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隐蔽通道的检测方法时,可以将隐蔽通道分成两大类:单一隐蔽通道和复合隐蔽通道。复合隐蔽通道具有了跨越多主机的特点,简单的主机入侵检测体系结构很难对此进行检测,而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思想的链路分析法,并对复合隐蔽通道的特点、链路分析法检测复合隐蔽通道的理论以及软件的设计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多传输通道网络化系统的控制问题,基于网络化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分布式预测补偿方式,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反馈数据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对闭环网络化预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得到其稳定性条件,特别地,在模型精确已知和多传输通道的时延为定常的情况下,该条件将会退化为本地控制的闭环系统稳定性条件.上述结论的好处是网络化预测控制系统中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参考本地控制.通过球杆系统算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隐蔽通道,分析了隐蔽通道NUSHU的实现,并从基于主机和网络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针对NUSHU的检测方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暗通道优先烟雾检测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雾的检测在现代智能消防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对当前烟雾检测算法中存在的易受疑似烟雾物体的干扰,对稀薄烟雾检测灵敏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通道优先规律的烟雾检测算法。首先,算法根据图像暗通道优先规律和烟雾形成的传递函数,去除图像中烟雾的成分;然后,对去烟雾前后图像进行差分并根据一定门限做二值化处理,由此得到烟雾的疑似区域;最后,根据烟雾的飘动特点,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背景建模和前景检测得到烟雾区域。经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稀薄烟雾的检测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企业的运维中,电缆通道的维护一直都存在较大难度,一旦电缆通道内的设备发生故障,则可能会引发跳闸停电事件。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可在电缆通道的维护中应用电缆通道综合监测及智能评估预警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电缆通道的维护。文章详细分析电缆通道综合监测及智能评估预警技术的实现原理,并介绍边缘计算技术在综合监测及智能评估预警系统中的相关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片微机的智能仪器设计中利用通道隔离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实用方法并给出了利用PWM和光耦器组成隔离的模出通道的实际电路及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是当代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结构和特点入手,论述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化智能水质传感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智能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和网络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类主从式异构线性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考虑每个智能体的反馈通道和前向通道中存在随机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问题,采用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网络化多智能体协同输出跟踪控制方案.在该方案中,主智能体在每一时刻基于自身滞后输出和系统参考信号,计算一组控制预测序列和输出预测序列,前者用以主动补偿主智能体控制回路中的随机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后者被发往从智能体;从智能体在每一时刻基于主智能体发送过来的输出预测序列和自身滞后输出,计算一组控制预测序列,用以主动补偿从智能体控制回路中的随机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随后推导闭环网络化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协议的隐蔽通道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隐蔽通道是网络攻击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评估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防御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论文从分析TCP/IP协议的安全缺陷入手,建立了利用网络协议的头结构实现隐蔽通道的通用模型,研究并实现了IP协议和ICMP协议的网络隐蔽通道。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推理问题是数据库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推理通道的检测方法和控制策略。该文提出一种动态控制推理通道的方法。该方法为每个推理通道建立一个标识集合,利用集合中元素和推理通道中对象的关联来控制查询的处理,使用户能灵活地访问数据但又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来推理。与以前提出的方案不同,该方案保证了数据的最大可用性,同时有效地阻止推理并保持了快速的查询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智能天线通道不一致性的注入校正方法。基于WCDMA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通道的物理层协议标准,提出一种新的注入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搜索器估计通道的复增益,然后利用复增益的估计值实现通道不一致性的校正。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表明,该注入校正方法能使智能天线的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1451协议的传统与智能传感器的即插即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正在大量使用的传统传感器以及实现智能检测的需求,基于智能化、网络化的设计思想,借助IEEE1451智能变送器接口标准、网络技术和DSP及ARM 和HPI技术,介绍了智能传感器控制系统前端的软硬件构成,研究并建立了本智能网络化传统传感器智能化检测系统.实现了基于1451协议的远程与本地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经改造的传统传感器与智能传感器的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6,15(11):30-30
Quellan和Gore推出业界首个ActiveCable(智能电缆),该产品可将数据中心电缆互连从被动的非智能的设备转化成用于当今“超级数据中心”的智能通道。这些重大改进降低了拓展数据中心所需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是当代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结构和特点入手,系统论述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E-Web智能传感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智能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和网络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网络化控制系统(NCS)概述 什么是网络化控制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leros),简称为NCS;是通过网络构成反馈闭环通道的一类控制系统;也即.网络是系统的一部分,其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传感器和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网络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瓦斯抽采钻孔孔周裂隙和封孔段空隙通道是造成钻孔漏气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有效检测钻孔漏气通道,基于管流流体力学理论和漏气检测判别方法,研制了瓦斯抽采钻孔漏气通道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不同钻孔深度气样参数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和突变情况,确定抽采钻孔失效原因和漏气通道位置;检测装置采用高稳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激光甲烷传感器和荧光氧气传感器实现抽采负压、瓦斯浓度和氧气浓度检测,并采用1.5 m/节快接式25 mm薄壁不锈钢管作为取气管件,钻孔检测深度达30 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抽采管段检测参数变化稳定,说明抽采管未发生破损或接口漏气等,抽采管密封效果较好;在封孔段,距孔口9~18 m范围内存在多处不同程度的突变点,最大漏气通道在距孔口9~12 m范围内,说明原封孔深度不足,原封孔工艺无法有效密封漏气通道。将封孔深度增加至12 m,并采用“两堵一注”带压注浆封孔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试验钻孔整体抽采效果大幅改善,孔口瓦斯体积分数提升至55%以上,在距孔口12 m以深范围内瓦斯体积分数变化稳定,氧气体积分数近乎为0,漏气通道减少。试验结果验证了瓦斯抽采钻孔漏气通道检测装置能够有效检测漏气通道,为有针对性地调整封孔方式和相关参数及后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无人机平台电力巡检有效载荷及计算能力有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电力巡检方案。首先,设计了无人机电力巡检软硬件框架;其次,提出了一种双阶段微调策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从而提高模型应对特殊数据集的检测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通道剪枝方案,从而去除冗余的特征通道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使得模型可有效部署于计算能力有限的无人机平台。实验阶段,以检测绝缘子为例,对所提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双阶段微调策略可将基础网络性能提升约4%至10%。同时,所提通道剪枝方法可使得网络模型尺寸更小、性能更优。该模型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及无人化监控管理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测控技术》2005,24(6):17-17
日本横河电机日前新推出一款新型智能有纸工业记录仪,包括笔式和打点式两大类型。其中笔式具有最多4个模拟通道和8个运算通道,打点模式具有6个模拟通道和12个运算通道,丰富的种类可以满足用户不同场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磁臂隐通道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它的存储隐通道、时间隐通道特征,并研究了消除(或降低)磁臂隐通道带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建涛  张延园  林伟  宋少峰 《微处理机》2007,28(1):32-35,38
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平台下基于光纤通道的通信系统设计方案,论述了它的系统结构及实现方法。光纤通道技术是一种高速率的数据通信技术,文章在介绍了光纤通道的技术背景后,分析了基于光纤通道的FCP协议层次,并针对当前嵌入式平台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了高速通信协议的应用设计。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光纤通道的通信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并介绍了其中主要模块的实现以及模块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