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论述了青岛城市选址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证明青岛的城市选址是德国凭借当时先进的现代地理学思想,是对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详细勘察后做出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德国传统人文思想理念,是19世纪末城市选址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生态观念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情调维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关系,所以将其引入设计思维方式中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和低碳化发展的条件即为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内容、指标体系以及低碳经济理念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研究。当然,同时其也可拓宽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中的生态安全意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曹润敏  曹峰 《规划师》2004,20(10):86-89
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安全因素包含着两层涵义:自然环境(生态)安全因素和军事安全因素。城市选址的生态安全,一般要从饮用水源、区位及交通条件、气候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前景乃至阴阳八卦等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城市所在位置与区域的自然生态演化进程与走向。  相似文献   

4.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和雾霾天气,打造人类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本文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则进行探究,并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是人类在21世纪保持自身生存与发展唯一正确的战略.文章从几个方面探索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包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城市规划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城市建筑文化、提高城市绿化的景观和环境质量,以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中,与地方自然环境相结合,在城市选址与营建、城市朝向、轴线关系及标志建筑等城市格局构成方面都有着丰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闻喜古代城市结合自然环境的城市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总结闻喜古代城市在建设时是如何与山水环境和谐共存的,对其营建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今后闻喜城市的发展及规划提供借鉴与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在发展策略上一直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希望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生态理念的落实需要城市规划的配合,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这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工作,也是当前城市化发展工作的重心。本文介绍了生态城市理念的概念和规划特点,对于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工作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希望营造新型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城市工业化进程以人类征服自然为目标.肆意扩张带来的后果,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激增、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20世纪后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呼吁人类从高速增长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逐步过渡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一条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道路.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而城市能源规划,对于协调能源供求关系,合理使用资源,解决城市发展和环保约束之间的矛盾等重大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能源规划工作者,我们见证了首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值此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年院庆之际,我们梳理思路,回顾北京20多年来能源规划的嬗变,以此作为明日规划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引导人们调整生活与生产方式,对城市的形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体现社会的进步。论文阐述生态城市规划中关于低碳化、和谐性和整体性的要求,探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元素的融入途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生态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城市理念是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广东肇庆古城规划建设十分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和山水城市理念,其构成包括了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未来肇庆山水城市规划,一定要挖掘城市丰富的历史内涵,立足区域整体布局,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着力使城市空间形态与山水环境相衬,山、湖、城、江融为一体,注重人文历史环境保护.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原则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构想模式,以期推动山水城市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朱瑾 《建筑师》2004,(1):98-103
中国有着悠久的城市历史和建城经验,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择中”、“相土”、“形胜”等城市选址思想,而且通过实行“体国经野”、“畿服”等制度达到了城乡发展的统一,还懂得根据腹地范围和交通条件来确定城市规模,对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利用亦有科学的认识。这些传统的思想和经验对今天的城市建设和解决现代城市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薇  刘红红 《华中建筑》2012,(7):152-154
我国古代的城市选址存在三种主要的思想学说,其中以《管子》为代表的“地利说”在城市选址的水源、交通、军事防御、地质、气候、防灾等方面均有详细而科学的论述,其历史经验对现今的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古代武昌城池历代虽有兴废,但城址却少有变迁,显示其选址的科学性。文章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自然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武昌古城的选址特征,并指出其选址充分体现了对于《管子》的地利学说的运用,以期对今日城市的建设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是人类在21世纪保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文章从几个方面探索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包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城市规划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城市建筑文化、提高城市绿化的景观和环境质量,以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等。  相似文献   

14.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目标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是面向世界展示经济蓬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典范;中新生态城规划立足特有环境资源约束条件,借鉴了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将在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人讲求"天人合一",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然而在近现代,"生态观"似乎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肆意漫布而渐渐远逝,人类的生活与自然日益脱节,环境的恶化也同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6.
"非典"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毅  张琳 《规划师》2003,19(Z1):64-67
传染病极易在城市蔓延,危害极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者应该予以重视.要在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中增加传染病防治规划,同时加强城市规划教育改革,在城市规划研究生中招收一些医学本科生;设置"卫生隔离带",增加绿地比例;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城市布局适当分散,重视城镇体系规划;适当迁村并点,重视"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趋优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限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基于低碳生态的发展理念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低碳生城市的特点及发现现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基于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方法,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论与新城市主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润敏 《规划师》2005,21(10):8-10
从深层意义上讲,建设生态城市是对人类文化本体论的一种回归,也是对人居环境过分强调现代化的一种反叛.广义上的“生态”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但生态城市论不能泛化,要落到实处.应借鉴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生态主义思想、经济性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限制城市边界等理念,继承新城市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首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历史的宏观考察证明,气候温和,水土肥沃,适宜耕作,物产丰富以及良好的山川河湖等自然条件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首先注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5,(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设生态化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化城市的有效途径就是讲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有效的融合起来。本文首先对我国现存的关于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在城市规划理论中加入城市价值观的理念,并指出了城市价值观在城市构建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揭示了城市规划生态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对生态化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