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最优的煤炭消费预测模型,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依据,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灰色预测(G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了8个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煤炭消费量进行预测分析,应用评价指标R、MAE、MAPE和RMSE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优组合模型并预测分析未来10年我国煤炭消费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等参数均较小,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单项和简单组合预测模型;(2)构建了权重为(0.73,0.09,0.18)的我国煤炭消费预测最优加权组合模型ARIMA-GM-ANN。(3)将煤炭消费增长趋势分为"缓慢上升期"、"急速增长期"、"下降期"和"平稳期"四个阶段,2013年煤炭消费量达峰,约43.14亿t,2020年以后,煤炭消费量稳定在35.5亿t左右。  相似文献   

2.
魏永强  靳三群 《中国煤炭》2005,31(10):12-14
通过分析电力工业煤炭消费量与电力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火电发电量与煤炭消费之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改善了部门消费预测法由于误差累计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缺点,提高了预测精度;通过所建的计量经济模型,预测在最近的4年内电煤消费量将以每年接近1亿t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各有关单位: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8亿t,2030年煤炭消费可能达到50亿t,绝对消费量上升压力巨大。我国85%的煤炭是直接燃烧使用,其中50%以上用于火力发电,35%用于工业锅炉。高耗低效的燃煤方式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燃煤造成的污染占我国烟尘排放的70%、SO2排放的85%、NOx排放的67%以及CO2排放的80%。中国科学院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碳排放测算依据,按照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数据计算出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中碳排放量约为19.35亿t、CO2排放量约为71.20亿t;通过对2020年不同测算方式下我国煤炭消费碳排放数据的对比以及不同发电技术条件下碳排放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煤电是煤炭产业中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通过分析2030-2050年能源结构用能、碳排放相关数据和各年煤炭碳排放总量情况,做出2050年我国煤炭产业碳排放量可能在14.09亿t以下、CO2排放可能在51.85亿t以下的预测。通过整体分析,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减少煤电发电量是减少碳排放的必然手段之一;同时,以电煤生产和煤炭发电为主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转型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测我国的煤炭产量,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理论GM(1,1)模型较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符合我国煤炭产量的发展趋势。灰色理论GM(1,1)模型的煤炭产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 a我国煤炭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产量分别为34.83亿t和37.82亿t,增长比例分别为7.5%和8.5%。  相似文献   

6.
张晓雷  马丁 《煤炭工程》2020,52(5):194-199
基于2006—2017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从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角度分析煤炭消费、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煤炭消费和产业结构整体上加剧了雾霾污染,然而雾霾污染不仅抑制了煤炭消费增长,而且降低了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雾霾污染对产业结构的响应长期为正,且整体呈下降趋势|煤炭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响应呈“正—负—正”关系|产业结构是雾霾污染加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晓雷  马丁 《煤炭工程》2009,52(5):194-199
基于2006—2017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从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角度分析煤炭消费、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煤炭消费和产业结构整体上加剧了雾霾污染,然而雾霾污染不仅抑制了煤炭消费增长,而且降低了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雾霾污染对产业结构的响应长期为正,且整体呈下降趋势|煤炭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响应呈“正—负—正”关系|产业结构是雾霾污染加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1~2015年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历史数据,构建重心模型研究了中美煤炭生产和消费重心的演变轨迹,并对两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重心的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和经纬坐标变化等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中美两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重心整体的移动趋势具有相似性,均呈现西北方向的演变,且空间移动明显,中美煤炭生产重心分别累计移动了421.84km和264.15km,消费重心分别累计移动了208.71km和302.61km;在移动速度方面,中国煤炭生产重心平均移动速度为30.13km/a,远快于美国的18.88km/a,煤炭消费重心的移动情况相反,中国仅14.91km/a,美国高达21.61km/a。此外,2014年以来中国煤炭的生产重心移动速度放缓,并且"西进北移"趋势消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发展和现状的分析,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煤炭生产、进口和消费量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煤炭出口量呈整体逐年上升趋势。应用灰色模型,对美国煤炭生产、进口、出口、商业消费、工业消费和电力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预计美国煤炭产量为67642万t、进口量为705万t、出口量为14171万t、商业消费量为85万t、工业消费量为3722万t、电力消费量为56389万t。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9):321-322
合理、科学地对煤炭消费进行预测可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非线性回归技术,将改进的GM(1,1)模型应用于中国煤炭消费的预测,并进一步预测了2016年~202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误差小、稳定性强;同时,2016年~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呈逐年减少趋势,到2020年将达到278 382.45万t标准煤,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迪  聂锐 《中国煤炭》2012,38(2):13-16,69
从原煤生产、煤炭进出口、社会库存、主要耗煤行业变化等方面预测了我国2012年煤炭供需变化,研究认为:煤炭供给受前期产能建设的影响,2012年将达到37.93~38.48亿t,国内原煤生产依然占据煤炭供给的主体地位,煤炭进口与社会库存仅能起到供需平衡稳定器的作用;2012年煤炭需求预计35.2亿t,其中电力行业耗煤总量19.29亿t,约占全国煤耗总量的54.8%;总体来看,2012年煤炭供过于求,供需平衡的差额将达到2.73~3.28亿t,为此应合理控制煤炭产能建设;煤炭价格受运输运力、生产成本与国际进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12年国内煤炭价格有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13年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南省矿业行业废弃物排放与利用、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水平及土地资源损益情况。河南矿业万元增加值废渣排放量是全省工业平均排放量的2.2倍,万元增加值废水排放量是全省工业平均排放量的1.57倍,煤矸石和煤矿废水的利用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矿业行业平均万元能耗0.798t标煤,接近于全省平均值,低于工业耗能平均值,煤炭采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矿业行业能耗大户;矿业万元增加值耗水量20.17t,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约50%;每采出百万吨矿石,需要新增占用损坏土地2.388hm2,矿业每实现百亿元产值,需要新增占用损坏土地0.0062hm2,矿业每实现百亿元利润需要新增占用损坏土地0.053hm2。  相似文献   

