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APROS支撑平台,对喷嘴配汽方式的汽轮机调节级进行变工况热力计算,通过文献提供的实验台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并研究分析了部分进汽对调节级内压比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部分进汽度下调节级效率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部分进汽不仅造成部分进汽损失,还对调节级内压比产生影响,致使焓降与反动度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调节级效率改变。同时,以600 MW汽轮机组为例,建立了考虑部分进汽对压比影响后的调节级效率简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基于量纲分析理论,分别将全开调节阀及半开调节阀后喷嘴组压比简化表示为流量比的函数,提出一种适用于喷嘴配汽的调节级变工况热力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借助支撑平台的热力计算结果对比,并探讨了喷嘴调节过程中压比与反动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所提出计算方法不仅准确反映部分进汽对级内压比的影响,还对现有的调节级变工况热力计算工作做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杨斌  李乐  贾新龙 《现代电力》2012,29(1):56-59
以N600-16.7/537/537型机组为例,研究滑压运行时不同的调节阀运行方式的经济性,计算比较机组由三阀全开转换到四阀全开时,调节级理想焓降的变化;计算比较由三阀全开转换到前3只阀门全开,4号阀部分开启时,综合考虑调节级理想焓降和节流损失得出其经济性变化;计算比较由三阀全开转换到四阀均部分开启,且保持相同的开度时的经济性;再比较机组由三阀全开转换为只开两阀时的经济性,发现调节阀并不是开的越多越好,确定了该机组最佳滑压运行时的阀序运行方式,也为理性地定义滑压调节和调节阀控制面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600MW汽轮机组滑压运行方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引进型600 MW机组为例,研究了滑压运行方式下开启不同数目的调节阀对机组性能产生的影响,包括调节级相对效率、调节级有效比焓降、高压缸效率、给水泵耗功等;并从上述比较中得出了机组的最佳滑压运行方式,指出对于不同型式的机组,应该开启不同数目调节阀,以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张宝  顾正皓  童小忠 《发电设备》2012,26(6):389-391
获得汽轮机各调节阀中主蒸汽流量是进行汽轮机变工况分析的关键。在准确表征主蒸汽流量的基础上,结合流量与喷嘴出口压力呈椭圆关系这一规律,建立了汽轮机各调节阀中蒸汽流量计算模型,实现了汽轮机调节阀中蒸汽流量的计算。以一台300 MW汽轮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00MW汽轮机喷嘴配汽方式下阀门重叠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设备》2013,(6):382-385
针对汽轮机组流量特性存在的问题,对汽轮机喷嘴配汽方式下阀门重叠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某600MW汽轮机组给定重叠度下阀门联合流量特性,分析了重叠度对调节级效率及级后压力的影响,探讨了调节阀重叠度的合理选取,并针对定压运行方式提出一种调节级效率快速建模方法,为喷嘴配汽方式汽轮机组运行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国产引进型300 MW机组为例,通过对汽轮机组的变工况计算,研究了滑压运行方式下,开启不同数目的调节阀对机组性能产生的影响,如调节级相对效率、调节级有效比焓降、高压缸排汽温度、给水泵耗功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比较,得到了机组的最佳滑压运行方式。并指出对于不同型式的机组,应该开启不同数目调节阀,以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发电厂汽轮机组配汽方式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对喷嘴配汽汽轮机调节级室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了使调节级室的压力、焓值、温度以及调节级效率等参数满足变工况计算需要,在常规的调节级变工况计算中增加了温度的迭代计算,以求得更精确的调节级参数。  相似文献   

8.
对热力计算矩阵法的基准流量的选定和末几级抽汽湿蒸汽焓及排汽焓的确定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首次选用主凝结水流量作为矩阵法的基准流量 ,减少了因选用给水流量作为基准流量的计算误差 :对于末几级抽汽焓及排汽焓的确定 ,综合了ASMEPTC6A一 1 982的两种方法及矩阵理论 ,提出了白己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己在在线分析软件中实现 ,并为实际计算所证明  相似文献   

9.
关于热力计算矩阵法的两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罡  张光 《现代电力》2000,17(1):12-15
对热力计算矩阵法的基准流量的选定和末几级抽汽湿蒸汽焓及排汽焓的确定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首次选用主凝结水流量作为矩阵法的基准流量,减少了因选用给水流量作为基准流量的计算误差;对于末几级抽汽焓及排汽焓的确定,综合了ASME PTC6A-1982的两种方法及矩阵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已在在线分析软件中实现,并为实际计算所证明。  相似文献   

10.
以某联合循环蒸汽轮机侧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测量仪表精度,通过数据协调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了功率法和凝汽器循环冷却水质量流量法计算排汽焓。结果表明:数据协调能有效提高测量数据精度,凝结水质量流量的标准偏差从2.460 t/h降低到0.775 t/h;排汽焓的计算精度与测量仪表精度有关,功率法比循环冷却水质量流量法计算得到的排汽焓精度要高,且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历史工况过程的基础上,描述了调速系统性能分析功能的硬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框架,重点讨论了调速系统历史工况的分析流程、性能指标的计算过程与具体的性能分析方法,并阐述了该功能模块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大功率变频调速在串级灰渣泵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高扬程灰场除灰系统中 ,在运行方式多变的条件下变频调速系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电厂节能、减少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员增效是一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轮机智能PID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实现智能PID控制策略,该策略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以经典的PID为基础,用神经网络实现,在给定评价函数不进行自学习。将其应用于单机运行的水轮机组频率扰动和负荷扰动仿真试验中,结果表明该策略对于被控系统的严重非线性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汽轮机及其电液调速系统模型重要参数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电液转换PID参数、转速通道测量环节和发电机功率测量环节时间常数、以及原动机模型相关时间常数等,并针对这些参数的获取设计和开展了相关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和仿真研究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由16位单片机80C196KC和专用PWM集成电路SA8282为控制器、IGBT为功率开关以及EXB841为驱动环节的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该系统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恒定V/f的SPWM控制,通过电流检测实现三级过流保护。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合理,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以及噪声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桑茂顺 《华东电力》2001,29(10):16-18
介绍了杭州汽轮机厂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生产的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 ,该机采用了 Wood Ward5 0 5控制系统后 ,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小汽轮机调速系统存在的调速机构卡涩、迟缓力高、变动负荷时波动大、停降负荷不及时、油系统渗漏等问题 ,其系统特点及电厂应用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谭力 《电气时代》2005,(10):114-115
本车间从挤出机到卷曲机共7台设备,每台设备起动时都要多次重复,其一是由于车间灰尘重,各元件触点有时难免接触不良;另外则是继电器K0故障率高。  相似文献   

18.
水轮机调速系统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对象和调速器,其小波动暂态的阻尼特性是影响机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调速系统附加机械阻尼以及同步力矩的形成机理和计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典型调速器结构为例,建立包括机组对象和控制器在内的水轮发电机组线性化模型框架,给出了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附加机械阻尼系数和同步力矩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机组运动特性和阻尼系数的构成,定义了稳态和动态阻尼系数两种类型,并提出以机电振荡模式特征根近似计算机组自振频率的方法。仿真表明,适当调整调速器PID参数可以提高机组动态阻尼系数,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BP网络学习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递阶遗传算法(HGA)的BP网络建模方法。文中对递阶遗传算法在优化神经网络过程中的一些参数,如适应度函数、编码方案和交叉变异概率等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该算法可以同时对神经网络进行拓扑结构优化和参数求解。最后采用该方法,实现了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某调速系统的精确建模。实验结果及其与改进BP算法建模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