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月乡愁     
又临四月。 诺奖得主托马斯·艾略特在奠定其英语诗人地位的《荒原》一诗中写道:“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相似文献   

2.
水韵     
梁晓菲 《山西水利》2008,24(5):92-92
甲骨文中便出现了 字,可见水与先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孔子曾面对流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体会孔子的哲人之智。水已不再是原来单纯意义上那种自然界的物质,而是带有了一种精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水性哲学。水滴可以穿石,水流可以塑造山川。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次记住吕德安这个名字,是在一本由米家路教授编选的旅美华人诗歌选集《四海为诗》里读到的他的那首《古琴》。以前只知道他是"第三代诗人"中的代表诗人之一,但并没读过他的作品。《古琴》中有这样一句诗,"房间里多出一个洞穴的生活",这句诗一下就击中了我,并让我回味了很久。当时我对吕德安的背景知识了解几乎为零,但是这句诗让我产生了一种对一个诗人生活的想象,想象他或许真的在过一种游走在"房间"与"洞穴"之间的生活。在笔者看来,  相似文献   

4.
王曙光 《水利天地》2004,(10):47-48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从古至今,有多少“水”在诗人的笔下流淌。正是因为水对生命的支撑作用及生命对水的眷恋,所以水作为一种客观物象,被古代诗人、哲人赋予了道德、仁爱、智慧、勇敢、坚定、灵敏、胸怀、有为、公正、有度、意志等深蕴(汉·刘向《说苑,杂言》),几乎人的所有美德都可以从水中找到相应的启迪和表示。而水一旦进入诗人的想象,就渗入了诗人的千般感情,在他们的笔下生出“高山流水”、“柔情似水”、“水润万物”、“一江春水”等灵光的诗行,唐诗宋词元曲的字里行间呈现的就是这种跳动不止、流光溢彩的音符。  相似文献   

5.
随着古代对地下水水中物质组成认识的发展,古人们也探索了地下水质的区域性差异。春秋战国时的《管子·水地篇》明确提出了水质的地区差异和分类。书中写到:“齐水遒躁而复(急躁而回复)”;“楚水淖弱而清”;“越之水浊重而泪(混浊而为汁)”  相似文献   

6.
水,《易经》把它列为古代物质元素(五行)之首:“天一生水”。《水经注》上称其:“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在现代,水常常和水利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主席早在1934年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相似文献   

7.
<正>一片片鱼塘,纵横交错;一畦畦桑树,青翠欲滴;一船船新丝,在碧绿的河涌里穿梭……这是桑基鱼塘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岭南大地上最美丽、最动人的农事诗。清代顺德诗人张锦芳在他的《村居》一诗中曾这样描绘家乡的桑基鱼塘景色:"生理朝来  相似文献   

8.
苏轼与淮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生著作甚丰,仅诗就创作了两千多首。苏轼生前在政治、仕途上屡遭挫折,屡被贬职、外放。他被贬为黄州团练一事为人们所熟知,其时,他所挂职衔为“检校水部员外郎”。性格豪迈的苏轼多次赋诗坦言:“犹堪作水衡”、“我作水衡生作丞”、“归来只作水衡卿”、“诗人例作水曹郎”。诗中所说的“水衡”、“水曹郎”,即指“水部员外郎”。苏轼在贬职外放、颠沛流离之中,曾长期往来于淮河流域。他在《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翼次韵》中说:“三年三蹑过淮舟”:在《过淮三首赠景文兼寄子由》中说:“好在长淮水,  相似文献   

9.
桑田即农田。“沧海桑田”通常指大海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晋朝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到了唐代,诗人们常以“沧海桑田”入诗。如储光羲在《献八舅东归》诗中就有“沧海成桑田”的名句,白居易在《海潮赋》中的“遂令东海变桑田”,更是传诵千古。直到现在,人们仍都喜欢用“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的巨大变迁。其道理是因为沧海变桑田古往今来,从未停止。只不过速度缓慢,不经过一段历史时间检验,难以发现它的巨大变化罢了。在我国东海之演,有一块4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北至江淮平原的通扬运河,南到太湖流域的杭州湾北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家克劳泽·达顿(CIarence E Dutton)在他1880年的作品《A Tertiary History of the Grand Canyon District》由如是写到:“地球在我们脚下陡然沉下去,深不见底。在一瞬间,转眼我们面前就出现了一道无法言喻的美景。”也许是英文的魅力不及中文,达顿原文中说的“无法言喻的美景”用的“awful scene”这个词,通体透着一股泥气。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的很多悖论如果天天发生,大家就会习以为常,正像过去清晨唱《东方红》呼唤“大救星”,晚上唱《国际歌》,高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样。 现在报纸上天天警告“水危机”,甚至不惜以“本世纪将因缺水发生战争”来提醒世人,但现实中,水又成为最便宜的商品,便宜到大家根本就不把它当做商品看待,人们心安理得地称它为“自来水”,水是自己来的,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 自来水,明白无疑地点明了水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水是无限的,水是无价的,好象报上爆炒的“水危机”不是说水,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人们一边喊“水危机…  相似文献   

