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广州新会金诺城市综合体规划项目为例,从项目出发,研究城市综合体建筑体验空间设计的有关问题,以人在城市综合体建筑中的体验行为和如何创造主题性体验空间为研究基础,从场所感认知、空间尺度秩序、人性化主题特色、功能设施布局以及细部节点要素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有场所精神的人性化的城市综合体体验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21,(4)
基于国内外场所理论,总结城市街道空间的适用性,分析城市街道中需要营造场所感的街道类型,提出场所水平与场所公平两个街道评价维度;在归纳街道存在的场所性不足、需求供给错位等各类问题,研究国内外街道设计实践中对于提升街道场所感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的一般性设计方法与评价思路,并将其应用于正在编制的团体标准《街道设计指南》中。期待通过《指南》的编制、发布与实施,唤起全社会对于场所感街道的重视,推进街道场所营造的各种实施改造、城市政策与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3.
彭文峥  郭璇 《室内设计》2013,28(5):44-49
文章借用“情景对话”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传统街道的空间分析中,研究独特的传统街道空间形态和场所意象;剖析了场景与情节的构成要素,以及其如何被空间体验中的人们强烈地感知并唤起人们共同的场所记忆;探讨了营造空间认同感、体验感的途径。以期对现代城市步行街的更新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用户体验(Uscr Experience,简称UE)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ISO 9241-210标准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①将街道步行空间看作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产品,行人是其最重要的用户。本文着眼点在于提升城市街道两旁的步行空间"用户体验",通过对现状城市普遍存在的注重交通性而忽视步行者体验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城市街道步行空间内部环境设计作一粗浅探讨。1、摄升"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1.1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目前的建设实践中,城市商业步行街、公园、水系两侧步行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建筑空间形态的调研,提出了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三个要素,即传统街区建筑空间、历史文脉特征及体验者的认知和参与。并且,以金沙肆西蜀民俗文化街的设计实践为例阐明,如何运用这三个要素去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传统街区。  相似文献   

6.
体育公园的复合化趋势促使其突破原有空间界面而不断增强内外空间的互动交流,场馆与空间景观也从原来的独立空间要素发展为体育公园场所精神统一的载体。文章针对当前体育公园场所营造中存在的场馆尺度缺乏协调性、建筑景观缺少互动性、场所文脉缺乏在地性、运动空间场所感缺乏等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从场馆体量消隐、景观建筑衔接、场所文脉衍生、空间场所感营造四个角度提出当代体育公园建筑与景观“交互”设计策略,探讨体育公园建设过程中突破空间边界的场所营造思路、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当代设计师对视觉感官的过度强调导致对空间的深度体验和场所感的忽视,进而造成场所精神与地域特色日益消逝。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云水谣古镇为例,将非视觉感知作为新的切入点,解读场所精神的底蕴与内涵,通过要素的提取和归纳,将其融入场所精神的层级建构中,揭示各类非视觉感知要素与多层级因子的复合联动机制。最后结合云水谣古镇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场所精神的营造与重构策略,为传统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让自然说点什么:空间情节的生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邵明 《新建筑》2007,(3):16-21
以水、光、声为例,从空间体验艺术角度探讨这些要素对于空间编排、空间意义表现的方法与作用,同时探讨一系列相关要素编排等空间情节的生成策略,目的是让空间充满诗意,建立起有特色的场所感,使得场所精神可感知、具体化,从而创建有利于积极生活的聚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生活性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城市空间,街道环境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积极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基于健康街道理念和人性化设计理念,结合文献研究,对影响情绪体验的街道空间要素进行归纳。针对广州市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性街道类型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街道中各类空间要素对情绪的影响,从促进情绪健康的角度出发,从视觉感受塑造和行为需求满足两方面,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搜索舒适性研究的中外文献,梳理了研究的数量、学科、热点,以城市街道为研究对象,从街道空间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舒适感受评价、街道空间与舒适感受的相互作用3个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空间要素是风景园林小气候尺度影响舒适感受的重要因素,热舒适为目前主要的舒适性研究主题。提出风景园林小气候舒适性研究,以城市街道为例,需要建立整合空间要素、小气候要素、人的感受的具有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舒适性评价体系,为未来城市宜居环境规划建设提供舒适性设计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视角下,量化商业街道空 间使用者的视觉体验进而理解空间要素如何 影响视觉行为与主观感知,对文化遗产地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眼动实 验和语义差异法问卷调研测度街道空间主体 的客观视觉行为与主观心理感受,并采用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解析不同商业街道 空间对视觉吸引力及其感知的影响。