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偏振光研究金属铀金相组织时,试样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到观察时的衬度及良好表面的保持时间。现将我们所用的试样制备法介绍如下: 1.磨光在金相砂纸上由1/0磨到3/0号。为防止放射性粉末沾污或吸入人体内,磨时应戴好手套及口罩,并在手套箱内磨制。若无手套箱,可用水磨,砂纸浸于水中或在砂纸上加  相似文献   

2.
扩散过程是主导氡在铀矿岩中运移与析出的主要方式。铀矿原岩辐射较大且取样困难,不利于开展有关室内实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依据相似理论,以某花岗岩为原型,选取石英砂、铀尾砂、水泥、精铁粉和微硅粉等为原材料,制备了3种不同材料配比的圆柱形类铀矿岩试样,并测定了原型和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然后采用密闭腔体法测量了原型和试样在不同包裹方式下的累积氡浓度,推导氡的扩散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获得了原型和试样的氡扩散长度和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原型与所制备的类铀矿岩的颗粒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相似比的均值分别为1.09∶1、3.93∶1、4.28∶1、3.47∶1和1.00∶1;花岗岩原型的扩散系数为0.146×10-6m2·s-1,类铀矿岩的扩散系数介于0.114×10-6~0.594×10-6m2·s-1之间,两者的相似比介于0.25∶1~1.28∶1之间。研究认为所制备的试样3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模拟花岗岩型铀矿岩,以满足室内实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美国CANBERRA公司SCORPIO-3000系统程序控制多道能谱仪、Si(Li)探测器和苏制X光机,自制试样架,组成了一台X光管激发能散X荧光分析仪。用它对地质试样进行了能散X荧光分析。分析的初步结果为:Sr、As探测限低于3ppm;Rb低于10ppm;Br、Y低于30ppm。 1.标准及试样的制备 标准采用人工合成硅酸盐基体和等量的含内标元素锗的稀释剂混合,再配入分  相似文献   

4.
张涛  侯君达  李国卿 《核技术》2002,25(1):25-28
在膜层上接收注入钇离子和沉积钛原子比例Y^ :Ti=1:2的条件下,采用钇离子束动态增强沉积方法,在纯铁等基体上制备氮化钛膜层试样。对试样予以电化学测试和AES、XRD分析。XRD结果未发现钇单质或氮化钇的衍射峰。载能金属离子的动态增强沉积作用产生了界面混合效果,形成较宽的过渡层。动态增强沉积试样比非增强沉积试样有更强的抗电化学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无标分析人造金刚石原料锭样品的制备和测量方法.用车加工制备出了满足XRF测量的分析试样,应用Spectraplus无标分析软件实现了对人造金刚石原料锭中Fe、Ni、Cr、Co组分及其分布的无标分析,该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改进了脉冲式钨原子化器,并在此基础上制造了测金用的简易无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提出了制备试样的快速方法,基本点在于在同一器皿中进行化学试样分解和金的萃取,而不需分离未溶解的残渣。确定了在试样处理过程中金损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消除的可能性。拟定了测定低含量金的原子吸收方法,并推荐用于岩石、单矿物和天然水等样品的分析,金的检出限为1×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1—0.35。  相似文献   

7.
测定放射性废物固化制品浸出因子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197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所推荐的放射性废物固化制品的浸出率试验方法提出一个改进意见。建议用圆柱形试样、不加密封直接浸泡的方法进行浸出率试验,以简化试样的制备步骤,加速试验进程和改善测量精度。在简单回顾了 IAEA 法的理论基础以后,给出了圆柱形固化块扩散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实用的计算曲线,从而使这种圆柱形试样的浸出试验数据也能用浸出因子 L(或扩散系数 D)来表示。利用 L 可将不同实验室来的、在试验细节上有一定差别的试验结果进行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工业纯锆(R60702)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保护效果和不平衡条件结晶的运用,制备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试样及其焊接接头的腐蚀电位测定试样。观察接头在高倍金相显微镜下的显微组织特征,测定焊接接头极化曲线,研究R60702的显微第二相的分布及对接头组织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影响区的耐腐蚀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以SiC粉和ZrH2粉为原料,用真空烧结法制备SiC/Zr复合材料。研究了SiC添加量对SiC/Zr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SiC时,材料为致密的Zr金属烧结体,但材料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差;添加SiC后,SiC与Zr发生界面反应生成ZrC和Zr2Si,SiC和基体Zr通过界面层紧密结合,与未添加SiC的试样相比,材料的致密度有所下降,但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均得到提升;随着SiC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生坯致密度和烧结致密度降低,而组织中的第二相增多,烧结试样的硬度值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含15%SiC的烧结试样硬度值最大,耐腐蚀性能随SiC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溶解速率法(DR)和产品一致性试验(PCT)对摩尔组成为xCeO2-(100-x)(36Fe2O3-10B2O3-54P2O5)(其中x=5、10、15)系列玻璃(玻璃陶瓷)的化学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了所制备试样的结构。XRD分析表明,当x=15时,试样中部分铈元素以独居石型磷酸铈晶体的形式存在,试样的化学稳定性也得到一定的提高;FTIR分析表明,玻璃(玻璃陶瓷)中磷元素主要以(P2O7)4-和(PO4)3-基团的形式存在,且硼元素主要以硼氧四面体[BO4]的形式存在,仅含有极少的容易被水化的(PO3)-长链单元,因此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随氧化铈含量的增加试样中易被水化的(PO3)-长链单元有向(P2O7)4-和(PO4)3-基团转化的趋势,试样的化学稳定性变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