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剪纸和皮影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文章探讨了剪纸艺术与望奎皮影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通过对其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其在时尚产业中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剪纸和皮影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人们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为时尚设计师提供新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当今服装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从国内外优秀作品及现代社会流行趋势视角,分析了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及其价值,并从设计形式、设计理念、传播手段三个层面探讨了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可行举措,为今后设计师有效利用敦煌艺术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服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设计能够干扰身份认同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人有着空前的身份认同需求,而设计所产生的物质文化恰能符合并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设计作为一种推动力,优化、促进社会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干预有时是显现的有时是隐性的。其不可回避的两面性,更应审视对设计问题的揭蔽,我们无法选择设计与社会创新的必然关系,但我们可以在设计与创新这一永不间断的动态博弈过程中,使设计与社会创新生存的必然关系开展得更加符合人类终极目标和普遍利益。  相似文献   

4.
在近百年的现代设计史中,特别是战后六七十年代起,科技发展不但带动了新技术与新材料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设计师们的新视野与新思路,"创新"这个字眼几乎成为评判设计是否追随潮流的标准之一。胶合板的使用更加成熟,塑料设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并一次次地鼓舞着设计大师们探索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郭艳 《印染》2024,(4):92-95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一座丰碑,壁画上大量点缀的精美图案蕴藏着宋、元两朝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传统壁画图案艺术价值巨大,是现代纺织服装行业中的珍贵装饰资源。详细阐述了永乐宫壁画图案的艺术特征与创新设计方法,并将创作出来的新型图案成功应用在时尚服饰设计中。研究永乐宫壁画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对于促进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发展,以期对服装产业价值的提升有实际作用与意义,也能为业界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田瑶 《造纸信息》2024,(1):162-164
随着现代展览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创新性材料的应用成为了推动这一领域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纸质材料的环保性与可持续性使其成为了响应当代环保理念的理想选择之一,且纸质材料的轻盈性和可塑性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使他们能够以更自由的方式表达创意。另外,纸质材料的成本效益和易于获取性也使其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基于此,文章将探讨纸质材料在现代展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期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朝元图》是六百多年前的壁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旷世之作。文章从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图案切入,深入挖掘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从现代设计学角度分析服饰图案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和传承价值,并详细阐述服饰图案的提取方法。在服饰图案的创新设计过程中,结合当代审美意识,将带有创新基因的服饰图案成功应用到现代皮革女包的设计中。文章深入剖析了现代女包设计中的实践环节,将产生的设计方案与设计思路进行分析与汇总,以期为现代设计师们提供可借鉴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赵怡 《西部皮革》2024,(1):93-95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服装设计中借鉴汉族传统服饰结构的应用研究现状,文章以汉服结构与现代服装相结合为切入点,分析了汉服的主要服饰结构,包括汉服的基本结构、交领右衽、褒衣广袖以及系带隐扣等,研究了汉服的典型特征、襦裙结构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且对中国知名设计师借鉴汉服结构的设计品牌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汉服结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研究,针对目前汉服结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汉服结构引入现代时尚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成为新的任务。创新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创新可以提高竞争力。"创新"是将新的观念现实化以求改进现状的过程。对于消防工作而言,创新决定着平安度。为了实现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更加科学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已成为消防工作的首要任务。消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消防管理在当今社会这种新形式新任务中的创新,已成为了必然要求,它更是为现代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的必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饰设计行业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首饰风格相结合,开创一种多元化的设计潮流,使首饰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兼具时尚气息是很多设计师在思考的问题。金珠工艺是我国古代细金工艺的一种,金珠工艺制品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技法在唐代发展成熟。本文对现代金珠工艺的制作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从艺术化探索、轻奢风格和个性定制的角度对金珠工艺进行古为今用,以传统首饰工艺技法为源泉,推动现代首饰设计的发展,更赋予现代首饰人文情怀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莉珍 《西部皮革》2012,(13):41-43
家具设计中设计师对材料的搭配选择设计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法,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材料搭配,更能促进家具创新设计的提升。现代皮革与传统木雕在家具设计中的结合应用,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既能使传统民间工艺得到传承与发展,又能使家具设计具有”中国特色”,而不失现代时尚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在现代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应用的对策。当前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东北元素应用主要停留在直接借用阶段,缺乏深入的创新设计。文章认为应加强对设计师的东北文化培训,组建跨界合作的设计团队等,从而推动东北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纺织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可借助现有产品造型实现功能改进,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效率,实现设计创新。文章以一款电话造型的蓝牙音箱为例,重点介绍了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实现方法,探讨了采用逆向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扎染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现代服饰设计师的青睐。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扎染的工艺品特色种类繁多且各具有其特色,可供设计师设计出风格各异的服饰,从扎染色彩、图案、工艺及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给服饰设计师运用扎染艺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思路,让扎染艺术在服饰设计中永远绽放活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装中的苗绣元素运用兴起于2001年全球时尚界刮起的民族风,东西方设计师都通过关注中华文化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灿烂的苗文化上。中外设计师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运用苗绣元素,或改良或传承,或创新或颠覆的设计手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服装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黄炳祥 《西部皮革》2020,(1):118-118
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新时代的人们对设计的观念看法也有所转变。在新潮流与时尚的同时,不一样的的设计师会从传统文化中发现另一番不一样的韵味,而我国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也是现代设计师最为喜爱的表现手法。我们放眼在近几年的服装设计、服装发布会、面料设计等各项国内外活动中,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无疑是“中国风”,中国风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灵魂及民间文化,但是此次挖掘更彻底,使用创新更广泛,目标更佳明确。主要把“如意纹”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并形成我国独特的风格,将如意纹不断传承。  相似文献   

17.
面料拼接在服装设计领域作为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被广泛应用,设计师选择具有差异化的面料进行重组和再造,以凸显服装的独特性,满足人们对服装款式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强烈的色彩对比,还是不同材质面料的碰撞,都使得面料拼接成为一种时尚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对拼接设计的概念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归纳了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最后以现代礼服为例进行了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8.
生肖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探究生肖元素在现代品牌店铺橱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并归纳生肖橱窗设计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生肖橱窗设计提供思路,多元化地促进视觉营销的创新发展,为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开辟新径.  相似文献   

19.
陈永园 《丝网印刷》2023,(18):25-28
传统民族文化对于现代服饰设计而言,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更是培养设计师思想底蕴的重要养分。文章以广西壮族传统文化元素为例,分析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与重构方法,探索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创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原创服装品牌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服装结合方面进行探索,将品牌分为少数民族设计师主理品牌(班扎乐嘎、DEGELE)和非少数民族设计师主理品牌(五色风马、阿尤、密扇、MARYMA),非少数民族设计师主理品牌又分为成衣和高级定制2个方向。通过对品牌设计风格、设计特点的对比,得到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通过现代设计进行传承创新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