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的建筑是从机械时代到生物智能时代的一个飞跃,通过对数字化时代建筑生成的几种方式的梳理,探索数字化时代建筑个性特征,指出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自上而下的预设设计,而是尊重于各种客观因素的自下而上的生成设计。这种生成设计不再是建筑师个人意愿的主观设计,而是尊重各种客观要素的民主设计,从而呈现出"三分人做,七分天成"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参数化设计工具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对点、线、面图形元素的数字化拆解,将主观感性的设计语言与缜密严谨的逻辑算法相结合,为建筑师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回顾笔者在设计院工作期间,运用参数化设计工具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经历,总结了在参数化工作中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谭峥 《时代建筑》2015,(3):75-81,74
文章试图从半自主建筑学理论出发,以建筑师袁烽设计的松江名企艺术园(三期)为例,理解并探求低技环境下掌握了数字化造型与建造技术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方法论基础,并在全球所谓"参数化主义"建筑学的大背景下寻找这一方法论基础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记录袁烽和王振飞这两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从学术、实践和文化、艺术方面大力推广数字化设计理念的建筑师的对话,反映出信息时代,数字设计对建筑师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设计方法产生的影响。文中对于数字化建构和数字化建造的学术探讨、数字设计工具包的建立与尝试分享、算法语境与社会生产系统结合的发展期望与真实地展现出他们对于自主性创作的全新探索以及将设计方法应用到实践上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北京万通地产的一个科研项目具体设计过程,探索建筑师如何利用数字化/BIM技术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方法,为建筑师在应对未来建筑设计信息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借助算法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工具,性能参数能够被转化为生成逻辑融入到设计流程中,从而辅助建筑师获得合理的建筑形式和有效的建造途径。研究梳理了基于结构性能、材料性能、建造性能的设计方法、流程、常用算法和工具,解读了性能驱动设计的代表性案例。文章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项目"褶皱",该项目首先通过物理实验研究柔性材料的受力分布和三维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生形逻辑、性能模拟、数字运算,建立了各项性能和几何形式之间动态关联的参数化模型,最终完成了设计–建造的全流程。  相似文献   

7.
<正>当下,建筑学已步入了数字语境。古老的建筑学科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化转型。从一线设计机构的建筑数字化设计实践,到国际知名高校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探索,一批批建筑师、学者正在这场信息化转型中积极探索着、苦思冥想着。为此,我们诚邀多位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研究视野的建筑学者、建筑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筑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当下在建筑数字化设计领域奋力探索的学者和建筑师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岩 《建筑技艺》2014,(4):40-43
正从"看不起"到"唯恐来不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希望了解数字化(建筑)设计,就连起初最反对数字化建筑教育的高校,如今也成立了专门研究参数化设计的小组。过去5年的时间里,数字化(建筑)设计在中国的境遇,充分反映了大家从"看不起"、"没兴趣"到"想知道"直至"唯恐来不及"的心理变化。但在大家跃跃欲试、一拥而上之际,更需要冷静、批判地看到"数字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大数据时代,最有价值的不是能处理上亿兆比特信息量的机器,而是我们如何分析和怎么使用这  相似文献   

9.
《建筑数字化建造》和《建筑数字化编程》两书(以下简称《建造》和《编程》)将数字化建造技术和数字化编程视作研究建筑学问题的基本工具,书中收录的建筑师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些工具,研究数字化编程和建造工具与传统设计方法和建造方式的区别,并发现了一些新规则。读罢两本书,再重新审视当前数字建筑研究,根据建筑师是否在新规则的框架内工作,可以将其研究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0.
叶炜     
<正>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数字化设计研究技术委员会主任毕业于武汉大学,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数字化设计研究技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建设工程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铁道部铁路客站工程设计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主要作品包括:辛  相似文献   

