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醋酸锌为前驱体,尿素为沉淀剂,天然辉沸石为载体,得到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的ZnO/辉沸石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孔结构特性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中ZnO的晶粒先减小后增大,350℃时ZnO/辉沸石复合材料中ZnO晶粒尺寸最小;经煅烧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变化不显著,但微观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也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50℃煅烧得到的ZnO/辉沸石复合材料光催化效果最好,经300W高压汞灯照射2h后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蔗糖和海泡石为实验原材料,利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出新型蔗糖碳化物/海泡石复合材料,冷冻真空干燥法干燥样品。利用XRD、IR、SEM、BET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吸附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的工艺。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蔗糖碳化物能够成功的被负载到海泡石表面制备出蔗糖碳化物/海泡石复合材料,其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蔗糖与海泡石质量比为3.5:1.0,碳化时间为8 h,碳化温度为220℃,对亚甲基蓝的最优吸附量为42.983 mg/g;各因素对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顺序为:蔗糖与海泡石质量比>碳化时间>碳化温度,并且发现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优于现有的文献报导值。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淀粉和天然海泡石为原材料,制备了新型淀粉碳化物/海泡石(St-Sep)复合材料,用真空冷冻干燥器干燥样品,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利用水热碳化法制备了St-Sep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了St-Sep的成功合成.进一步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测定对样品形貌和比表面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吸附质,响应面法优化了材料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淀粉与海泡石质量比为2.5∶1.0、碳化时间为16h;碳化温度为200℃,对亚甲基蓝的最优吸附量为40.6084 mg/g;各因素对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顺序为:淀粉与海泡石质量比>碳化温度>碳化时间.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锌、硫化钠为原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改性剂,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β-ZnS, 再通过焙烧制备ZnS/ZnO异质结材料, 然后加入一定量氧化石墨烯(GO)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ZnS/ZnO/rG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在水热时间16 h、水热温度140 ℃、GO∶(ZnS/ZnO)质量比20%的条件下, 所制备的ZnS/ZnO/rGO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光照12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80.3%。  相似文献   

5.
以纳米凹凸棒石为载体,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ATP/Zn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BET比表面分析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对直接耐酸枣红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ATP/ZnO纳米复合材料用量为1.0g/L、直接耐酸枣红溶液初始浓度为0.01g/L、pH值为3时,光催化反应4h后,直接耐酸枣红的降解率达到93.34%,其光催化降解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
以凹凸棒石和稻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了凹凸棒石/稻壳活性炭(ATP/RHAC)复合材料,研究了凹凸棒石与稻壳质量比、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与稻壳质量比为1:1、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1h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吸附性能较好,对阳离子黄X-...  相似文献   

7.
以钼酸钠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纳米 MoO3,研究了纳米MoO3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研究了纳米MoO3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MoO3对亚甲基蓝吸附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35.78 mg/g,其吸附类型为化学吸附,主要为亚甲基蓝中硫与钼络合成键吸附;根据吸附热力学研究,其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助熔煅烧硅藻土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水热反应过程中氧化钙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藻土中氧化钙的添加量为6%,固液比为1∶4,在160 ℃下反应12 h后,得到的吸附材料性能最佳,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83.42%,吸附量为10.60 mg/g。并用SEM和XRD测试分析手段表征助熔煅烧硅藻土改性前后结构和物相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氧化锌矿为原料, 经酸浸、净化、合成、过滤、洗涤、干燥制得中间产物碱式碳酸锌, 碱式碳酸锌经煅烧制备饲料级氧化锌的工艺过程。重点考察了制备工艺中酸浸、除杂条件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H2SO4浸取H2O2氧化除杂, 锌粉置换重金属可得到精制硫酸锌溶液。采用碳酸钠与硫酸锌合成可得到碱式碳酸锌; 在煅烧温度为900 ℃, 煅烧时间为4 h条件下对碱式碳酸锌煅烧, 制备的氧化锌产品可达到HG/T 2792-1996饲料级氧化锌一级品标准。应用该工艺建设了一套5 000 t/a的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0.
凹凸棒石黏土经双氧水改性后,以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并结合XRD、TG/DSC、IR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用UV-vis分光光度测试仪对样品的吸附性能和光降解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原样,纳米Zn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双氧水改性样的第一特征峰d值(nm)由1.05222依次增加到1.07130、1.06040。②吸附性能以纳米Zn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最优、双氧水改性样次之,皆优于凹凸棒石黏土原样。③在距液面高50cm的30W紫外线灯的照射下,纳米Zn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速率为0.118/h。  相似文献   

11.
谷恭天  王飞  王成  韩晋鑫 《煤矿安全》2020,(3):28-31,37
为分析惰性介质对煤尘升温燃烧的影响,有效预防煤尘自燃,利用微机差热天平和气相色谱仪监测样品质量变化以及升温过程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对比分析惰性介质:水、磷酸二氢铵、碳酸钙对煤尘燃烧的抑制性能,考察单一惰性介质、不同配比的磷酸二氢铵和碳酸钙、不同粒径的磷酸二氢铵对煤尘升温燃烧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钙和磷酸二氢铵混合物作为惰性介质,其抑制效果优于水和碳酸钙,但弱于磷酸二氢铵,瞬间爆炸与缓慢氧化过程中惰性介质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混合物对煤尘燃烧无协同抑制作用。随着磷酸二氢铵粒径的减小,抑制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
蒙脱石基ATO纳米核壳结构导电粉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蒙脱石作为基体材料,SnCl4.5H2O和SbCl3为包覆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蒙脱石基核壳结构导电粉,并对其水解pH值、保温时间、SnCl4.5H2O/SbCl3摩尔比、SnCl4.5H2O用量、焙烧温度、水解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导电粉电阻率为1.682×105Ω.cm,颜色为浅黄色。通过对样品进行XRD、DTA、IR及激光显微镜分析,说明蒙脱石与锡锑元素进行了很好的复合,锡主要以SnO2的金红石四方结构存在,锑没有生成新相,并且掺杂后的复合导电粉具有分散性、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以季铵盐为萃取剂,在加入过氧化氢的条件下,从(NH_4)_2CO_3-(NH_4)_2SO_4溶液解吸某铀水冶厂含铀、钼树脂所得的料液中分离铀、钼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当料液中含铀4—5g/L、钼~2g/L时,季铵盐浓度为0.15mol/L,加入过氧化氢0.8%(v/v),相比(有/水)为1/4,经一段萃取,钼的萃取率可达97.9%,负载有机相中含铀小于0.1g/L。  相似文献   

