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组播技术在IPTV直播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播业务在IPTV系统中扮演在着重要的角色,IP组播技术是IPTV直播业务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IP组播技术,并且根据IPTV直播业务的特点,探讨了开展组播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最后,给出了在IPTV组网设备中必须支持的组播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接入环境,给出了不同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手机电视技术特点,并比较了3种实现方法.重点阐述了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DVB-H,T-DMB,S-DMB等技术方案.最后,分析了手机电视技术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P2P与组播结合实现高质量IP视频直播承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研究了高质量IP视频直播技术要求特点,然后分别对P2P及组播承载高质量IP视频直播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P2P与组播结合实现高质量IP视频直播承载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OTT实验网组播传输方案进行了介绍,对于MVPN技术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集成播控平台直播、轮播业务如何利用IP组播技术面向下游运商实现节目信号的安全高效分发。文中结合实际应用经验,针对组播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直播分发、组播收录等多个业务的架构设计方案,在满足直播、轮播信号高效分发的同时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研究了高质量IP视频直播技术要求特点,然后分别对P2P及组播承载高质量IP视频直播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P2P与组播结合实现高质量IP视频直播承载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7月11日消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日前再次发文整治OTT机顶盒,要求要求部分OTT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取消集成平台里直接提供的电视台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据了解,2011年底,广电总局曾下发《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的通知(业内称广电181号文件),明确规定,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在功能上以支持视频点播和图文信息服务为主,暂不得开放广播电视节目直播类服务的技术接口。  相似文献   

8.
4K超高清视频直播对网络分组丢失和时延抖动有较高的要求,OTN组播是基于OTN管道和ODU交叉复制的高品质传送方案,与超高清视频直播业务特征相匹配.本文首先引入直播视频传送指标和评测方法,提出了OTN组播传送方案,并结合网络进行试点验证,通过实测数据对OTN组播的关键传送指标和体验指标进行研究,最后,对方案的部署成本进...  相似文献   

9.
朱华虹  闵锐 《电信科学》2005,21(11):14-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网络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带来了IP网络带宽的急剧消耗,组播技术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运营商的关注.然而,目前组播技术的使用仍然局限在少数小型网络中,组播部署缺少系统化、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一些关键的组播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型IP网络中的组播部署方案进行探讨,提出组播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部署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数传媒)在完成数字电视整转的基础上.采用了Microsoft的Mediaroom平台进行互动电视的建设,MSTV是一个基于纯IP技术的交互式电视平台,所有业务均以IP的形式进行传输。目前有直播标清节目88套,直播高清节目5套.直播节目均采用H.264编码.利用IP组播技术传播,目前有34s套节目实现即时时移.38套节目实现直播回放功能,VOD库存超过2000小时,画面质量基本为标清,小部分为高清,采用单播的方式传输。  相似文献   

11.
OTT TV是当前网络视频产业关注的热点,产业链各方都投入了很大的资源。本文从OTT TV演进的历史、当前全球发展的现状、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3个方面分析、探索OTT TV在中国可能的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国内视频业务发展情况,分析了OTT TV、IPTV发展情况,并对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思路、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几种互联网电视建设模式,并以广东公司建设模式为案例,介绍了该建设模式下互联网电视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国内视频业务发展情况,分析了OTT TV、IPTV发展情况,并对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思路、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几种互联网电视建设模式,并以广东公司建设模式为案例,介绍了该建设模式下互联网电视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汪洋  温淑鸿 《中国有线电视》2013,(11):1249-1252
从目前的监管政策、技术层面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我国IPTV与OTT TV的产业现状,并从承载的内容、受众类型和承载的网络3方面对IPTV与OTT TV作了比较。通过各方面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明确IPTV与OTT TV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探究未来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首先阐明OTT TV的概念、产业链构成,然后结合产业链和监管政策的演进对OTTTV业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具体分析了每一阶段产业链各方对于OTT业务模式的探索实践,最后提炼出OTT TV的5种业务模式,并分析其盈利能力和演进方向,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楠 《电视技术》2016,40(3):65-70
为了解决传统电视业务单一、传播区域受限的问题,使电视业务运营走向智能化和丰富化,实现手机、PC、电视的三屏联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屏互动的OTT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搭建BO管理系统、Portal门户系统、CDN系统和推流系统,提供了面向全终端的直播、点播、时移和回看等收视服务;通过建立移动终端与机顶盒之间、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协议,实现了收视服务的云互动,并且支持手机遥控器控制电视.0TT平台下个性化收视服务及多屏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促进了电视的多样化业务传播,也丰富了人们的智能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认为OTT TV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还可以把丰富的互联网业务引入到电视业务中,实现电视使用的丰富化和个性化,因此OTT TV已超越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成为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中兴通讯提出的低码高清与OTT TV多屏融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即可以让运营商充分发展OTT业务,扩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实现盈利增长;又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且清晰流畅的视频体验,最大程度提升用户业务使用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18.
随着OTT TV业务在全球迅速发展,以及国内OTT TV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国内正在逐渐形成一种以产业链上各业务商合作共建的OTT TV生态系统,但还处于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局限。电信运营商应将网络服务能力、平台能力、终端能力扩展到OTT TV产业链中,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通过应用智能管道的网络策略,构建融合CDN的平台策略和合作推广的终端策略,推动OTT TV商业模式的成熟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Recently, the advent of over-the-top (OTT) platforms had disrupted users’ viewing behaviour throug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personal adaptations impacting conventional TV view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users’ indulgence level towards the OTT platforms and Conventional TV. It will also discuss how the socio-demographics of the users correlate with the seven components of the niche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329 valid responses were administered utilising an online survey instrument using convenience and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s. Results of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reveal that all the Components of conventional TV hav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users’ socio-demographics. For OTT platforms, users’ family income shows a substantial correlation with the relaxation and convenience component. Except for the convenience component, the scores of niche breadth for all components of Conventional TV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T platforms. The competitive superiority of Conventional TV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OTT platforms in all the gratification components except the convenience compon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ncial benefit and relaxation are the strongest niches for Conventional TV, while the convenience component exposed the strongest niche for OTT platforms. 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studying the user’s perceptions of the OTT platform’s picture quality and content specifications, this will be the first attempt to measure the indulgence of users towards OTT platforms and Conventional TV.  相似文献   

20.
刘洋 《电信网技术》2013,(11):24-28
从OTTTV的概念、发展历程、监管政策和产业链格局、与IPTV的区隔与联系,及其未来的发展机会与挑战等角度深度剖析OTTTV业务本质,从而多角度地呈现出OTTTv的真实全貌,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