剂沥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斌 《炭素科技》1999,9(1):8-11
针对炭素材料孔隙结构特点,提出了炭素生产用浸清剂沥青的质量要求,着重讨论了浸渍剂沥青所含杂质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国内外炭素生产用浸渍剂沥青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浸渍剂沥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浸渍剂沥青是石墨电极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由煤焦油或煤沥青经净化处理后进一步调制得到, 国内目前还处于开发应用阶段。山东济宁兖矿科蓝煤焦化有限公司现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01年第一季度已 生产浸渍剂沥青200t。  相似文献   

9.
胡敏  樊慧芳  刘平  杨春燕 《炭素》2009,(4):42-45
综述了浸渍剂沥青所含杂质对浸溃效果的影响,介绍了生产用浸渍剂沥青的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两类具有相近流变性能的黏结剂沥青和浸渍剂沥青,模拟炭材料的微孔分布测定了两类沥青的渗透率,对比研究了浸渍剂沥青和黏结剂沥青的渗透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浸渍剂沥青的渗透性能远优于黏结剂沥青,浸渍剂沥青的渗透率为黏结剂沥青相应值的3.54~22.13倍,两类煤沥青的渗透性差异是由于其QI含量不同造成的,浸渍剂沥青极低的QI含量(0.2%以下)大大降低了煤沥青向多孔滤材中的渗透阻力,为提高浸渍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用几种浸渍沥青和上海沥青作浸渍沥青生产的各工序制品的性能,考察了各种浸渍沥青的使用特性,探讨了电极生产厂对浸渍沥青的合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外浸渍剂沥青QI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中国煤沥青QI测试标准对浸渍剂沥青QI测定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中国测试标准存在很多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对制定中国浸渍剂沥青QI测试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炭/炭复合材料用浸渍剂煤沥青的结构组成与性能特点,分析了影响煤沥青浸渍性能的关键因素,总结对比了近几年浸溃用煤沥青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煤沥青的开发和生产应该兼顾残炭率、流动性、黏度和软化点等因素,从而减少浸渍次数,降低炭/炭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剂沉降法脱除各种原料煤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QI),再用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浸渍剂沥青产品,探讨了脱除喹啉不溶物的操作条件,包括溶剂配比、沉降温度、沉降时间、减压蒸馏温度以及对不同原料制备的浸渍沥青产品性能比较,最后以曲靖中温沥青为原料制得了软化点83 ℃,喹啉不溶物0.084%,结焦值49.32%的浸渍剂沥青产品。  相似文献   

15.
以改质煤沥青为原料经溶剂热过滤法制备低QI净化沥青,再将净化沥青通N2脱掉轻组分制备浸渍剂沥青。以QI含量、软化点和结焦值为指标考察了温度、时间、N2流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40 min,N2流量为40 L/h条件下,所得浸渍剂沥青的指标参数为软化点88℃左右,QI含量0.5%,TI含量为22.25%,结焦值为55.77%。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和原料沥青相比,浸渍剂沥青的羰基类和胺类化合物减少,芳烃结构减少,饱和烃类结构增加;热重分析表明,浸渍剂沥青的小分子含量较原料沥青相对较多;黏度的测定表明,在130~200℃黏温曲线呈现负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世文  余东 《炭素科技》2004,14(1):28-32
在长期的实际生产中,关于对浸渍质量的影响人们多集中于工艺参数上,本文通过试验的形式反映了生产中影响浸渍质量的一些方面,并探讨了浸渍剂沥青在生产中对浸渍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凤  孙雪艳  侯卫权  薛宁娟  赵大明  李睿 《炭素》2023,(1):20-23+19
作为C/C复合材料浸渍剂之一的沥青,因具备价格便宜、流动性好、易石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其低残炭率及炭化、卸压时的反渗问题严重阻碍了低成本C/C复合材料制备的进程。因此,通过改性浸渍剂沥青来制备低成本C/C复合材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综述了浸渍剂沥青中喹啉不溶物和甲苯不溶物的含量对其浸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物理调配、热处理、化学改性和沥青树脂共混等方法对C/C复合材料用浸渍剂沥青的改性。  相似文献   

18.
用煤沥青浸渍炭素焙烧品来提高石墨化成品的理化性能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国内是以浸渍增重率来判断浸渍效果和质量 ,但在某些国外文献中却是通过计算理论增重率及填孔率来判断浸渍效果 ,这两个概念也应当引入国内的炭素产品生产中做为借鉴。理论增重率是指煤沥青浸渍剂进入到炭素半成品的内部所有气孔或孔隙中所计算出来的最大增重率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对增重率的描述 ,也是一种极限情况下定量分析方法。实际浸渍作业中的实测增重率只能接近理论增重率却不能等于或超过它。因此 ,理论增重率是对焙烧半成品的可浸渍性大小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酚醛树脂用作耐火材料浸渍剂的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沥青浸渍 耐火材料制品以提高其性能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工艺。在美国以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及增碳剂已成功的应用于镁-碳砖,白云石碳砖,铝-碳砖及高炉炮 生产。实践证明以酚醛树脂取代沥青作为浸渍 剂具有可进行冷态浸渍 ,减少环境污染及节省能耗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高产碳沥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究了硫化沥青的组成和结构与其产碳率、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 硫化法调制煤沥青在软化点170℃~200℃范围内, 产碳率高, 热稳定性好, 是较理想的浸渍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