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研鉴定     
“膜技术在发酵液分离与精制过程开发的研究”通过天津市科委鉴定  由我校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晓龙研究员承担的天津市科委“膜技术在发酵液分离与精制过程开发的研究”项目于近期通过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 .  该项目研制了用于发酵行业菌体分离的新型中空纤维膜装置 ,探讨了双向流 (TWF)工艺技术 ,采用PLC对膜装置进行控制 ,并实施整体检漏 ,从而提高了发酵液分离与精制效率 ,在改善产品质量、简化生产工艺、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已在绍兴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盐城常滨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康欣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连续发酵传质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利用新型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构造乙醇连续发酵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连续发酵-渗透蒸发操作稳态过程的膜传质动力学问题,实验分析了发酵液循环流量、发酵温度、膜表面液体流动模式对膜性能的影响。在长达500h的连续发酵过程中,膜的分离性能维持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膜污染现象。硅橡胶膜对发酵液中的乙醇的原位分离有效地减轻了代谢产物对细胞抑制作用,在发酵过程的前后阶段,膜的总传质系数从5.21×10-7m/s提高到7.94×10-7m/s。膜对实际发酵液的分离性能表现比对乙醇-水模型溶液的高。  相似文献   

3.
双向流膜分离技术用于维生素B2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滤膜,考察了双向流膜分离工艺用于维生素B2提取工艺的效果,分析了发酵液温度和跨膜压差对膜过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温度和跨膜压差均与过滤速度近似呈线性增长关系.与原离心过滤工艺相比,双向流膜过滤技术在过滤精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膜的过滤速率稳定,污染后容易清洗,且膜水通量的恢复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硅橡胶膜在乙醇发酵-渗透蒸发耦合过程中的分离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掌握乙醇发酵 -渗透蒸发耦合过程中的膜分离行为 ,在发酵液温度 30~ 4 0℃、糖浓度 0~ 10 0g/L以及有无细胞存在的实验条件下 ,测试了乙醇通过硅橡胶膜的传质分离速率。结果表明 ,发酵温度升高促进渗透蒸发 ,但乙醇产率同时降低 ,导致过膜总通量增加而乙醇通量无明显变化 ,说明耦合过程操作温度应以实现高浓度连续发酵为控制因素 ;糖浓度增加对水分子在膜面的吸附有抑制作用 ,导致水的渗透通量减少 ,从而相对提高了膜对乙醇的选择性 ,分离因子提高 ;发酵液中细胞的存在促进了膜面的传质 ,有利于乙醇的渗透蒸发 ,过膜通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酒精发酵液的组成对利用硅沸石膜进行渗透气化分离时的分离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在酒精发酵液中,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以及添加一定浓度的无机盐,改变了溶液的相平衡和溶液的化学位,从而提高了酒精发酵液中酒精的渗透气化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6.
由我校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吕晓龙研究员承担的天津市科委“膜技术在发酵液分离与精制过程开发的研究”项目于近期通过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7.
