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葛超伟 《化肥工业》2010,37(6):39-41
根据HT—L(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条件,选择低汽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和QDB-04型变换催化剂以适应甲醇生产的需求。通过对变换工艺流程的改造,变换工段各段的炉温和变换率的控制都较方便,为航天炉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河南开祥化工有限公司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化工企业,煤气化选用Shel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其中CO变换装置采用2炉部分变换工艺流程,而且第2变换炉又分为上、下段。由于变换装置是与Shell粉煤气化炉配套,根据初步设计,2台变换炉均采用高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即在  相似文献   

3.
《工业催化》2010,(3):63-63
<正>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壳牌粉煤气化高水气比改造低水气比变换工艺成果,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成果以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国产催化剂替代进口高水气比催化剂,对高水气比变换工艺实施改造,既节省蒸汽用量,又减少了工艺冷凝液的处理量,避免了反硫化,实现了耐硫变换工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壳牌粉煤气化原料气中的CO含量高达60%以上,为避免变换工段发生甲烷化副反应,设计大都采用高水气比变换工艺。但该工艺存在蒸汽消耗高、有毒可燃气体泄漏、催化剂失活快和操作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4.
汪家铭 《大氮肥》2014,(2):131-131
为了更好地解决粉煤航天炉HT—L气化、西门子GSP气化等粉煤气化中出现的“双高”(即高浓度CO和高水气比含量)原料气变换反应推动力大、易发生甲烷化副反应、催化剂床层易超温等难题,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与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成功开发了粉煤气化“双高”原料气耐硫变换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河南开祥化工有限公司运用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开发的粉煤气化——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制甲醇工艺的装置,自2008年7月1日在河南开祥公司一次开车成功至今,已平稳运行1个多月,且节能优势明显,证明壳牌粉煤气化工艺气采用低水气比变换流程进行甲醇生产是完全可行的。从而填补了高一氧化碳(CO)含量合成气在低水气比变换工艺条件下制甲醇的国际空白,为高碳氢比的粉煤气化合成气开辟了一条节能、环保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煤化工》2018,(6)
介绍了KC-102S预硫化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宁夏宝丰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制甲醇项目中的装填、升温、开工导气和运行情况。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型催化剂可有氧装填、无氢开工,投用前免硫化,大大节省开工时间;该催化剂还具有较高的低温变换活性、低水气比变换活性和抗甲烷化性能,可满足航天粉煤气化制甲醇对变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运用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开发的粉煤气化一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制甲醇工艺的装置,自7月1日在河南开祥公司一次开车成功至今,一直平稳运行,且节能优势明显,证明壳牌粉煤气化工艺气采用低水气比变换流程进行甲醇生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回顾了耐硫变换工艺的开发过程,论述了新工艺的独特优越性能,列举几种主要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物理性能与工业上使用条件;介绍托普索公司开发的SSK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上适用的工艺参数;并对国产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煤加压与煤常压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实际应用的工艺条件进行说明与讨论,期望今后耐硫变换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0前言因气化方法不同,制得的原料气中CO含量也不同,进而变换工序采用的耐硫变换工艺也大不相同,变换催化剂种类多样。即使是同一种气化工艺,由于变换压力、原料气中的H2S含量、水气比、后续工段微量CO及H2S脱除方法的不同,采用的耐硫变换工艺也不完全相同。特别是近  相似文献   

10.
《河南化工》2009,(8):10-10
7月7日,河南煤业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壳牌粉煤气化低水气比耐硫变换装置成功开车。该装置改造后,仅节省中压蒸汽一项年经济效益近5000万元,显示了该工艺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化工》2010,(11):42-42
2009年7月7日,河南煤业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壳牌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装置成功开车。该装置改造后,仅节省中压蒸汽一项年经济效益就近5000万元,显示了该工艺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纵秋云  刘捷 《大氮肥》2012,35(6):406-409,412
通过对“甲烷化”副反应影响的研究,开发出对甲烷化副反应有抑制作用的新型QDB-05催化剂。成功地在多套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装置中应用。介绍QDB-05催化剂的性能特点及在低水/气耐硫变换工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艺关键是使用耐硫变换催化剂 ,使气化后的含硫工艺气不经脱硫而直接进行变换。国外BASF、UCI及Topse公司在研究并已出售Co -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耐硫变换催化剂发展趋势是 :添加新型助剂 ,提高催化剂的耐低硫 ,耐毒及抗氧能力 ,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 ,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介绍了Mo、K2 CO3 及TiO2 在催化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纵秋云  刘捷 《化肥工业》2013,40(3):49-51,66
通过对甲烷化副反应影响的研究,开发出对甲烷化副反应有抑制作用的新型QDB-05型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催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粉煤气化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中.实际运行情况表明:QDB-05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稳定性,并具有抑制甲烷化副反应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煤化工》2017,(4):34-36
介绍了应用于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制合成氨过程的两种等温变换工艺技术,分别从工艺方案、变换炉配置、关键设备情况、催化剂、公用工程消耗以及经济技术指标等方面,对两种等温变换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企业在进行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用于自身的等温变换技术。  相似文献   

16.
QDB-04型催化剂在“航天气化”耐硫变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QDB-04型催化剂在濮阳龙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气化"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制甲醇装置中的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对于粉煤气化高CO原料气和高水/气比原料气,选用QDB-04型催化剂,采用控制反应水/气比和床层入口温度等措施来控制床层热点温度的办法是可行的;在装置运行期间,第一变换炉入口水/气比为0.30~0.38,入口温度200℃~245℃,床层热点温度不超过450℃,装置运行平稳,无甲烷化副反应发生,满足合成甲醇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辉  王爽 《中氮肥》2013,(2):35-35
我公司甲醇装置采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艺和低水气比宽温耐硫变换工艺,变换催化剂选用青岛联信的QDB-04。变换工艺在前阶段运行中一直存在以下问题:变换一段炉入口温度与二段炉人口温度相互影响,不易调节,提一段人口温度,二段入口温度同样会升高,二段炉人口温度一直高于出口温度。这样会较早地利用了二段炉催化剂的低温活性,缩短其使用寿命,且气体成分不易调节。通过分析,在变换二段炉人口增设煤气冷激线,实现了对二段炉入口温度的较好控制。1工艺流程简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建或改扩建的化肥厂及制氢装置多选用以煤原料,采用技术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或干粉煤加压气化工艺。这些工艺流程的特点是所制的粗合成气具有高压、高汽气比、高CO、高硫等特点,且变换催化剂运行温度较低,要求变换催化剂在高压、高汽气比、高CO、高硫的条件下有较高的活性、高的抗水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耐硫变换技术是在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变换反应将原料气中的CO转化为H2,以满足下游装置对合成气中H2/CO比的要求。和传统变换技术相比,耐硫变换技术具有流程简单、耐硫及节能等特点。现代煤化工呈现气化技术多样化、产品多元化的特点,耐硫变换技术既要适应不同的气化技术,又要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耐硫变换催化剂及耐硫变换工艺的特点,探讨了针对不同气化技术及产品对应耐硫变换工艺的选择,并对近年来耐硫变换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耐硫变换技术未来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特点、工艺流程,探析了加压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优化工艺、技术优势.根据加压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特点,提出了该技术应用于高硫粉煤气化制甲醇、制氢、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的后续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