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通用RU-LBP和PCA结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得到的子空间内各类之间距离不均衡导致人脸识别低,提出一种岭回归人脸识别方法。通过使用 RU-LBP 和 PCA 进行人脸特征提取,然后对这些特征使用岭回归算法进行识别,该算法能够最大程度上均化各类之间的距离,提高分类能力。在 FERET 标准的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改进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从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小波变换和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小波变换,并对各分块的高、低频分量进行组合处理,然后对小波系数特征应用2DPCA方法进行变换并将分块特征进行融合得到人脸鉴别特征,最后在ORL人脸库上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该特征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具有较短的识别时间和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方法中对动态人脸识别采用的是单演局部主方向编码识别,通过分块子模式的加权融合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因为人脸表情和姿态变化会导致识别结果出现误差。在智能视觉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子模式主成分分析的动态人脸跟踪识别方法。基于特征状态空间重构方法,将人脸图像分成大小相等的子模块,对子模块进行信息熵特征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人脸特征分类。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动态人脸跟踪识别,能有效实现人脸表情动态跟踪,人脸识别性能较好、精度较高,性能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相位量化特征与多尺度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该方法首先采用LPQ算子提取分块人脸灰度图象的LPQ直方图序列(LPQHS),然后采用PCA+ LDA方法对采样后的特征数据进行降维,最后根据多尺度分类的原则进行分类识别.该算法不仅能够提取人脸纹理信息,而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训练数据量,并且数据量的维数与原始图像大小无关.在ORL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是人脸识别算法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小波变换、PCA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二次小波变换与PCA相结合的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并运用加入动量项的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人脸图像分类识别。在MATLAB环境下,利用ORL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识别速度快、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脸特征提取和识别两部分。文章基于传统的PCA(主成分分析)人脸识别原理及优缺点,采用KPCA(核主成分分析)实现人脸识别的改进。该算法通过非线性映射,把原始图像数据变换到特征空间,再利用PCA实现人脸识别。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基于ORL(Olivetti研究实验室)人脸库的实验仿真,KPCA能较好地提取非线性成分,其识别性能优于传统的PCA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个特征分块贝叶斯分类器融合策略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贝叶斯决策的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通过对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几何归一化和灰度均衡化后,结合分块与加权,运用奇异值分解,分别获得特征脸和标准脸,然后采用多个基于特征分块的贝叶斯分类器(FBBC)的融合策略进行分类识别。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良好的精炼和实时性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加权变形的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首先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PCA)和2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关系,针对2DPCA丢失具有鉴别能力的协方差信息以及PCA方法不能解决小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种加权变形的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WV2DPCA),该方法利用变形的2DPCA方法分别对人脸3个子部分分别提取特征,然后根据最近邻理论和权值进行分类。经过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的实验研究表明:与2DPCA相比,提高了人脸空间的识别率,压缩了人脸空间的系数,减少了识别时间;在识别的准确率方面,更优于传统的Fisherfaces,IC,Kernel Eigenfaces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人脸识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电脑开机、门禁系统、安全监控和重要场所的身份验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的PCA特征提取方法,该算法先对整个原始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得到系数矩阵,再提取包含原始图像大部分信息的少量系数作PCA,提取出特征脸,再进行分类识别。对ORL人脸库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单独DCT与PCA特征提取的识别方法,并且减少了运算量。  相似文献   

10.
