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胜利油田太平、英雄滩、邵家等油田原油属于高含蜡、高胶质、高沥青质原油,原油粘度大、凝点高。针对该油田原油特性研制了FJN-6防蜡降凝剂,优选了SJN-1降粘剂。介绍了FJN-6防蜡降凝剂及SJN-1降粘剂的配方设计、性能指标,简要分析了防蜡、降凝、降粘机理。经室内试验表明:FJN-6防蜡降凝剂可以降低原油凝点11℃,防蜡率达72.3%。SJN-1型降粘剂降粘率达98%以上。现场采用在井筒中实施防蜡、降凝工艺,在输油中实施化学降粘工艺的复合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该油田原油开采及输送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固体防蜡剂SN-2的室内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川中油田原油含蜡量高和部分井因严重结蜡而致使热洗频繁、油井原油产量低、检泵周期短等特点,根据川中油田机抽井的实际井温,对中温的固体防蜡剂SN-2进行了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固体防蜡剂SN-2在井下释放速度较慢,能满足长时间下井要求,最佳加量为单井出液量的0.015%-0.02%,同时对原油具有一定的降黏作用,在川中油田机抽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固体防蜡块清防蜡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及地层出泥砂等原因,结蜡十分严重。往往造成抽油杆、抽油管和抽油泵卡、堵和断脱。为维护油井正常生产,不得不定期对结蜡井采用清防蜡措施。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现场应用效果明显,但每种技术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应用新型固体防蜡块技术,弥补了化学加药施工和采油管理复杂等不...  相似文献   

4.
高含蜡原油生产时,油井井筒结蜡的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仅通过对油样结蜡实验分析或者井筒结蜡厚度的理论分析进行结蜡规律研究比较片面,现场井筒蜡样实验分析及不同气油比压力下结蜡规律实验是必要的补充。以安塞油田高平2井区长10油层原油及蜡样为研究对象,通过黏温曲线测定析蜡温度、原油全组分实验分析、蜡样全组分实验分析、不同气油比和压力条件下实验分析、不同产液量和含水率的理论计算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综合地研究和认识其结蜡规律,为制定清防蜡措施提供了更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原油低粘、低凝、低密度、高含蜡量、高油气比、析蜡点高的油气集输难题,防止集输管线结蜡。通过长10原油流变性及溶气原油管线沿程温降规律研究,借鉴安塞油田长6等其它油藏地面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丛式井场一增压点—,联合站”为主的二级布站模式。以增压点油气混输密闭输油为主,配套自动投球清蜡、电磁防蜡等技术,解决了管线结蜡及高油气密闭集输难题,获得较好的安全环保效果、降低了地面工程建设投资。对长庆油田靖安、姬塬、西峰、华庆、白豹、合水等其它油区长10油藏的经济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树脂涂层在原油管输中的防结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蜡与固体壁面间的界面性能考虑,在管道内壁涂覆一层低表面能的树脂涂层,可以改变管壁表面性质,减小管壁与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防止结蜡的目的,为改善高含蜡原油在管道输送时易凝和粘滞的状况,在实验室用自行设计的结蜡器评价了硅,氟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等少层在青海原油,胜利原油和辽河原油输送中的防结蜡效果,结果表明,它们有不同程度的防强蜡作用,其中硅树脂的最大防蜡率可达74.7%。  相似文献   

7.
江苏油田高含蜡原油,在开采及集输过程中,由于流动性差、结蜡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利用DT区块原油样品,进行了新型乳化剂体系ZX-2的防蜡降黏及对后续生产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ZX-2在含水40%条件下,降黏率大于75%,静屈服值下降了34.8%,防蜡率大于86%,具有较好的降黏防蜡效果;当采出液中加入ZX-2时,原油后续脱水不受影响。这种乳化剂体系在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就原油的性质对结蜡程度的影响,以及采油井的结蜡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下:对于不同的油井,原油的含蜡量越高,在相同油井深度处结蜡蜡样的含蜡量也越高,油井结蜡越严重;对于同一口油井,随着油井深度的增加,结蜡蜡样的蜡含量、蜡样相对密度和凝点也相应增加;油井深部结蜡严重,越靠近井口结蜡越轻。  相似文献   

9.
针对赵凹油田安棚区决原油性质、地层特点、油井结蜡规律,研制开发出AF型清防蜡剂及配套的不放空、不停抽、带压加药工艺.在赵凹油田63口高含蜡油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清防蜡剂可使油井的维护性作业井次年均减少18.5井次,同比降低25%,热洗井次年均减少328井次,同比降低53%,热洗周期平均延长40.6天,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结蜡油井中使用固体化学防蜡剂,可有效抑制油井管、杆、泵等处结蜡,延长有杆泵的检泵周期,降低抽油机能耗。用动态结蜡率测试仪及流变仪分别测试防蜡率及析蜡点的变化,评价防蜡剂在室内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理论计算检泵周期、溶解速度、防蜡率之间的关系,预测了防蜡剂在井底的有效性。用抽油机系统效率测试仪,测试抽油机电机运行的电能参数及安装在抽油机悬绳器上的传感器的油井载荷,对比结蜡井措施前后的数据,评价防蜡效果。测试表明,结蜡井使用化学固体防蜡剂可使油井载负荷平均下降9.73kN,系统效率提高6.92%,综合节电率22.23%。  相似文献   

