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包钢是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和武钢一样,也是平地起家的新型钢铁基地。包钢的设计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炼钢厂原设计共建三座250吨及六座500吨大型自动化富氧平炉,年产钢316.5万吨。大跃进时期,由于采取了“轻装上马”、“主体先上”、“抓中间带两头”和“投资减一半,产量翻一番”的建设方针,设计项目大量削减,58年又搞土法大炼钢铁,至1960年“五·一”才建成第一座500吨平炉,当年相继建成2~#及3~#平炉。由于设  相似文献   

2.
一、轨梁厂的概况 在国家决定建立“五四钢铁公司”(包钢)之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苏联列宁格勒国立黑色冶金设计分院编制的包头钢铁公司初步设计中,把950/800/850轨梁轧机的设计和建设分为两期,第一期年生产能力110万吨,其中钢轨25万吨,管坯44.5万吨,型材40.5万吨,第二期续建完成时,年产能力为130万吨,其中重轨为60万吨。续建项目主要为加热炉,钢轨热处理车间(根据中方意见由第一期工程中削减的)和钢轨加工线等设施。第一期工程已于1968年底建  相似文献   

3.
《特殊钢》1985,(1)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18吨氩氧精炼炉于去年九月在太钢建成试生产,经过一年来冶炼的913炉13767吨钢的生产实践,充分显示了氩氧炉冶炼不锈钢的优越性和经济效益。1、18吨氩氧精炼炉车间设计基本合  相似文献   

4.
我厂自60年开工以来,陆续建成四座500吨固定式平炉。按使用燃料和工艺可分为几个时期。 为适应顶吹氧,充分挖掘用氧平炉的潜力,在总结包钢用氧工艺及吸取国内用氧平炉各家之所长,对2~#平炉进行改造性大修。由包头钢铁设计院设计。经七个月施工于84年7月8日投产,到84年9月12月停炉,修炉周期187次创我厂用氧平炉的最好水平。周期出钢量达86299.95吨、每炉平均出钢量461.5吨,熔炼收得率90.33%。  相似文献   

5.
1975年12月新日铁君滓厂一座氧气转炉创造了5035炉的炉令新记录,1976年3月君津厂的另一座氧气转炉炉令再次达到了5000炉。君津厂有两个氧气顶吹转炉车间:一车间有250吨转炉三座,月产量为50万吨,二车间有两座300吨转炉,月产为30万吨。君津厂采用均衡炉衬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今后衬砖发展的总趋势是采用高温焙烧镁质白云石合成砖。均衡炉衬的比例为: 含65%MgO的焙烧砖占27%(熔剂  相似文献   

6.
包钢炼钢厂按苏联设计规模是九座平炉(六座500吨、三座250吨),年产316.5万吨钢。冶炼的钢种是重轨钢、车轴坯、管 坯、工槽钢及其它型钢用镇静钢及沸腾钢,它们各自的产量、使用的模型以及浇注方式如表1。  相似文献   

7.
苏钢焦炉生产始于1959年,当时建有2号简易焦炉,1960年建Ⅲ号简易焦炉8座,年产焦炭8万t能力,焦炉采用粘土砧砌筑,炉龄最长达15年之久。目前苏钢仍有Ⅲ号硅砧焦炉四座,1981年又建成66型焦炉两座;1991年建66—Ⅳ型焦炉两座,焦炭设计生产能力达25万t/a。现代焦炉是构造复杂和炉体较为庞大的热工炉,以焦炉为中心的炼焦生产,前后有备煤、冷凝、压送净化及化产回收等十余道  相似文献   

8.
上钢三厂转炉车间原有连铸机四台,配合三座25T氧气顶吹转炉。为了进一步挖掘浇注系统的潜力,扩大连铸坯产量和连铸比,解决第四台连铸机负荷过重,设备缺乏维护问题,因而决定增建第五台连铸机。 第五台连铸机从1976年2月起开始设计、制造、安装和试浇,于1978年8月下旬投入三班作业生产,至1981年8月底,三年来共浇铸钢19085炉53.25万吨。1979年转炉车间连铸坯产量增加了12万吨,连铸比提高了2.98%,1980年连铸坯产量增加了20万吨,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武钢四号高炉是我国第一座炉身采用汽化冷却,炉底采用水冷薄炉底全炭砖的大型高炉(2516米~3)。它是利用苏联1513米~3的高炉设备建成的。于1970年9月30日投产,1984年7月11日停炉大修,一代寿命13年10个月,一代产铁量1293.5万吨。扣除休风检修时间,实际作业5024天,单位炉容产铁5141吨/米~3·代。投产初期,曾发现炉基多处冒煤气,东铁口冷却壁烧坏,炉身冷却壁大量破损,电子秤及其他设备经常发生故障,高炉长期处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上钢三厂第一薄板车间是以生产普碳钢热轧板等为主的一个车间。它拥有6座加热炉,一座常化炉,30座罩式退火炉。轧机为Φ60×1200mm两辊周期式。坯料加热及成品热处理采用本车间生产的发生炉煤气。整个车间年耗煤量为5万吨左右,占全厂总能耗的7%,是一个用能大户。近年来通过抓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薄板加热炉的空、煤气换热器改造的几个阶段进行论述,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二、空、煤气换热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焦化厂用管式炉法加热富油脱苯较蒸汽法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本文介绍了本钢焦化厂以年产225万吨焦炭配套的化产回收车间为例,对两种脱苯工艺的耗能情况进行了比较,用管式炉法加热富油脱苯,年可节能达0.91万吨标煤。  相似文献   