11.
袁烽 《时代建筑》2013,(4):124-129
文章通过介绍卜石艺术馆的改造,探讨了空间行为塑形在建筑设计方法上的应用。指出建筑师在对人的行为过程进行推演和模拟时,形成了几何折叠的空间界面,这种反向生形手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也是在数字性能化设计中所用到的设计逻辑,这种逻辑同时又作为建造方式的指导,给予建筑师实现多维空间创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技术与建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静  于华 《华中建筑》2002,20(2):45-46
该文从几个不同的技术文化侧面,探讨数字化技术与建筑的一些基本关系。解读渗透在建筑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建筑观念的影响。面对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提示建筑师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看重新阐释建筑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数字设计技术正像种子基因般催生新一代中国建筑师。文章介绍了近年涌现的部分数字新锐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并阐述了他们的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及建筑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陈一颖  李勇 《山西建筑》2007,33(34):17-19
对建筑空间中人的视知觉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例、尺度、序列、图和底的关系,光影、色彩、材质、符号等建筑空间形态要素及其表达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建筑师是利用空间中视知觉的规律和特点,用空间形态的语言来表达其设计思想,从而在设计当中自然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于挪威建筑师的几个作品中与自然的关系的阅读,引导出挪威建筑中所体现的挪威人的建筑自然观,这些建筑已经成为挪威建筑师的一种声明,使得这个有着颇为原始自然地貌的国度上的建筑与自然观,在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探讨挪威的建筑教育中对于自然的诠释现象。建筑现象学理论,不但是挪威建筑师对于自然的体认的基础,也成为挪威建筑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寻求创新的设计工具。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挪威最重要的建筑教育机构,在其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中,一直保持着源自自身的现象学建筑教育体系,其中B3工作室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最具代表性、并延续多年的范例。B3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对于自然的广义的定义,使得自然成为建筑设计的对象和建筑的发生器,而不再是与建筑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外在制约因素。无论作为建筑本体的核心价值,还是作为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自然建筑化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之中,使自然拥有建筑品质,也赋予了建筑以自然属性,从而完成两者的对话。然而,不同的建筑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尝试通过对两位日本著名建筑师作品的比较,对这一设计手法进行初步的探讨,意图启发建筑师通过把自然融入建筑来实现建筑的自然和谐性。  相似文献   

17.
李颖春 《新建筑》2012,(3):96-99
昆山市思常路茶室的设计探讨了在现代中国城市中如何让居民重新接触自然。同时,它还在建筑实体上用低技术、低成本的手段实验了平缓曲线的形式语言。此设计也可以看做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产生的另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生态意识走向建筑生态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铁矛 《新建筑》1999,(2):21-23
提出建立生态意识是实现建筑生态设计的基础,概述了自然生态观,经济生态观、社会生态观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指导意义,建立人与自然、建筑、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是对包括人、自然、社会等要素在内的城镇形体环境的三维立体设计,对中国城镇化的品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在中国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突飞猛进的同时,城市设计的长效管理却成为实践中的难题,精细的空间设计蓝图在被转译为规划管理语言的同时造成了大量信息的缺失,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落实.详细阐述了城市设计成果转译为管控工具的问题与门槛,建构城市设计成果要素的数字化谱系,将城市设计的结构要素、空间要素转译为数字化管理语言,提出城市设计智能化管控的规则与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以城市设计数字化谱系为理论基础,包含数字化辅助设计、设计审查、实施评估及公众参与等四种核心功能,以基础沙盘与大数据可视化为技术支撑,以多部门协同管理为平台运作方式,以过程式动态参与来接受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20.
郭鑫 《华中建筑》2012,(1):11-13
该文从女性主义美学出发,对几位世界著名女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及思想进行了分析探讨,进而从新一代女性建筑师看似风格迥异的作品中总结出相通的女性元素。可归纳为:反对审美的二元对立,重塑多元的审美体系;调动多种感官,使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交流和互动;体现女性关怀的伦理;关注生态与和谐共生。女性建筑师从女性性别特质出发去思考、实践,颠覆和丰富着建筑审美标准,展现女性的审美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