11.
采用Couette蜡沉积实验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型防蜡剂对长庆原油蜡沉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管输温度条件下EVA型防蜡剂的防蜡效果。研究发现,与空白原油相比,加剂原油的蜡沉积速率大幅降低,同时蜡沉积物的老化速率升高。无论是在恒定油壁温差还是在恒定壁温条件下,EVA型防蜡剂的防蜡效率均随油温的升高而不断降低,EVA对蜡沉积物老化速率的提升幅度均随油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大。通过分析EVA型防蜡剂对长庆原油流动特性、低温胶凝结构特性及微观蜡晶形貌的影响,阐明了EVA型防蜡剂对长庆原油蜡沉积特性的影响机理,并从蜡沉积物初始凝油层抗剪切强度及蜡分子扩散速率2个角度揭示了管输温度对EVA型防蜡剂防蜡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Microbial remediation is an efficient method of removing paraffin wax from oil wells and pipelines and is found to be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economical. In this study, a potential paraffin wax degrading bacterial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oil wells of Gujarat and was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by 16S rRNA sequencing.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showed 100% utilization of heneicosane, 79.74% utilization of pentacosane and 72.50% utilization of triacontan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paraffin wax in 8 days at 37°C.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degraded 70% of paraffinic crude oil in 10 days at 37°C. The probable end products formed after degradation of eicosane and heneicosane by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were analysed by Mass Spectrum. The above results proving isolate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degradation of paraffin wax in oil wells.  相似文献   

13.
姬塬油田部分区块原油蜡质、胶质含量高,油井结蜡严重,现有防蜡技术在该区块应用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蜡晶晶格扭曲机理和微乳液机理,将蜡晶改进剂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水中,制备出一种不易燃烧、防蜡降黏效果好、密度较大、冬季可方便使用的高效防蜡降凝剂。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高效防蜡降凝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 nm左右。与现场在用产品相比防蜡率由33.56%提高到88.2%,降黏率由31.06%提高至84.1%,原油凝点由22℃下降至14℃。现场采用连续加药方式实验182口井,使用高效防蜡降凝剂后,油井载荷平均下降0.75 kN,油井平均结蜡周期可延长4倍以上,可有效减少洗井次数,提高油井产油量。  相似文献   

14.
晁利宁    余晗    苑清英    鲜林云    李小龙    杨晓龙    李霄  朱健 《焊管》2018,41(12):60-68
为了防止油井结蜡造成输油管道减径或堵塞影响油井生产效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及事故的发生,从结蜡机理、结蜡影响因素以及油管清防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述。分析认为,不同的清防蜡技术均有其自身优点与不足,对于不同井下环境应当采用相应清防蜡技术;同时,在进行清防蜡工作前,需要对井况进行充分研究,针对井下结蜡层特点及成因结合各技术优点,选择适合的清防蜡技术工艺或多种技术结合应用;化学清蜡技术中安全环保乳液型清蜡剂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而清蜡与防蜡作用并举起到降凝、降黏作用的多功能清蜡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ZYQI型超强防蜡降黏增油器主要用来清除抽油井中油管、杆的结蜡。采用了涡流、射流、声波振荡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通过消除原生态产液局部富集、偏聚、偏流、偏析状态,达到防蜡、降黏、节能、增油的目的。通过3口井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延长洗井周期5倍以上,平均增液27.09%,平均增油16.15%,吨产液节电达18.09%。该产品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工艺衔接性能良好,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冀东油田大多数油井原油的沥青质-胶质和蜡的含量都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3方面的问题由于结蜡,产量不稳定;原油黏度大,用通常的采油技术工艺无法生产;地层堵塞,产量逐渐下降,甚至变成死井.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了油井清防蜡剂、原油降黏剂,地层解堵剂,文章介绍了研究过程及试验方法.现场应用表明,冀东油田仅1993年使用BJ-5油基降黏剂、BJ-7清蜡剂和HJ-2解堵剂后,全年增产原油超过20690t,创经济效益21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渤海部分高含蜡油井投产后面临比较严重的井筒结蜡问题,现场作业人员一般根据生产经验确定清蜡周期,导致准确度低、清蜡作业成功率有限。根据海上油井生产管柱特征,以Ramey温度场计算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井筒结蜡速率模型计算得到了井筒结蜡剖面,推导建立了电潜泵井清蜡周期预测方法,并进一步绘制了某油田A区块清蜡周期和清蜡深度预测图版。结果表明,清蜡周期随产液量的下降呈幂函数形式变短,随含水率增加呈指数函数形式增加。根据清蜡周期预测图版,预测3口井的清蜡周期分别为11 d、15 d、46 d,实际清蜡周期分别为8 d、12 d、39 d,预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陆地油田自喷井确定清蜡周期和清蜡深度,对高含蜡电潜泵井、自喷井及时制定清防蜡措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核磁共振和DSC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的组成和结构。采用显微镜和接触角仪研究了HS防蜡剂对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的防蜡机理。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PKKR油井结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中沥青质+胶质与蜡的质量比低、采出液含水量低、原油中溶解气量较多、原油含高碳蜡且蜡的支链度低和井口温度低于析蜡点。HS防蜡剂对PKKR原油的防蜡率大于60%(部分油井防蜡率大于90%)。HS防蜡剂通过改变原油中蜡晶的结构,抑制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改变蜡沉积表面的水润湿性能,形成不利于蜡沉积的表面,从而达到降低结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油田B1断块原油降凝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油田B1断块原油属于高含蜡、高胶质、高沥青质原油,具有高凝、高黏特点,平均凝固点41.5℃、析蜡点59~60℃,温度敏感性强。针对该区块原油特性,开展井筒降凝、降黏工艺和配方研究,进行了降凝降黏剂的评价和配比,优选了合成的复配型降凝剂KD-50(Ⅳ),确定合理添加浓度,考察在不同温度下对B1断块原油的降黏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降凝降黏剂后,低温流动性明显改善,凝点、反常点和低温表观黏度均有较大幅度降低,在40℃加剂后的降凝降黏率达80%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