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岛地区水资源年际径流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特别是近20年来台风发生频次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洪资源因缺少水库存蓄而流失,进一步加剧海岛水资源供给短缺。为提高海岛水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各地区采取修建地下水库等工程措施,以舟山岛开挖式地下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空间储蓄台风期雨洪资源,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库连成整体。基于网络流模型重点分析地下水库选址、地表水库群联网联调等相关影响因素,利用25座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为解决台汛期间雨洪资源丰富但储蓄空间缺少问题提供新思路。并通过2106号和2114号台风雨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证分析,比较地下水库利用前后水资源存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台风期间不仅增加地下水库总蓄水量2 644.1万m3,还为地表水库增加总蓄水量2 523.2万m3,表明利用地表-地下水库联网联调技术解决舟山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东省降水集中、汛期洪水利用率低等特点,采用地表水快速回灌技术,将汛期洪水储存于地下,建设地下水库,增加了库区供水量,改善了库区缺水状况和生态环境条件,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介绍了山东半岛有坝松散介质地下水库、鲁南平原无坝松散介质地下水库、鲁中山区联合运用地表水库和岩溶地下水库3类地下水库建库模式,并结合有坝松散介质地下水库,介绍了专用高效回灌设施和快速回灌系统。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储存、调蓄水资源的一种特殊水利工程。此文对在滹沱河建设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地下水库建设管理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建设“渗得进,蓄得住,采得出,用得好”的地下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强水资源承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库系指以地下含水层的天然储水空间为库容的水库,具有与地面水库同样的储存和调节水资源的功能。建设地下水库,一般应具备理想的库区、地下良好的贮水空间、充足的补给水源、良好的补给与入渗途径、可靠的提水利用设备等条件。地下水库可分为有坝地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库塑膜——高喷组合防渗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水资源严重匮乏,多年平均径流量229亿m~3。已建水利工程拦蓄水量63.1亿m~3,有72.4%的水量不能充分拦蓄。在目前条件下修建地上水库比较困难,而修建地下水库不增加淹没移民,安全可靠,投资少。因此,在有地下蓄水条件的地方修建地下水库是今后水利工程发展的方向。 我省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库坝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库综合开发工程的特点是,不仅开发河流的地表水,而且积极利用地下水,以进行水资源开发。该工程是在某一河流的上游修建水库(以下称地上水库),并在该河流的下游修建地下水库。地上水库承担防洪库容和部分洪水库容。其余供水库容由地下水库承担。通过联合运用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7.
王杰  孙鑫  邓澄 《人民长江》2016,47(2):19-22
由于地质构造挤压运动的影响,新疆台兰河流域上游山区地形抬升,山前地形凹陷,导致凹陷区沉积了大量的砂卵石松散层,形成良好的地下水库建设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台兰河洪水期及冬闲期的水资源,经研究,决定在台兰河山前区修建地下水水库。在分析台兰河流域水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库工程的布置方案、水库蓄水能力以及水库的灌溉经济效益。水库的建成将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治淮》2019,(7)
日照山海天两城河地下水库濒临黄海,建库条件较好,具备建设地下水库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该地下水库主要建设内容为地下防渗墙及拦蓄地表水的橡胶坝,工程完工后不仅能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所造成的海水入侵,同时将大量的降雨和地表径流转入地下水库中,满足该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疆吐鲁番市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设山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但坝址区大厚度覆盖层成为制约水库建设的首要条件。本文提出建设山区地下水库作为解决供水水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阐述我国地下水库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总结地下水库在分类、库容计算、水库回灌、水库防渗及水库选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当前地下水库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的系统分析,指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坑道型地下水库的水资源开发工程,并提出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回灌水源的水质、水量问题。此外,地下水库的环境效益评价及地下水库水质的污染防护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区建立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了解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借鉴国内外已建地下水库的建设经验,分析了在太行山前平原区冲洪积扇中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对地表水库弃水、洪水和南水北调引江水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56m~3,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甚至低于世界公认的干旱国家以色列。据预测,2010年山东省在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增容蓄水,修建水库塘坝、河道建闸拦蓄地表径流,建设地下水库拦蓄地下潜流以及污水处理回用、海水淡化等工程措施后,当地水资源可供水量将增加近70亿m~3,开发利用程度达到76%,一般年份可供水量为259.6亿m~3。按照节水型社会要求,需水量为376.24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山东省胶东四市水资源的环境变化响应基础上,预估出区域未来一段时期内水资源情势不容乐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节约用水、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加快河流入海口地下水库和海湾水库建设步伐、做好流域来水预报与水库(群)运行优化调度等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干旱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培元 《中国水利》2004,(15):28-30
山东省是我国资源性严重缺水省份,旱灾是各种自然灾害中的第一大灾,已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针对山东省水资源结构特点,可通过建设平原水库、地下水库等,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储存、调蓄水资源的一种特殊水利工程。本文对在滹沱河建设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对地下水库建设管理进行有益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建设“渗得进,蓄得住,采得出,用得好”的地下水库,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强水资源承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疆台兰河流域以地下水库调蓄为主的水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1世纪水资源战略研究成果提出,地下水库是21世纪水资源调控的最主要手段,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大自然多年通过地下循环的水量达12×10^12m^3,相当于地表径流总量的30%,而目前人类借助地表水库调节的水量仅2×10^12m^3,因此,利用地下水库来调节水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干旱区不仅水资源紧缺,调蓄问题亦极为突出,本文以新疆温宿县台兰河流域为实例,利用其山前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巨大的储水构造,探讨一种以建设地下水库为调蓄工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及相应的工程规划,以期实现因势利导、人水和谐和高效利用干旱区水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传奇  张保祥  孟凡海 《人民黄河》2012,34(2):47-48,51
黄水河地下水库建成于1995年,是典型的滨海地下水库,由补源渗井、河道拦蓄工程、地下挡水坝、工业废水排放系统、供水工程、监测管理系统六部分组成,具有调蓄水资源、防止海水入侵、提高地下水位等多种功能。对水库功能的价值评估结果表明:黄水河地下水库功能的直接价值为1 925万元,间接价值为15 533.4万元;调蓄水资源和防止海水入侵的价值尤为突出,体现了黄水河地下水库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库     
世界上绝大部分水库是建在地上的地表水库。当地形、水源等条件合适时,即可修筑地下坝体,截断潜流,所形成的地下蓄水区域,就是地下水库。地下水库有许多优点,如不占土地,投资低,蒸发量小,安全可靠,不需搬迁等。美国通过实际工程对比发现,地下水库的建设投资仅有地上水库投资的十分之一。日本的统计资料也表明,地下水库的投资额不过相当于地上水库的五分之二或二分之一,而且地下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要低得多。另外,地下水库不易发生溃坝,即使一旦溃  相似文献   

19.
合理建设和管理地下水库是我国北方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山东省的胶东半岛山前平原和山间平原冲积层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地下水库,具有埋藏浅、易采易补的特点。有关地下水库库区选择与勘察评价建坝防治海水入侵、回灌井建设、水源地合理布局与库区地下水保护、监测与管理等亟待进行系统地专门研究。依据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地下水库的运行管理需要,在系统总结地下水库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库管理数值模拟模型,根据实际开采量和模型识别所取得的参数,对4枯1丰的地下水库调蓄调控周期进行了模拟,为连续枯水年制定合理的补源工程规划和调度运行应急预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南宫地下水库近期工程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地下水库建设条件、地下水库蓄水、回灌规模确定等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