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端  林日亿  王新伟 《化工学报》2020,71(12):5479-5488
稠油热采水平井注蒸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水平井沿程蒸汽热物性的预测对于储层的均匀动用十分关键。考虑储层渗透率、围压和蒸汽相变等条件的相互耦合影响,建立了预测水平井注汽流动的综合数学模型。与现场测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度。模拟结果表明,单一变量条件下,水平井跟部注汽压力越大,注汽井内质量流量和蒸汽干度下降越快,当注汽压力由11 MPa降为8.5 MPa时,配汽距离增加1倍;在水平井相同位置处,跟部注汽干度越高,注汽井内质量流量越大,且蒸汽压力下降越快,注汽干度提高1倍时,压降也几乎增加1倍;跟部注汽流量越大,蒸汽压力下降越快,注汽流量提高1.75倍时压降提高了5.3倍,但管内蒸汽干度下降趋缓;储层渗透率越高,注汽井内的蒸汽干度下降越快。该模型可以为现场注汽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提高配汽效果达到增产降耗。  相似文献   

2.
在压力为11.3-21.5MPa、质量流速为250~1 200kg/(m2·s)和工质干度为0~1的工况范围内,对结构为Φ28.6mm×5.8mm的四头内螺纹管中汽水两相流体在水平绝热条件下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螺纹管内两相流体摩擦压降大于同等条件下光管;两相摩擦倍率随工质干度的增大,在高干度时...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热采模式一直是改善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在热采中后期,常规同采同注的注气方式存在着蒸汽热利用率低、蒸汽波及范围小和剩余油量大等问题。研究不同注气方式对该类油藏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平井组一注多采和直平井组合吞吐方式均能很大程度提高蒸汽利用率,有效驱替井间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特低渗油藏注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西采油厂所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原因,导致油水渗流阻力增大,注采井间难以形成有效驱动,从而造成特低渗油藏采收率过低,严重影响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为提高桩西采油厂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和采收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注采井井间压力分布及启动压力、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的关系等,从而改善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特低渗油藏的采收率。现场应用6口井,日增注达到了142m3,对应油井累计增油5436t。  相似文献   

5.
马昕霞  袁益超  刘聿拯 《化工学报》2011,62(5):1258-1263
目前汽-液喷射技术中关于湿蒸汽的研究较少,然而在实际工业中,相当一部分低压蒸汽是具有一定干度的湿蒸汽。为此,设计了以湿蒸汽为工作蒸汽的实验台,并采用一种多喷嘴结构的汽-液喷射器作为实验元件,分析了蒸汽压力、蒸汽干度及喷射器背压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汽干度使蒸汽质量流量随蒸汽压力变化的曲线平移。喷射系数随蒸汽干度的增大而增大。蒸汽压力较低时,喷射系数和过冷水流量随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当汽羽的长度大于喷射器的喉嘴距时,过冷水发生壅塞,喷射系数开始减小,而过冷水流量的减小延迟。总体上,喷射系数随背压的升高而减小,在背压不同的范围内,喷射系数下降的速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卫42、卫43、濮98等断块均属于低渗透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井油层近井地带受到堵塞、结垢、污染等伤害,严重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针对注水压力高,完不成配注水量的问题,在注水量下降或注水压力上升的水井,相继推广实施了低渗透油藏缩膨降压增注技术、多氢酸深部酸化技术、精细过滤配套技术,整体实施后在降压、...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油田重32井区齐古组稠油油藏汽窜严重的现状,研制了高温三相泡沫调剖剂GPT-C。在分析封堵汽窜机理的基础上,对封窜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GPT-C对渗透率5.2μm2的岩心的封堵率高于85%,突破压力梯度大于6.5 MPa/m,且其封堵性能与所用固相颗粒粒径有关,当固相颗粒粒径为180~270目时,封堵率最大、突破压力梯度最高。在平面非均质并联管实验中,GPT-C能够高效封堵高渗层,高渗岩心的残余阻力系数为低渗岩心的20倍、突破压力为低渗岩心的12倍,因此,GPT-C适用于稠油热采井高温调剖。  相似文献   

8.
Petroleum can be produced more efficiently using horizontal wells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wells. For a typical 16 hectare well spacing, the pressure drawdown is as small as one-fiftieth of that for conventional wells. In some cases, where coning is a problem in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horizontal wells allow operation with much less coproduction of the displacing fluid. In the thermal recovery of bitumen and heavy oils, the Steam-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process with horizontal production wells allows the systematic sweeping of the reservoir with economic production rates and without steam bypass. This paper described and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s to the production of heavy crude oils and bitumen by both non-thermal and thermal methods.  相似文献   