12.
吉山铁矿系国内极贫磁铁矿。选厂于1972年进行方案设计,次年5月第一系列建成投产。到1976年底,先后建成四个系列,设计能力为年处理原矿200万吨的湿式自磨一磁选厂。截至1982年底,自磨机共运转127,454台时,处理矿石509.33万吨,生产铁精矿88.35万吨。选厂是在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的政策影响下进行建设的。投产十年来,大部分指标  相似文献   

13.
化铁炼钢的钢产量700万吨,约占全国钢产量的五分之一,年耗焦炭130万吨。现就化铁炼钢的节能潜力简述如下。 1.主要成绩和经验 1978年以来,合肥、长治、鸟鲁木齐等钢铁厂取消了二次化铁。唐钢一炼钢实现了热装三座高炉的铁水。全国化铁炉吨纲焦耗由1978年的250kg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65kg,涌现出了象上钢一厂三转炉车间(140kg/t)、上钢三厂二转炉车间(155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座300m~3锰铁高炉最近在湘潭锰矿建成投产。这座中型锰铁高炉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座锰铁高炉。这座高炉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耗资3000万元,设计能力年产高炉锰铁5.5万吨。高炉主体工程由中国有色三建一公司承担,1986年9月23日正式动工,1987年底基本建成,今年5月16日正式点火投产。  相似文献   

15.
焦化生产是钢铁企业中一个主要耗能工序,又是焦炭、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单位,约占钢铁厂二次能源总产量的70%。节约能源,关系重大,因此,要提高节能自觉性,增强紧迫感。邯钢焦化有58型42孔焦炉三座,设计能力年产84万吨焦炭;配有相应的化产回收系统、年处理粗苯1万吨的精制系统和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武钢第二炼钢厂有3座50吨顶底复吹转炉,设计年产150万吨钢,实际已达180万吨。原设计不采用喷补,现在炼钢时,采用干法喷补进行“防御性”护炉,用湿法喷补进行“治疗性”补炉,使炉龄逐年得到提高,1983年平均炉龄为446炉,1986年平均炉龄为1196炉。除了喷补转炉外,三座混铁炉用湿法喷补,真空处理装置用半干法喷补,1986年还与连铸车间一起,对钢水罐进行过几次喷补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炉龄是个综合性指标,改善操作方法、提高炉衬材质和采用综合砌筑等都能提高炉龄,但是在冶炼过程中炉子各部位所受到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分析,包钢炼钢厂转炉煤气净化排烟风机多耗电在10kWh/t钢以上。下面对其原因做出分析,并提出降低电耗的措施。 1.排烟风机电耗高的原因 (1) 空转时间长 包钢炼钢厂共有三座50吨转炉,正常有两座生产。1983年生产的钢约为44.9万吨,两座转炉每年大约生产9000炉钢,  相似文献   

18.
唐山钢铁公司1260立方米高炉已建成,并点火成功,于9月26日炼出第一炉铁水。唐钢1260立方米高炉是“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增强我省冶金工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点工程。这座现代化高炉投资8.23亿元,设计年生产能力为75万吨生铁。高炉系统主体工程包括:一座1260立方米高炉、一台180平方米烧结机、两台75吨  相似文献   

19.
大连钢厂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采用了煤氧助熔炼钢新技术。冶炼时间每炉可缩短二十多分钟。为了满足这项新工艺的生产需要,大连钢厂投资120万元,建成一座年产6000吨粒度为二百目的煤粉磨制站。 这项工程1990年5月动工,10月建成投入试生产。试生产证明,该工程是目前冶金部特钢系列工厂采用该项新技术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煤粉磨制车间。其中关键设备采用了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生产的4R3Z16B型摆式磨粉  相似文献   

20.
技术信息     
《钢铁》1988,(9)
我国最大的第一座300m~3锰铁高炉最近在湘潭锰矿建成投产。这座高炉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设计能力与年产高炉锰铁5.5万吨。高炉主体工程由中国有色三建一公司承担,1986年9月23日正式动工,1988年5月16日正式点火投产。这座300 m~3锰铁高炉在生产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采用软水循环冷却,液压炉顶、碳砖炉衬、风冷炉底和三座霍戈文热风炉,上料系统用微机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