12.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这是白居易的《清夜琴兴》,诗中描述了诗人清夜弹奏古琴的情景,在夜静、境幽、月朗的森林中,琴师万缘俱屏,心闲气和,随心任运自抚清琴,这自然是一种“空灵”、“幽静”的境界.听此种琴曲,自有“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的韵致,听者也将会感到“身外都无事”,但有“两耳是知音”.这种音乐艺术的意境,鲜明地表现了深受禅宗影响的文人士大夫弹琴的心境.苏东坡在《题沈君琴》诗中有言:“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相似文献   

1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据专家考证,此诗作于渝州。此年他还有另一首寄内诗《摇落》,中有“滩激黄牛暮,云龙白帝阴”之句,可见诗人正在三峡间。入秋,渝州秋雨绵绵,日晴夜雨,淅淅沥沥,正是撩人愁思之季,举凡游子迁客,在这种阴柔悱恻的季节,在秋雨的寥落中,孤灯如豆,孤枕听雨,必定会泛起止不住的乡思闲愁,那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人,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他少年得志,关心社会政治,想济世匡时,有“欲回天地”之雄…  相似文献   

14.
毕福堂 《山西水利》2008,24(3):90-91
在山西文坛,提起诗人王定国的名字,熟识他的文友和同事们,似乎有着一种别样的钦佩之情:其后半生从文的经历中,由他与同仁们一起筹划成立起来的水利文协,短短12年内,开展的各项活动获得了各种殊荣。其中:“琵琶独奏”节目参加了国际文化交流演出;舞蹈“剪花妮”在全国百业竞赛中一举夺金;但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短短几年来,先后出版了《枫红诗草》、《水缘》、《秋韵诗选》等诗文集子,为黄土高原的三晋文苑,增添了几分喜人的秀色。  相似文献   

15.
读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领袖、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最负盛名的“讽喻”诗 ,常给我们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在《杜陵叟》一诗中 ,他愤怒地斥责封建官吏横征暴敛的恶行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他的诗 ,使“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 ,“执政柄者扼腕” ,“握军要者切齿” ,真是痛快淋漓 ,大快人心。正因为如此 ,白居易得罪了朝中权贵。当时 ,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刺死 ,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 ,反而因越职言事而触犯当道 ,被贬为江州司马 ,又贬为忠州刺史。元和14年(819)白居易偕…  相似文献   

16.
一、水荒危机我们的星球存在着生命,因为存在着除空气和阳光等基本物质以外,还存在有水。没有水,地球就如同月球等其他星球一样变成“死球”,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物质。一切生物都很喜爱水,人对水更具有特殊的感情。水占我们体重的71%,是构成我们人体的主要成份。水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它从来就是诗人、画家、作曲家、建筑师以及雕刻家创作的形象思维对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东汉时期,月牙泉就已是敦煌胜景之一,《敦煌遗书》记载“鸣沙山中有井泉,沙至不掩。……绵历古乡,沙坡不满.”8诗中则云:“银沙四面山环抱,一池活水绿岛座.”清代《敦煌县志略“目录晓团”列为敦煌风景。但是,人们自思不用的是于酉年来,风沙鲁番伍过不少来水,而问牙泉为何不为风迎所埋没?月牙泉员环以流迎知杨久生存,与己所处的特殊地貌和气象因索国着密切的关系。敦煌位于疏勒河的主要艺流——党河。在历日上曾有过几奖大的改道.乡田所见的国牙泉就是党何改道后退留在迎资上的一处B铜穹,河g基匾力反@和紫红色的担破质…  相似文献   

18.
古今鹦鹉洲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登黄鹤楼》诗中宣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可见唐朝诗人崔颢吟咏黄鹤楼的诗是多么了不得。崔颢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么,崔颢诗中的鹦鹉洲,其名称是怎样得来的?过去的情况怎样?现在的情况又是怎样呢?笔者查阅一些资料,索性成文,承献读者。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孔融多次在曹  相似文献   

19.
谁第一个歌咏巫山神女──屈原与三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文化名人与三峡,是我们企盼已久的栏目。物质的三峡风景秀丽,文化的三峡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自本期起,我们集中介绍与三峡相近的相关的历代文化名人故事,以飨读者。巫山神女无疑是世界上最人性化的一位美神。西方有维纳斯,中国有神女,维纳斯是人的创造,而神女却是天设地造,其境界和韵味,窃以为远胜于西方的美神。诗人本是人间美的使者,鲜有见大美而不言者,所以,中国自有文学史以来,诗人们便屡屡向神女献上诗的桂冠。神女何其荣幸,第一个向她倾诉衷肠的,是她的三峡同乡,那个以摘骚》等瑰丽诗篇光照衰宇的伟大诗…  相似文献   

20.
鹳雀楼遐想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在中国大地上妇幼皆知,广为流传。从小我就把这首诗如明珠般藏在心里,凝聚成一种情结,向往着能有机会一睹鹳雀楼的风采。今天我终于有幸等上了鹳雀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