论文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表征信息不全面且系数多的不足,提出分块加权处理的双向2DPCA((2D)2PCA)方法提取人脸特征。该方法利用(2D)2PCA方法对人脸的各个分块提取特征,并对各分块的特征进行加权处理,然后应用支持向量机(SVM )实现分类识别。经过在ORL人脸库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压缩了人脸识别系数,缩短了识别时间,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融合深度局部PCA子空间稀疏优化特征提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正平  陈俊岭 《电子学报》2017,45(10):2383-2389
子空间方法是主要利用全局信息的经典模式识别方法,随着深度学习思想的引入,局部自学习结构特征模型得到大家的关注.利用深度学习原理,本文提出一种多层融合的深度局部子空间稀疏优化特征自学习抽取模型解决目标识别问题.首先,对训练样本集通过最小化重构误差得到第一层的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特征映射矩阵;然后,通过L1范数约束对特征映射结果进行稀疏优化,提高算法鲁棒性.接着,在第二层映射层以第一层的特征输出为输入,进行同样的特征矩阵学习操作,最终将图像映射至深层PCA子空间;然后,对各个映射层的特征提取结果进行加权融合,进行二值化哈希编码和直方图分块编码,提取图像的深度子空间稀疏特征.在FERET、AR、Yale等经典人脸数据库以及MNIST、CIFAR-10等目标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取得较高的识别率以及较好的光照、表情、人脸朝向鲁棒性,并且相对于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框架具有结构简洁、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陈燕 《信息技术》2011,(9):106-108
人脸识别技术目前是生物特征识别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商业、司法、监控和视频检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人脸特征的自动提取则是人脸自动识别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差别分析LDA和非负矩阵分析NMF三种常用的子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人脸特征提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明珠  武琪  李昌 《电视技术》2016,40(1):122-126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人脸识别传统方法之一,是模式识别中一种普遍的线性组合算法.传统PCA算法因光照等外界因素和计算量较大等问题导致识别率较低.为了抑制这些缺点,主要研究基于PCA人脸识别算法改进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和在2DPCA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特征提取的2DDPCA算法,并对PCA,2DPCA,2DDPCA这3种人脸识别算法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实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征向量的维数、训练样本数与识别率的关系以及3种方法分别在数据库的时间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2DDPCA算法在不明显降低识别率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识别速率,重建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特别重要的课题之一。讨论了统计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PCA是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对人脸库数据起到降低维数、去除相关性等作用。通过Kauhunen-Loeve变换(K—L变换)将人脸库变换到新的坐标系,得到人...  相似文献   

15.
Semi-Supervised Bilinear Subspace Lear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e success of tensor based subspace learning in both unsupervised and supervised configurations (e.g., 2-D PCA, 2-D LDA, and DATER). In this correspondence, we present a new semi-supervised subspace learning algorithm by integrating the tensor representation and th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unlabeled data. Conventional semi-supervised algorithms mostly impose a regularization term based on the data representation in the original feature space. Instead, we utilize graph Laplacian regularization based on the low-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 An iterative algorithm, referred to as adaptive regularization based 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with tensor representation (ARSDA/T), is also developed to compute the solution. In addition to handling tensor data, a vector-based variant (ARSDA/V) is also presented, in which the tensor data are converted into vectors before subspace learning.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n the CMU PIE and YALE-B databases demonstrate that ARSDA/T bring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face recognition accuracy over both conventional supervised and semi-supervised subspace learn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6.
结合几种现有的人脸识别特征提取算法,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去噪;然后通过离散余弦变换对低频分量作进一步特征提取和压缩,保留人脸图像中对光照、姿态、表情变化不敏感的识别信息;接着利用PCA和LDA相结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特征,最后采用欧式距离和最近邻分类器识别人脸。实验采用ORL标准人脸库验证了这种组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戴鸿宇 《电子测试》2013,(12):37-42
本文结合几种现有的人脸识别特征提取算法,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去噪;然后通过离散余弦变换对低频分量作进一步特征提取和压缩,保留人脸图像中对光照、姿态、表情变化不敏感的识别信息;接着利用PCA和LDA相结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特征;最后采用欧式距离和最近邻分类器识别人脸。实验采用ORL标准人脸库验证了这种组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胡正平  何薇  王蒙  孙哲 《信号处理》2017,33(3):338-345
人脸识别的关键在于特征提取,过去主要从完美的低维特征子空间来刻画高维图像,但是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为特征提取提供新方向。本文提出在Gabor特征描述子调制下的深度子空间模型,在深度子空间这一新型深度学习框架基础上,使用Gabor滤波器组处理图像,并构建深度特征提取多层网络,得到Gabor调制下的深层抽象特征。首先将传统的8个方向5个尺度的40个Gabor滤波器在尺度上进行压缩得到8个基本Gabor滤波器组;然后将经过Gabor滤波的描述特征分别送入深度化改造的子空间模型,得到图像的深层特征表示;其次将这些特征进行哈希编码,直方图分块,作为描述特征。本文在FERET、ORL、CMU_PIE等数据库上讨论加入Gabor滤波器调制后的深度多层子空间特征提取模型在人脸识别问题上性能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识别率,并对光照、表情、姿态等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弥补浅层网络易受训练图像影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local appearance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Steerable Pyramid (S-P) wavelet transform is proposed for face recognition. Local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by computing the statistics of each sub-block obtained by dividing S-P sub-bands. The obtained local features of each sub-band are combined at the feature and decision level to enhance fac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usefulness of S-P as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face recogni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compared with some relat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s well a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and boosted LDA. Different multi-resolution transforms, wavelet (DWT), gabor, curvelet and contourlet, are also compared against the block-based S-P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ORL, Yale, Essex and FERET face databases convince u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bett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class information, and obtains much higher recognition accuracies in real-world situations including changes in pose, expression and illum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