14.
燃煤轻质挥发分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管式石英反应器上实验研究了CO、H2、CH4、C2H4四种燃煤轻质挥发分组分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过程的影响,并以C2H4为例详细说明了其对脱硝效率、NH3泄漏、HNCO泄漏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2H4的存在提高了低温区域的脱硝效率,降低了NH3或HNCO泄漏,但最佳脱硝效率有所降低,低温区域的N2O生成量大幅增加;H2对脱硝温度窗口的扩展作用最大,在合适的H2含量下脱硝温度窗口宽度可扩大55 ℃以上;氨水-SNCR过程中,若还原性气体含量比(β)小于28,则CH4引起的最佳脱硝温度向低温方向的偏移量(ΔTopt)最大,而尿素-SNCR过程中则是C2H4引起的ΔTopt最大;氨水-SNCR过程中,C2H4造成的最佳脱硝效率降幅最大,尿素-SNCR过程中,在β<27时造成效率降幅最大的是CO。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硫酸铵与石棉尾矿用高温炉焙烧的方法提取镁。首先利用差热-热重法分析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物的热分解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得出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物在240~500℃下产生分解、失重。将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均匀后在320℃、400℃和460℃下焙烧1h,用XRD分析焙烧产物,得出在320℃时石棉尾矿和硫酸铵反应主要生成(NH4)2Mg(SO4)2和(NH4)2Mg2(SO4)3;在400℃时主要生成(NH4)2Mg2(SO4)3;在460℃时主要生成MgSO4,由于吸水变为MgSO4.6H2O。研究了硫酸铵与石棉尾矿不同物质的量的配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镁浸取率的影响,得出当硫酸铵与石棉尾矿物质的量之比为2∶1、焙烧温度为460℃、焙烧时间为60min时,镁的浸取率为83.1%。  相似文献   

16.
对优选出的Fe/Mn摩尔比为7∶3的7F3M系列复合氧化物吸附剂进行孔结构特性和活性组分形态的表征及其还原、硫化性能的考察,主要研究焙烧温度对吸附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活性组分存在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并与不同焙烧温度制得的吸附剂在不同空速和硫化温度下的脱硫行为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升高,吸附剂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600 ℃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焙烧温度,吸附剂表面会因烧结而使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急剧下降;吸附剂的还原性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直接影响吸附剂中活性组分铁和锰的存在形态;吸附剂在脱硫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组分也与其硫化反应的温度有关,硫化温度越高,铁锰各形态活性组分的化学反应能力越低,吸附剂中Fe3O4的含量在硫化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600 ℃焙烧制得的7F3M600吸附剂在2 000 h-1 ,500 ℃下具有最佳的脱硫行为,其脱硫效率高于99%的稳定运行时间大于30 h,硫容最大可达45.56 gS/100 g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以机械活化预处理的Fe_2O_3/膨润土为载体,由等体积浸渍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的H_3PW_(12)O_(40),制得可见光-Fenton催化用H_3PW_(12)O_(40)-Fe_2O_3/膨润土催化剂。通过考察H_3PW_(12)O_(40)浸渍负载量、浸渍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H_3PW_(12)O_(40)-Fe_2O_3/膨润土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H_3PW_(12)O_(40)浸渍负载量20%、浸渍时间60 min、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50 min。H_3PW_(12)O_(40)有效提高了所制备催化剂的可见光-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对金橙Ⅱ的催化降解在150 min时达到反应平衡,去除率为87.2%。金橙Ⅱ的H_3PW_(12)O_(40)-Fe_2O_3/膨润土可见光-Fenton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为0.0141 min-1。  相似文献   

18.
陶德宁  宋文兰 《铀矿冶》1992,11(3):20-27
本文研究了用季铵盐从碳酸铵、硫酸铵碱性溶液中萃取钼的机理。用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摩尔系列法和喇曼光谱测定研究了钼与过氧化氢的络合作用及其摩尔比。指出该络合物的稳定性与溶液pH值之间的关系。采用等摩尔系列法和饱和萃取法初步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对影响萃取的因素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钛石膏(TG)的胶凝性与强度机理.结果表明,110~250℃范围内,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钛石膏的胶凝性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趋势.190℃煅烧2 h,钛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0.5H2O,具有较好胶凝性.钛石膏中的CaMg(CO3)2和CaCO...  相似文献   

20.
以类锂皂石矿物为活性组分载体,合成了钛硅分子筛(TS-1)/NH4+-类锂皂石(TSH)复合材料,考察了其在氯丙烯双氧水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N2等温吸附—脱附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等现代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SH的比表面积为392.93m2/g。SEM表征结果发现,TSH晶粒没有TS-1的晶粒规则,且形状区别较大,TSH大多为圆饼状。重复使用研究表明,TSH较TS-1更易回收利用。回收的TSH经550℃焙烧3h再生后,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仅下降了4.7%,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仍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