13.
丛威  张志鹏 《中国矿业》2012,21(6):9-12
"十二五"时期是煤炭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学预测2015年的煤炭需求量对于制定"十二五"煤炭产量总量控制目标十分必要。本文应用协整模型,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对2015年煤炭需求量进行预测。认为我国在能源规划约束条件下,2015年我国煤炭需求量高、中、低三种情境下分别为36.65亿t、38.37亿t和40.17亿t,可以完成我国"十二五"期间CO2减排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约束性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整体、年代、省际、部门的视角分析了1953~2006年间我国煤炭的消耗状况。50多年来,我国煤炭的消耗量除1960年代出现减少趋势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不同程度不同趋势的增加。我国煤炭的消耗大省多集中于北方,且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工业部门。采用相关文献中的参数计算出1953~2006年间我国由于燃煤所产生的CO2、SO2、NO2与灰尘的累计量分别为8212807.24,51330.05,18821.02万t与376420.33万t。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金属冶炼和和供热取暖等消耗煤炭的环节,不能有效利用会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危害。我国粉煤灰产量巨大,地区分布不均衡,且有季节性差异,导致粉煤灰利用率低,且地区性差异大。总结了粉煤灰在建筑建材、环保、农业、化工和冶金等领域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粉煤灰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粉煤灰利用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17年,矿业市场好转迹象明显,全国地质勘查投入降幅收窄,采矿业企业利润大幅回升,全球重要矿产品价格明显企稳回升。中国矿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矿产品需求保持增长。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5.9亿t标准煤,增长3.6%;消费总量44.9亿t标准煤,增长2.9%;能源自给率为80.0%。煤炭产量35.2亿t,进口2.7亿t;原油产量1.9亿t,进口4.2亿t,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铁矿石产量12.3亿t,进口10.7亿t;黄金产量426.1t,消费量1 089.0t。全球油气行业走出谷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显著。同时,也存在民间投资信心不足、部分矿产品过于依靠国际市场且进口集中度高等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全球经济继续向好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矿产品需求将呈缓慢增长态势,矿产品价格将小幅上扬,矿业企业利润将进一步好转,这将促进新一轮矿业企业的并购和资产再配置。  相似文献   

17.
煤炭需求预测的复合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宁云才 《煤炭学报》2003,28(1):108-112
应用复合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煤炭消费年增长率进行了预测,综合考虑了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emestic Product,简称GDP)年增长率波动,主要用煤行业(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的发展趋势,以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下降的趋势等各种波动的影响,预测模型达到了很高的精度,用于近期预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王雷 《煤炭工程》2020,52(4):21-27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依托煤基能源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但用水过度依赖黄河水,受用水红线限制,基地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约束。在对宁东基地产业和供用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基地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煤化工产业单位产值耗水量偏高,以及用水结构不合理,非常规水利用少等重大水问题;结合产业发展规划,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提出了系列节水方案,以缓解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基地内16家煤炭企业、14家煤电企业、10家煤化工企业作为样本,计算了各产业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宁东基地用水已接近控制指标;矿井水具有较大开发潜力,通过提高利用率可回用水量为3041万m^3;煤炭开发、煤炭发电和煤化工节水潜力分别为788万m^3、686万m^3和2522万m^3,三者合计节水潜力为3996万m^3。  相似文献   

19.
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及煤炭需求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和平  吴立新  郑德志 《煤炭学报》2019,44(7):1949-1960
煤炭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为预测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尤其是煤炭消费需求,以更好的指导煤炭工业发展,系统分析了中国近20 a经济发展、各分能源消费、能源弹性系数等变化特点,根据变化情况对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弹性系数等进行了阶段划分。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了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需求;提出了煤炭等各分能源增量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贡献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采用分能源增量贡献值法测算了2025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需求。研究表明:2000—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可划分为规模速度型、中高速增长型和质量效率型增长3个阶段;能源消费总量可划分为更多依靠高耗能重工业的粗放发展、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和新常态高质量发展3个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分能源增量贡献值也明显呈现出3个阶段特征。研究认为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为55亿~56亿t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需求分别为28亿~29亿t标准煤、11亿t标准煤、6亿t标准煤、10亿t标准煤,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52%,20%,11%,18%。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煤炭占比由2007年最高72.5%降至2018年59%,2025年进一步降到50%~52%;非化石能源占比由2018年的14.3%增加至 2025年的18%。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废钢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实现钢铁产业改造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合理分析预测中国废钢未来利用水平及趋势对于支撑研究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废钢利用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参照发达国家的废钢回收经验和中国的产业政策,利用趋势外推法和钢铁产品生命周期法对中国2020—2035年废钢利用量、利用水平和利用趋势进行分析,并整合两种方法结果进行综合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5年中国废钢的利用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35年左右废钢比将提升至40%左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点中国废钢的利用量分别为31 800万t、38 000万t和42 000万t。据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废钢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出了渐进式提高废钢比,提升电炉钢比例;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废钢回收利用和加工体系;推动废钢"降成本",推出废钢期货,鼓励企业多炼废钢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