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导言1969年3月美国电力公司向拔柏葛公司订了一台130万瓩锅炉。该机组安装在西弗吉尼亚州的阿莫斯(Amos)电站(3号机组),要求于1973年投入运行。1970年该电力公司又订购了三台130万瓩机组,其中两台安装在俄亥俄州的加温(Gavin)电站,第四台的安装地点尚未确定。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4443吨/时,蒸汽参数为543/538℃和270公斤/厘米~2(表计),再热器蒸汽量为3616吨/时。使用单位决定:第一,锅炉和辅机均为室内布置,以免仪表线路可能发生冻结,这个问题历来就是露天布置锅炉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经常导致强迫停炉,而室内布置为检修人员以后在机组运行时维  相似文献   

2.
吴泾热电厂七号炉是上海锅炉厂出产的SG-400-1型中间再热锅炉,锅炉的设计规范如下:主蒸汽流量400吨/时汽包压力155公斤/厘米~2过热蒸汽压力140公斤/厘米~2过热蒸汽温度555℃再热器汽压(进/出) 25.5/24.0公斤/厘米~2再热器汽温(进/出) 330/555℃锅炉系单汽包的自然循环,Π型布置,  相似文献   

3.
烧爱基巴斯多斯基煤的汽包锅炉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经常超过计算值。为保证额定汽温只得成倍提高喷水量和割除部分过热器受热面。如БК3-320锅炉低温过热器受热面从1450米~2减少到580米~2。为摸清超温的原因,曾在БК3-320锅炉上全面地研究了炉膛和对流过热器的换热。БК3-320-140-2锅炉蒸发量320吨/时,汽压140公斤/厘米~2,汽温570℃,П型布置。炉室容积1510米~3,炉膛受热面893米~3。八只扰动式燃烧器分二排布置在前墙上。带  相似文献   

4.
1974年波多尔斯克机械制造厂制造的,配K-500-240汽轮发电机组的П-57型首台直流锅炉在特罗依茨克电站投运。该炉按爱基巴斯多茨煤设计,灰份为36%时,发热值是4120大卡/公斤(17.3百万焦耳/公斤)。П-57型锅炉系单体炉,受热面采用T型布置,焦发量为1650吨/时(458公斤/秒),过热蒸汽参数为255公斤/厘米~2(250巴),545℃,再热蒸汽参数为40公斤/厘米~2(39.3  相似文献   

5.
-314型直流锅炉采用单炉体方案,蒸发量950吨/时,蒸汽参数255公斤/厘米~2、565/570℃,锅炉采用开式炉膛,装有16只XΦ-3型煤气——重油燃烧器(图1),分二排,前、后墙对冲布置。在额定工况下,燃烧器的出力:重油为4350公斤/时,煤气为4800米~3/时。燃烧器是锅炉机组的重要部件之一,锅炉机组的状况取决于燃烧器的工况。燃烧器的喷口处在特别恶劣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ТПП-312A 型1000吨/时超临界燃煤锅炉是苏联塔干罗格锅炉厂(ТК3)的改进产品,安装在查帕洛斯基区域电站。单炉膛,液态排渣,П型布置,尾部配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和电气除尘器。8只大容量旋流式燃烧器前后墙各一排对冲布置(每排4只)。炉膛容积热负荷qv=128×10~3大卡/米~3时,炉膛断面热负荷q_F4.47×10~6大卡/米~2时。设计煤种为烟煤:Q_H~P=5000大卡/公斤,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是在谏壁电厂二号炉上进行的,该炉为开式单炉膛液态排渣锅炉。采用四角喷燃。其主要参数为:200吨/时、540±5℃、96公斤/厘米~2。大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图1)。沿炉膛宽度布置八片屏,屏间距离为880毫米,每片屏由十五根管子布置成“W”型,蒸汽首先进入第一流程(图1上的双数管)。第一流  相似文献   

8.
<正>1前言某大型化工公司热电厂配置2台75t/h、1台130t/h、1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为全公司数套化工生产装置供3种不同规格的蒸汽和部分电力。其中2台75t/h、1台240t/h锅炉原始排放NOx浓度在200~350mg/Nm3(干态,6%氧气),1台130t/h锅炉在现有的原始排  相似文献   

9.
前言望亭发电厂30万瓩机组配备的1000吨/时亚临界中间再热直流锅炉(一次汽压170公斤/厘米~2,一次汽温555℃),是上海锅炉厂设计和制造的我国第一台30万瓩机组的燃油锅炉。这台锅炉采用单炉体双炉膛(2×7.680米宽×8.615米深),П型布置。由双面水冷壁将整个锅炉分隔成二个炉膛(甲、乙炉膛),燃烧重油。30只旋流式燃烧器前后  相似文献   

10.
减轻锅炉结焦的运行方案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角C电厂共有2台锅炉,均为美国ABB-CE公司的汽包锅炉,平行通风方式露天布置,连续蒸发量为2 100 t/h,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230MW,1996年6月投运以来,结焦较为严重.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锅炉的流动、传热及其燃烧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计算,变工况调节.以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方法找出了锅炉结焦的原...  相似文献   

