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超大牵伸集聚纺纺莱赛尔纱的工艺配置。通过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和FA507B型细纱机分别纺制莱赛尔9.8tex和莱赛尔14.8tex集聚纱,并对比了成纱质量;同时纺制了莱赛尔7.4tex纱,对TH558型细纱机牵伸后区有无压力棒情况下的不同中区牵伸倍数做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纺出纱的条干、强力、毛羽数、粗细节等指标较好,但棉结数有所增加;纺制莱赛尔7.4tex集聚纱时,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后纺纱质量较好,中区牵伸应控制在1.15倍~1.60倍。认为: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形式对纺制特细号纱有较好的适应性;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可以明显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四罗拉三区超大牵伸中区牵伸分配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在加装集聚纺装置的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上分别纺制11.8tex、9.8tex、7.4tex粘胶赛络集聚纱和14.8tex、11.8tex、9.8tex莱赛尔赛络集聚纱,分析了中区牵伸分配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纺制赛络集聚纱中区牵伸倍数应控制在1.2倍~1.6倍间,其中纺莱赛尔纱采用1.3倍、纺粘胶纱采用1.5倍时成纱综合性能较优。认为:中区牵伸分配对超大牵伸装置的纺纱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应根据纺纱原料通过试验,优选中区牵伸倍数,以获得较优的纺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加装网格圈型紧密纺装置的TH558型超大牵伸环锭细纱机上,选择在中区牵伸倍数为2.0时,纺制4.9 tex高支紧密纯棉纱。并就各列罗拉加压量、上销结构、中胶辊类型和中区罗拉中心距4个主要牵伸工艺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各列罗拉的加压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前区使用普通上销配合中区使用前冲上销更有利于中区的平稳牵伸,减小牵伸波,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中区上胶辊都使用软胶辊时,有利于握持力的均匀分布,可加强对边缘纤维的控制,提高成纱性能;适当缩小中区罗拉中心距有利于减小浮游区距离,加强对短纤维的控制,稳定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四罗拉超大牵伸细纱机纺制2.9 tex精梳棉纱线的牵伸分配工艺。介绍了TH558型四罗拉四皮圈超大牵伸细纱机的机构特点,并在该细纱机上纺制JC2.9 tex纱线。首先,采用3种不同定量的粗纱,确定适合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的最佳纺纱总牵伸倍数。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和中区牵伸倍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纺纱牵伸工艺。结果表明:TH558型超大牵伸细纱机纺制JC2.9 tex产品时,选用粗纱定量为4.0 g/10 m,配合中区牵伸倍数1.5和后区牵伸倍数1.25可纺制综合质量较好的纱线。  相似文献   

5.
探讨超大牵伸装置纺制JC 2.9 tex特细号纱的工艺。阐述了传统牵伸形式纺制特细号纱存在的问题以及超大牵伸机构研究现状。运用TH558型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成功纺制出JC 2.9 tex纱,并与普通两区牵伸形式进行了质量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在180.3倍超大牵伸条件下所纺的JC 2.9 tex纱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三罗拉两区牵伸形式。认为:四罗拉四胶圈三区超大牵伸形式对细纱超大牵伸有较好的适应性,成纱条干较好、强力较高、纺纱断头较少,但成纱3 mm毛羽和千米棉结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细纱超大牵伸技术的现状及特点,在TH588型四罗拉紧密纺细纱机上采用重定量高效工艺纺制JC2.9 tex特高支纱。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总牵伸倍数及中、后区牵伸倍数和前区钳口隔距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采用重定量高效工艺纺制特高支纱时,总牵伸倍数的配置,主区、中区、后区牵伸的分配对纱线的条干、细节、粗节、质量CV等指标起决定作用。总牵伸倍数的合理配置,使得纤维在牵伸区内得到有效控制,牵伸力和握持力相适应。中区、后区配置较小的牵伸倍数能获得较优的成纱条干质量。通过增加后区摩擦力界及纺纱专件等改进工艺措施,成纱的条干、粗细节、强力等指标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四罗拉超大牵伸细纱机。采用10.44 g/10 m的大定量普梳粗纱和107.63倍的总牵伸倍数,纺制C9.7 tex纱,并对牵伸区几种关键部件进行了搭配,找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中前上罗拉和中后上罗拉都采用大前冲上销可以有效提高成纱条干水平,后区压力棒对成纱条干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大幅度降低-50%细节。  相似文献   