9.
WB长3超低渗致密油藏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开发难度大。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尚无成熟的经验,水平井弹性开采,产量递减较快,单井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本文研究了该井区水平井含水变化规律、递减特征和地层能量变化特征等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的开发方式,提出段内多点注水和超前注水是有效控制水平井递减的有效的稳产对策,还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注水参数,有效预防了油井过早水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平井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含水快速上升问题,渤海油田进行了多井次水平井调剖作业探索,实施过程中均出现注入压力高、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以BZ28-2S油田A27h井为例,分析了水平井调剖过程中注水井以及对应油井出现的问题。通过水平注水井井筒压力公式推导,得出水平注水井井筒压力分布,从而证实水平井跟部压力高、趾部压力低的压力分布和弱凝胶的化学反应特性是造成水平井调剖注入压力高的主要原因。另外,防砂筛管完井方式以及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水平井调剖过程中压力升高也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聚合物凝胶注入性能、研发低粘调剖剂和定点注入工艺3项初步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郭文  邹伟 《辽宁化工》2014,(2):213-217
目前在研究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优化时,大多采用Dikken优化原则,即当摩擦损失减少了20%产能时的长度为最优水平井长度。考虑水平井筒内的摩擦压降的同时,建立了油藏内流动模型、水平井井筒内流动模型、耦合水平井与油藏渗流,利用井筒内流体质量守恒定律,以产量为目标推导了油藏水平井水平段最优长度公式。对其敏感性参数作了分析并讨论摩擦压降对产能的影响。该模型既可以确定合理的水平井筒段长度,同时对水平井长度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孔喉结构的特殊性而导致流体在微小孔喉中呈现微尺度流动效应,即非达西渗流。利用岩心实验及数学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产量影响小于直井;在相同的含水饱和度下,具启动压力的油藏含水率上升较快且容易发生指进。非达西渗流将增大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李达  冷昊  华帅 《辽宁化工》2011,40(2):195-197
在低渗透油藏,注水井附近地层具有较高的注水压差,因而也具有较高的视渗透率。在生产井附近地层同样也具有较高的生产压差,和较高的视渗透率,可称为易流动半径。但是在低渗透储层中,易流动半径很小。而注采井问有很长的压力平缓段,压力梯度低,视渗透率也低,渗流能力很低,称为不易流动带,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主要因素。减小注采井距,在相同的压差下压力平缓段减小,压力梯度增大,视渗透率也有较大提高。在较高的压力梯度和较高视渗透率的双重作用下,渗流量会有较大的提高,水驱效果得到改善。为此,对低渗透油田适当减小注采井距,可以建立较大的驱替压力梯度和有效的驱油效果,能改善注水状况和采油状况,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李晓龙 《当代化工》2016,(2):416-417
在水平井笼统采油过程中,针对水平井水平段端部与根部流动不均的问题,开展了水平井分抽采油技术研究。在水平井水平段脚尖与脚跟不同部位采用相对独立的两个入泵压力系统进行生产,可以避免笼统采油中长距离水平段沿井筒方向阻力形成的压力差造成水平段端部与根部流动不均的问题,达到水平井相对均匀采油的目的。介绍了水平井分抽采油技术工艺原理、管柱结构及其在曙光油田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9,(10):113-114
多层合采砂岩油藏中分部的含水率过高的话,那么多层合采沙岩油藏的干扰系数直线的上升。但是随着多层合采砂岩油藏生产压差增大其中低含水期也会随之减小,那么相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高含水期也会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随着降低。从我国油井卡层及周边注水井分层调配后产生的动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油井含水率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使周边注水井继续的进行分层调配。  相似文献   

16.
孔嫦娥  胡嘉  姚猛 《辽宁化工》2013,(11):1334-1337
由于低渗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其孔隙结构异常复杂,表现出非达西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技术作为开发低渗透储层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等优点。本文采用拟三维思想,利用积分法推导了水平井在水平面上的流函数和势函数。并针对低渗透储层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计算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时的极限井距,结合等产量-源-汇典型解,对比联合布井与纯直井布井时极限井距的差异。并得到不同水平井段长度下,极限井距与启动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经实例验证,此方法对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确定合理井距开发低渗透储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筛板上方液层内置有水平加热管束的载气蒸发器的流体力学和蒸发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气速一定时,筛板单板阻力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大而提高;在液体流量一定,气速较大时筛板单板阻力不随气速而变化;随着液体温度的提高,筛板单板阻力明显减小;在相同条件下,上置管束的筛板单板阻力比普通筛板单板阻力明显增大。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水体系,在相同条件下,加热管束通入加热蒸汽可使出口空气的湿含量提高8. 7%—12. 6%。随着加热管束通入蒸汽流量的增加,出口空气的湿含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松南气田火山岩储层储集规模大,储层物性受岩相、喷发方式及火山口距离控制,不同火山机构的火山岩储层厚度和物性都存在差异。总体上松南气田为中低渗透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流动单元及气水关系比较复杂;在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布井时,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火山岩气藏除了在纵向上具有分层流动特征之外,在横向上还有分区流动的特征。我们认为松南气田是多断块(鼻)、多火山机构、多旋回期次、复式层状气藏。  相似文献   

19.
郝建玉 《当代化工》2012,41(7):712-713,724
蒸汽吞吐开采是辽河油田超稠油主要开采方式.曙光油田杜84块兴隆台超稠油油藏孔隙度一般为25%~30%,空气渗透率一般高于1306×10-3 μm2,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特点,极易发生汽窜,导致注入蒸汽热能不能充分利用,直接降低了注汽井生产效果,使油藏动用不均的矛盾加剧.邻井受窜后含水升高液量突升,温度升高,影响其生产效果或关井防喷.汽窜加剧油层套管变形或损坏.研制的耐高温堵剂有效封堵高渗透层,调整地层高低渗透层带间的吸汽差异,改变注入蒸汽的走向,达到缓解汽窜、消除井间干扰、扩大注入蒸汽波及体积、提高周期采油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心流动等实验,分析了杏南开发区表外储层压力敏感性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损失主要发生在净围压增大的初期阶段,净围压达到35MPa时,渗透率损失为25.09%~61.98%,属于弱一中等偏强压力敏感性。净围压减小,岩样渗透率增加,但渗透率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压敏所产生的伤害是永久性且不可逆的。因此,在采油时必须适当地控制生产压差,采取注水等措施,避免由于净围压的增大导致渗透率降低,影响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