11.
正1锅炉概述广东粤电云河发电有限公司配套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开发的国产300MW等级SG-1036/17.5-M4506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该型锅炉整体采用M型布置,3台绝热式旋风分离器布置在锅炉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1.1设计参数锅炉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1.2燃料特性锅炉燃料主要特性见表2。  相似文献   

12.
130吨/时中压电站锅炉是最新设计的“三化”锅炉,该炉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Ⅱ型布置、钢架式、轻型炉墙,其过热蒸汽参数为39公斤/厘米~2、450℃。本文介绍烟煤和无烟煤的两种“三化”炉型,经过这两种炉型的“三化”设计,锅炉部件的通用性已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摆动式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在670 t/h锅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涛 《节能技术》2007,25(3):266-268
我厂2号锅炉(DG 670/13.7-8A)为四角切圆布置,一、二次风间隔布置,分上下两组,设计煤种为晋中贫煤.在实际运行中,煤质不稳定,锅炉着火和燃烧稳定性差.采用"摆动式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技术对燃烧器改造后,燃烧效率提高0.84%、在300 t/h时能稳定燃烧、炉膛无结渣,锅炉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14.
Ⅱ-59型锅炉(D_K=990吨/时,рпе=255公斤/厘米~2,Тпе=545/545℃)设计燃用莫斯科褐煤。锅炉装有32只直流式煤粉燃烧器,沿炉膛高度分二层对冲水平布置在侧墙上。燃烧器出口截面设计成长方形,高为1200毫米,宽为380毫米(图1a)。沿燃烧器高度开有三条窄缝:送二次风的中间窄缝宽177毫米和供送气粉混合物的边上二个窄缝宽为101毫米。燃烧器具有长500毫米的预混段。下层燃烧器两侧都装有蒸汽雾化重油喷嘴。锅炉按设计工况运行时,发现燃烧器喷  相似文献   

15.
鞍山发电厂第一期工程新建2台上海锅炉厂制造的400吨/时再热锅炉。设计参数如下:过热蒸汽流量400吨/时过热蒸汽压力141绝对大气压过热蒸汽温度555℃再热蒸汽流量330吨/时再热蒸汽压力(进/出) 26.5/25绝对大气压再热蒸汽温度(进/出) 335/555℃给水温度240℃锅炉采用Π型布置,但取消夹廊,炉膛和尾部烟井合并,使锅炉布置紧凑。汽包中  相似文献   

16.
ТГМП-114直流双炉体燃气、重油锅炉单机容量30万瓩,开式炉膛断面积10.62×6.13=65.2米~2,到屏的高度21.7米,炉膛容积1435米~3。炉膛断面最大热强度5.9兆瓦/米~2(5.1大卡/米~2时),容积热强度0.26兆瓦/米~3。每个炉膛前后墙对冲布置6只容量为6吨/时的ХФЦКБ-ВТИ型旋流式燃气、重油燃烧器。采用“火焰”型蒸汽机械雾化喷嘴。燃烧器中心间距为3米,最旁边的一只燃烧器中心到侧墙距离为2.3米。靠边燃烧器的中心线向炉膛中心偏转12~15°。  相似文献   

17.
正据《Gas Turbine World》2015年5-6月刊报道,现在余热锅炉结构方案主要有2种,在美国传统的卧式布置结构受到青睐,然而在欧洲和亚洲通常使用的是立式布置结构。自1817年公司建立起,CMI Energy公司已经有600多台余热锅炉在全世界运行,其特点是使用了高温技术(高的压力和高达600℃的再热温度)和用于联合循环装置的快速起动设计,该技术可满足机组频繁起停的要求,并保持装置的总寿命。循环装置能够在11 MW/min的瞬变启动和停机。  相似文献   

18.
1972年勃拉齐(Brazi)电厂二台配有辅助循环锅炉的20万瓩机组投入运行。辅助循环(或称强制循环)锅炉是为了消除自然循环蒸发系统中的故障而发展起来的。发展具有循环泵锅炉的另一个原因,是使锅炉在自然循环下能达到最高的压力,如要求压力为165公斤/厘米~2,此时的汽包压力最大将达185公斤/厘米~2,这就要求增大蒸发管径和增加锅炉高度。而大容量锅炉上提高蒸汽压力又是提高机组经  相似文献   

19.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670t/h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并阐述了对其燃烧进行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和方案 ,通过优化调整 ,该公司 670t/h锅炉的经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1.本标准适用于蒸发量为0.16~3950吨/时,绝对压力为0.9~25.0兆帕(9~255公斤力/厘米~2)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包括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和磁流体动力装置中的锅炉。本标准不适用于尖峰负荷锅炉、机车锅炉,蒸汽沸水锅炉、废热锅炉、垃圾锅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