研究发 现:第一,街道空间的视觉吸引力与主观感 知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但不完全趋同;第二, 绿化景观的视觉吸引力较弱,但能够降低街道的负面感知;第三,商业门店、招牌广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易产生失调、粗糙、狭 窄等负面感知;第四,龙头路的历史风貌建筑并未产生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第五,部分非 历史风貌建筑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但可能增强现代感而削弱历史文化氛围;第六, 铺地作为商业街道底界面,是易被忽视的街道空间要素。总体上,本文从主体行为的角度 分析了客体环境的视觉品质,结合主客观感知为街道空间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场所营造之街道表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华中建筑》2010,28(1):94-97
在消费文化影响下,城市街道表层对城市场所感的营造影响越来越大。该文将"表层"定义为沿街公共空间。从表层属性、要素、管理等方面阐述。通过学习国外街道表层的营造成功案例,对我国街道表层提出建议、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以东阿县图书馆建筑设计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背景,分析了项目选址、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空间组织以及使用者的行知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场所感营造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建筑空间的"在场性"体验、建筑功能对空间活动的多元化引导以及使用者的文化认同感等与文化建筑场所营造相关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设计对中小城市文化类建筑场所感营造的具体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偏重于空间场所物质设计不同,空间叙事方法论更注重人的空间体验与感知过程。文章以山水要素为研究对象,引入空间叙事方法论,分析山水要素在城市空间叙事中的角色与定位,探索山水要素在城市空间场域营造中的表达形式与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15.
丁圆 《建筑创作》2007,91(1):132-139
城市的街道既有便捷交通功能,同时又体现了城市的形象,是人们认知城市的首要的,也是最直观的体验场所。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社区为例,试从街道空间的利用现状出发,把握街道空间形态的景观个性和特征,找出其问题点。同时,考察街道空间的利用状况,调查分析和整理利用者的社会属性、行为、利用理由以及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街道空间的使用价值,探索解决街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陈筝 《风景园林》2018,25(1):106-111
高密高异质性城市环境不仅影响空间审美感受,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绿色自然、优化空间设计可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的神经认知学和医学研究,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价值之一环境愉悦体验提升到公共健康高度。我们利用神经生物测量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量化环境体验,并在医学和神经认知学已有实证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健康影响评价,提出基于健康影响评价的循证设计方法。具体包括测量高密高异质性街道中不同环境空间要素组合对人的健康影响,分析识别具体案例中最容易诱发压力和认知负荷的空间要素,针对性地提出设计干预策略并依托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绩效预估。研究整合了技术量化环境体验和环境神经健康评价这2个密切联系的学术前沿,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具体案例的循证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7.
探寻传统聚落场所空间的场所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协同是体验主体与体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相互作用中,从体验者的体验心理结构出发,进行"以人为本"的场地设计至关重要,它引导着设计的发展走向,其内部各个因素与系统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相对的稳定和有序。该文主要探讨了影响传统聚落场所空间设计者的体验心理构成要素,通过对体验心理结构特征的诠释,从而得出结论:体验心理结构触发体验者领会场所精神,同时提出了"体验心理结构"对于营造传统聚落场所精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慧  张震莲 《建筑》2014,(18):81-82
传统商业场所为人们提供商品交易,现代商业场所还扮演着城市客厅的角色。本文以太阳广场商业综合体为例,在设计中分析了均质流线的经典型商业流线与空间中富于变化的激发体验型商业流线的不同,最终通过体验型商业流线的设计让商业价值与顾客体验达到高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以其独特的空间环境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以不同的空间文化感受,本文以西藏山南地区雅砻文化大观源之雅砻文化商业步行街设计为例,着重对商业步行街道的功能元素和空间元素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街道空间的构成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海滨的场所特征,从环境心理学的视点讨论场所感的含义。同时结合海滨场所的实例对场所感的创造与体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唤起人们的场所意识,增加对场所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