8.
探讨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纺纱工艺。介绍了TH558型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控制原理和机构特点。在该细纱机上纺制了两种JC 6.5 tex纱,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中区牵伸倍数、中区胶圈钳口隔距和前区胶圈钳口隔距等4个因素对成纱条干质量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纺纱工艺方案。结果表明:中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前区胶圈钳口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细纱超大牵伸的条件下,前区集中牵伸而中、后区承担较小的牵伸倍数是较优的配置原则。认为:将超大牵伸与赛络纺、集聚纺工艺相结合,并在牵伸机构、专件使用和纺纱工艺配置上采取改进措施,可使成纱条干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100%国产莱赛尔纤维紧密纺9.7tex品种的纺纱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根据国产莱赛尔纤维的特点,优化各工序纺纱工艺,解决了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损伤大、棉结多、可纺性差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9.7tex 100%国产莱赛尔紧密纺纱线,成纱质量达到乌斯特2018公报5%水平。测试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工艺配置对100%国产莱赛尔纤维进行纺制,纱线指标良好,可满足市场对国产莱赛尔纤维纱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大牵伸条件下,牵伸倍数的提高和牵伸分配对成纱条干的影响,提出变速点分布实验方法,通过纤维变速点分布的变化,分析成纱条干不匀。以9.7 tex棉纱为例,对比环锭细纱机与超大牵伸细纱机前区变速点分布曲线,在超大牵伸细纱机上以线密度1 000 tex粗纱分别纺制9.7、7.3、6.5 tex棉纱,并以9.7 tex棉纱为例,探讨不同牵伸倍数分配时,前区变速点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超大牵伸细纱机较环锭细纱机变速点分布更集中、稳定、前移,成纱条干更优;随牵伸倍数增大,变速点分布分散,成纱条干变差;纺9.7 tex棉纱,后区、中区牵伸为1.1、1.3时,前区变速点分布更集中前移,成纱条干最优。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评判在皮革及其制品质量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模糊数学在皮革制品质量综合评判中的应用模型,通过3个实例,对该模糊评判模型在皮革及其制品质量综合评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 BL-代数和直觉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直觉模糊集的方法,定义了 BL-代数上直觉模糊滤子和直觉模糊素滤子。然后,讨论了直觉模糊滤子和直觉模糊素滤子的相关性质以及如何由直觉模糊集生成直觉模糊滤子的方法;最后,研究了 BL-代数上的直觉模糊滤子的全体的代数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松量不同面料下的裤装进行评价,将主观评价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为舒适性评价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隧道炉的节能与智能化是当今焙烤食品机械的一大主题。文中通过炉体、排潮系统的设计,远红外辐射元件的合理选择,各分区温度、带速的神经模糊控制,实现遂道炉的节能与智能化控制,完成各区温度的自动跟踪和带速的正确匹配,保证焙烤制品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凸模糊映射序列的极限,利用模糊数的定义、模糊数的α水平集以及凸模糊映射的定义、性质,给出了凸模糊映射序列极限的一种新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的线性性质和极限性质.  相似文献   

16.
模糊线性系统解空间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代数的方法研究了模糊线性系统解空间的结构.类似于普通实数的线性系统,齐次模糊线性系统的解空间是R^n的一个线性予空间,非齐次模糊线性系统的一个解加上对应齐次模糊线性系统的解仍然是该非齐次模糊线性系统的解,但是非齐次模糊线性系统的所有解并不能由此非齐次模糊系统的一个特解加上对应的齐次模糊线性系统的通解得到.特别的,如果一个三角模糊线性系统有非三角模糊解向量,那它也有三角模糊解向量、  相似文献   

17.
在R0-代数和直觉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R0-代数的直觉模糊子代数、直觉模糊关联MP滤子的概念.给出R0-代数的直觉模糊集是直觉模糊子代数的等价刻画,讨论R0-代数的直觉模糊关联MP滤子的若干性质.证明直觉模糊子代数(直觉模糊关联MP滤子)在R0-代数同态(同构)下的不变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数据处理和分析中,模糊查找能通过模糊匹配得到在一定相似程度上的匹配结果,在一些情况下更加符合人的思维习惯。讨论了SSIS的模糊查找与模糊分组概念及功能,并将其应用于批量数据合并过程中由于录入数据拼写错误、截断、缺少或插入的标记、空字段、意外的缩略语和其他不规则,造成实际数据"不够准确"或"有问题"数据的处理上,实现问题数据的有效分类及复原。  相似文献   

19.
组合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用区间数来描述,风险损失率用梯形模糊数来描述,由此提出组合证券投资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引入模糊数可能性均值的概念,以及区间数线性规划问题中的目标函数优化水平参数η,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分别为区间数和梯形模糊数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普通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而求得模型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20.
定义了m-极模糊图上的并、联、合成、笛卡尔积、直积、强积、半强积及字典积运算,给出m-极模糊图能分解为两个m-极模糊图的并(联、合成、笛卡尔积、直积、强积、半强积、字典积)的必要或充分条件.由此得到m-极模糊图及两个有限m-极模糊图的并(联、合成、笛卡尔积、直积、强积、半强积、字典积)运算的等价定义.这些结果表明所定义的运算是合理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模糊化通常数学运算(如两个拟阵的并、交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