中空纤维微孔膜在苏氨酸发酵液精制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对苏氨酸发酵液进行了澄清处理,发现透过液澄清透明,菌体100%被膜截留,苏氨酸收率可达95%以上.另外,对污染膜的清洗研究表明,NaOH溶液和碱性蛋白酶对于膜通量的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木霉菌株HZ0501,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发酵液,以草莓炭疽病菌为靶标菌进行发酵液抑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发酵液对草莓炭疽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超声波处理发酵液12 min,显著提高发酵液抑菌活性,说明木霉菌胞内外均存在抑菌活性成分.发酵液中抗菌活性物质对高温、酸碱处理具有良好稳定性,60℃高温和中等酸度pH 5处理显著提高发酵液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与未稀释的发酵液相比,发酵液稀释100倍后明显提高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此外,发酵液中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和B-葡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高粘度壳聚糖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废弃的虾壳提取高粘度壳聚糖的工艺技术,应用此产品可絮凝味精废液及酵母发酵液,也可与纸浆交联制得高强度、可生物降解的膜材料。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青霉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青霉素废水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水解酸化反应器和一体两段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原液稀释4倍情况下,控制水解酸化反应的COD进水容积负荷为6~8 kg/(m3.d)、HRT为8~10 h,COD去除率为20%左右.控制膜生物反应器的COD进水容积负荷为6~9 kg/(m3.d)、MLSS为7~12 g/L,COD去除率达到90%.系统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A/O-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及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O-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并根据浊度、COD、TP等指标随时间变化情况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膜过滤压差随时间的变化和水温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膜分离特性,探讨了膜污染机理及膜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目前MBR的主要类型、膜污染情况、膜清洗方式以及MBR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工程实例,并对MBR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新型膜分离过程──膜分相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膜分离机理的同时,重点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新进展—膜分相的原理、操作特点。通过膜分相应用实例与其它膜分离技术的比较和分析,展示了该技术在化工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陶瓷膜技术对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菌株RCEF0273发酵液进行了处理,并对未经处理的和经陶瓷膜处理的两种发酵液中的蛋白质、总糖、核苷等物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陶瓷膜技术对中国被毛孢发酵液进行处理,对发酵液中各种物质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无机膜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无机膜反应器的出现、发展、最新研究和应用, 介绍了各种无机膜和无机膜反应器的类型和作用, 着重强调了无机膜反应器在高温气相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蚕丝丝素膜是一种含有碱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的两性弱荷电膜。用有关强荷电膜的TMS理论可以计算荷电膜的膜电位、离子的透过系数和膜的一些重要参数。经过一些假定后,用理论计算结果来模拟实验值,得到了丝素膜的有效荷电密度约为0.015mol/L,以及某些离子在丝素膜中的移动度等重要参数。由此得知,用丝素膜可以控制一定浓度的可离子化药物和离子的渗透速度。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分离与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谷氨酸传统发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膜分离技术,研究了超滤膜与纳滤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蛋白及菌丝体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超滤膜通量、超滤膜质量、废液的排放情况以及超滤系统工艺的适应性、超滤浓缩倍数和滤渣含水量、超滤收率、系统的可恢复性能、纳滤浓缩情况等指标的综合研究,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出了超滤膜及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对谷氨酸提取工艺改进方面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降低或消除“温度极化”和“浓度极化”是改善膜分离性能的重要途径。微波已经被用于促进各种膜分离过程,例如,气体分离,超滤,渗透蒸发等。微波促进膜分离过程是基于微波热产生特殊的推动力来促进质量传递过程,因此,微波加热可望通过“球体”加热方式降低传质过程中的极化现象。综述了微波促进膜分离过程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微波集成的膜分离过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IDAE(Iminodiaceticacid/ethylcelulose)膜的在线分离预富集环境水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建立了将在线流动注射这一体系与火焰原子吸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联用,通过计算机辅助采集数据点,实现天然水样品中痕量重金属元素Cd,Co,Cu,Pb,Mn,V,Ni等的在线分离预富集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测定速率达到30次/h,浓集倍数达20倍。同时我们还考察了体系的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加标回收率、膜的动态容量和动态富集性能、富集效率、使用寿命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流动注射分析(FIA)在线分离预富集比起微型柱分离来说,有许多优点,如: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不易堵塞、寿命长、重现性好、样品的消耗量少等。IDAEC膜分离预富集与FIA-ICP-AES联用的体系,是一种极为方便,高效而且普遍适用,易于推广的测定环境水样品中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陶瓷膜过滤、钙盐沉淀法以及活性炭脱色等工艺从D-丙氨酸发酵液中提取D-丙氨酸,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试验研究表明,陶瓷膜过滤能有效去除D-丙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D-丙氨酸的平均收率为98.55%。利用钙盐沉淀法能够有效地除去发酵液中大量的SO2-4,最后利用活性炭脱色能够去除色素和其他杂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75%,脱色温度95℃,脱色时间70min、搅拌转速200r/min。脱色液经过浓缩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后得D-丙氨酸成品,总提取收率平均为68.11%,产品质量符合日本味之素企业(AJI97)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