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肖灿  柳肃 《南方建筑》2004,(5):36-38
本以仿古建筑设计实例为依托,分析了“线”在中国古建筑形式里的独到作用并归纳了其艺术特性,提出了“线”的美在于变化.错杂与适宜,初步论证了“自由曲线”是一种能承载中国建筑内在精神的造型表意语汇。  相似文献   

2.
潘有华  吴新建  斯满芳 《建筑》2004,(10):96-96
当前,对代表着中国民族建筑文化艺术的“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各级领导重视建筑保护工作的消息和各社会学术团体及学者专家们对保护古建筑的意见建议。社会各界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发展工作,其中东阳“横店社团”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实践,特别是其“迁建”式和“仿古”式保护古建的举措,就很有特色,为中国古建筑保护,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及经验。  相似文献   

3.
闽南古建筑屋顶的曲线构成──《闽南古建筑系列研究》之一天津大学建筑系杨昌鸣华侨大学建筑系方拥一部世界建筑史,可以大致分为欧洲石建筑和中国木建筑两部分。若将欧洲建筑称为“走兽型”,将中国建筑称为“飞禽型”,则显然,建筑是文化整体的反映之一。当石头建筑在...  相似文献   

4.
石英 《中外建筑》2007,(4):74-75
点、线、面、体是造型的四大元素,点是相对较小的形,中国古建筑正是灵活运用点的各种形态设计,使得古建筑形象精美动人,同时由于点之文化性,使得古建筑生命力极强,本文试图通过对古建筑之点的设计分析,提供一种认识和设计建筑的新的角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建筑历史、建筑文化角度,通过对“窑”字与“窑洞”建筑的再发现、再认识、再探析,并结合实例解读了“窑”字与“窑洞”建筑所蕴涵的中国建筑历史文化,以便使中国古建筑唤回它应有的历史、文化和灵魂。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文明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忠实地记载了人类的思想与足迹。古建筑是世界各国的艺术瑰宝和民族之魂,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拥有数以千计的璀璨文化古迹和天然遗产,如何保持历史的边续性,如何对古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和梳理已经越来越重要。中国历代的城池、宫殿、寺庙、民居、陵园、园林建筑等无不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哲理和文化审美。对于中国的传统风水理论,我们决不能“一锅端来”,也决不能“一脚踹去”。综观当代,有许多国家、地区确实借鉴运用了风水学说中的合理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关生态、建筑的科学观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沈阳市一宫两陵的申遗成功,对一宫两陵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希望通过中国的传统风水理论的科学部分来论证福陵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对代表着中国民族建筑文化艺术的“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各级领导重视建筑保护工作的消息和各社会学术团体及学者专家们对保护古建筑的意见建议。社会各界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发展工作,其中东阳“横店社团”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实践,特别是其“迁建”式和“仿古”式保护古建的举措,就很有特色,为中国古建筑保护,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及经验。“迁建”式的保护—异地“迁建”,是当今特定情况条件下一种有效的保护,解决了当期投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至少有七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历史建筑遗产”,在中国就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古城镇及其遗址、遗迹和已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这是作者应邀为两本中国建筑著作: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与王绍周主编“中国民族建筑”(江苏科技出版社)所写的序言的集成,目的在提倡对中国古建筑的理论研究,以后可能还有这类的文章问世。  相似文献   

10.
韩辉 《河南建材》2012,(6):138-139
从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看,涉及的内容广泛、历史文化背景深远.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史归结起来就是木结构技术的发展史,涉及的材料加工、结构技术、装饰艺术和建筑文化都是古建筑的研究范畴.本文就主要阐述古建筑中的木构架体系下的结构技术和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通过对“木结构体系与艺术、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古建筑的构件技术及其表现出的艺术形象”四点对古建筑进行剖析.希望能对古建筑中的木构架体系的构造和艺术形象研究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山西平遥的古建筑的特色进行阐述,其中主要从建筑设计、装饰以及建筑蕴含的"礼"的角度来探究山西平遥古建筑的建筑特色。首先我们将从感知的角度来初步分析山西平遥古建筑中的大小构件装饰在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作用,重点将结合地域性和时代性两方面来对平遥古建筑的大小构件装饰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呈现出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的完整面貌,以此来展示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性装饰"。除此之外,华夏民族是一个讲求"礼"的民族,所有人们也将"礼"的风尚融入到建筑中来。平遥古建筑做为目前我国现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其必然会蕴含"礼"的基本理念,并以此来展现平遥古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礼制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制、数字构成、空间构成、色彩等方面对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不仅表现在单体建筑上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影响,构成一种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3.
刘雨亭 《华中建筑》2003,21(4):92-94,102
古代文献是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料,但由于古籍分类中没有直接而明确的建筑类目,故对文献的查找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以《四库全书》的分类为线索,依四部大类详细论述了建筑资料在古籍类目中的分布情况,为方便利用,对相关重要分类的变化也做了适当说明。  相似文献   

14.
徐小益  王颖倩 《山西建筑》2009,35(13):58-59
指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的解析,探讨了其对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启发性,同时说明了建筑设计之路具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岭南区域性建筑的营造技术及流源作为重点,从建筑形式谱系、构架样式、构造特征、营造技术、材料工艺,以及技术源流、文献考证等不同的角度,将岭南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岭南地区四大文化地理区划(四大民系)古建筑营造技术诸因素的分析,探索岭南古代建筑的营造技术及发展规律,进而总结岭南建筑营造技术的“在地化”(外来建筑技术的本地化)和“涵化”(本地建筑技术的汉化)的源流与过程,尝试建立岭南古建筑的大木作构架谱系,补充完善中国古代建筑的地方性营造理论与技术,提高岭南地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邵岑 《建筑与环境》2011,(4):152-154
日本古代建筑匠师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学习了很多,汲取了不少,但是并未因此丧失个性。通过对日本茶道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日本现代建筑从传统建筑中吸取营养所取得的成就,由此析出当今日本建筑风格形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政 《山西建筑》2006,32(24):18-19
针对色彩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建筑色彩产生的物质基础,探讨了中国古建筑的色彩要求,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色彩的影响,表明了建筑色彩具有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袁忠 《南方建筑》2009,(2):65-67
本文对龙庆忠先生的建筑研究进行全面的学理概括,追寻其古建研究的思想脉络,最后从背景、价值、方法等方面初步探讨龙庆忠古建研究在中国建筑史学上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风格,指出了它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表明了如何更好地保护、修缮现存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人们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志颖 《福建建筑》2014,(11):32-33
人类建筑之产生与发展,必与当时当地之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有密切关联,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我国传统建筑和城市规划有着深刻影响,也极大影响着我国东南沿海传统古厝的建筑设计理念。以仙游县现存古厝中较有代表性的大厝为例,通过对其布局和建筑结构样式的分析,探析儒家文化与东南沿海传统古厝建筑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