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深基础形式。为研究其竖向承载特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黄土地区某桥梁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试验和分析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格形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形地下连续墙不仅可以用作基坑的围护结构,亦可以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由于目前关于格形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非常匮乏,设计中往往采用相当保守的态度。在原位静载试验和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对格形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格形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机理与灌注桩存在很大差异。基于广泛的参数分析,如土体力学指标、格形地下连续墙的几何尺寸等,提出格形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以用于指导格形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3.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作为超深基坑的一种支护方法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应用。当其兼作承重结构时,必须对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力值进行预估和计算,目前这方面的理论尚不成熟。以武汉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结合现场静力载荷试验和后期主体结构沉降监测结果,分析探讨了地下连续墙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尺寸效应系数的选取。其方法可供类似基坑及基础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极限承载特性及浸水后负摩阻力分布特征,选用石英粉、砂、膨润土、石膏和工业盐制备了人工湿陷性黄土,对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采用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填筑模型试验,进行地下连续墙基础承载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与天然黄土基本一致,可用于湿陷性黄土与构筑物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力达到其极限时,外墙和内墙总侧摩阻力荷载分担比为67%,确定地下连续墙为端承摩擦型基础。地基浸水湿陷后,中性点深度比为0.64~0.73,试验结果与桩基浸水试验测试结果较为一致。由于地下连续墙基础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防渗性,芯土不受水的影响,内墙侧摩阻力与承台土反力能够得以发挥,有效减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沉降。  相似文献   

5.
介绍矩形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和水平荷载试验。通过对压浆前、后墙体的轴力传递、墙侧摩阻力和墙端阻力发挥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试验墙的荷载传递性状以及墙底注浆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水平试验得出了试验墙的水平临界荷载、水平极限承载力和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墙身内力、墙身水平变形等。  相似文献   

6.
软弱土中大深度后压浆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深度地下连续墙的沉渣难以清除干净,在开挖深度为25~32.5m的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工程中,采用墙底后压浆的工艺,以满足盖挖逆作法施工对地下连续墙承载力和竖向刚度的要求.采用自平衡法进行48m超深地下连续墙的竖向静载试验,量测整个加载过程中采用与不采用墙底压浆的地下连续墙体的轴力、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和端阻力的发展.试验成果表明,墙底压浆后墙体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可大幅度提高墙端阻力.对全长48m的地下连续墙,实施墙底后压浆后,自墙顶以下约6m开始,墙侧摩阻力均显著比勘察报告经验值大;且越接近墙底,提高幅度越大,加载至极限的下段墙侧阻实测结果也证明了这-点.墙底采用后压浆处理后,墙底沉降主要为墙底土弹性变形引起,塑性刺人较小.  相似文献   

7.
(七)竖向荷载下的容许承载力日本《竹中式地下连续墙(TBW 工法)设计指南》规定,承受竖向荷载的地下连续墙要能以安全地承受上部结构所传来的荷载,并不产生有害的沉降和倾斜,其与主要结构构件的连接(结构接头)也都必须保证能可靠地将竖向荷载传递到墙体上去;地下连续墙的底端必须插入良好地层内1米以上,如果在良好地层的下面有欠压密或正常压密粘  相似文献   

8.
采用特制的矩形荷载箱对南京某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的槽壁桩基础进行现场足尺自平衡竖向承载力测试,实测单幅槽壁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高达320000k N。自平衡测试结果表明该工程槽壁桩基础的侧摩阻力占竖向承载力的70%左右。通过采用桩基规范和南京基础规范计算槽壁桩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两种规范计算得到的承载力比实测结果偏大18%~23%,且两种规范方法和实测得到的桩端阻力约为桩端岩层单轴抗压强度的0.4~0.65倍。  相似文献   

9.
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水平承载力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内部含有大面积的土芯,由于存在墙内土芯、墙体以及外部土体的相互作用,其水平承载特性复杂。采用水平静载荷试验,进行了3个不同截面尺寸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模型试验。便于对比,同时进行了3个相应尺寸的单片墙模型试验。基于墙身内力及位移测试结果,研究了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了水平荷载-位移特性、土压力-位移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呈整体倾斜破坏特性,前墙外侧土压力对承载力贡献最大。结合模型试验特征,分别采用4种弹簧的弹性基础分析法和8种弹簧的刚性基础分析法计算单片墙与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方法可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内部含有大面积的土芯,由于存在墙内土芯、墙体以及外部土体的相互作用,其水平承载特性复杂。采用水平静载荷试验,进行了3个不同截面尺寸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模型试验。便于对比,同时进行了3个相应尺寸的单片墙模型试验。基于墙身内力及位移测试结果,研究了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了水平荷载-位移特性、土压力-位移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呈整体倾斜破坏特性,前墙外侧土压力对承载力贡献最大。结合模型试验特征,分别采用4种弹簧的弹性基础分析法和8种弹簧的刚性基础分析法计算单片墙与单室井筒式地下连续墙,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方法可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桩基竖向静载压力下的模拟试验,分析了相同荷载情况下端承桩和摩擦桩的负摩阻力变化。结果表明,当进行施工降水时,端承桩和摩擦型桩之间的负摩阻力有较大差异。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端承桩中最先出现负摩阻力,并且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负摩阻力增长越明显,但是沉降量最小;而摩擦型桩在降水后期才出现负摩阻力,并且随着水位的下降负摩阻力逐渐减小,但是桩基沉降量最大。  相似文献   

12.
岳伟 《工程质量》2012,(4):65-68
某工程地下连续墙设计为深基坑围护墙和建筑物承重墙两墙合一,该场地毗邻海岸,海水与场地地下水有联系,对地下连续墙防渗性能要求较高。本文针对该工程地质差、地下水位高、地形复杂、地下障碍物多的特点,对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难点、质量控制措施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砖混结构建筑物墙体托换的加固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砖混结构建筑物拆除承重墙,需进行墙体托换的加固设计。托换时,可根据现场的情况,在圈梁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在圈梁的两侧施工托换梁。托换梁与竖向承重构件的连接应可靠,以保证荷载向基础传递。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便桥荷载作用下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特性,以深圳市地铁6号线科学馆站超深基坑的上跨便桥段支护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结合现场监测情况对便桥荷载作用下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墙顶沉降、墙顶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等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测与模拟变形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便桥荷载作用下的地下连续墙墙底失稳机理进行了探讨,根据极限承载力理论得出了相应稳定性验算公式,并对影响地下连续墙变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地下连续墙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土层性质、便桥荷载和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墙底土体与墙侧土体比较,前者的强度和刚度对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影响更大;便桥荷载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容易产生墙底失稳,应对其墙底稳定性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5.
从预埋件的准确定位、施工的防渗漏措施和地下连续墙的承重等3个方面介绍了某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外墙、主体结构承重墙和基坑维护结构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原孔雀 《山西建筑》2006,32(12):122-123
提出了地下连续墙作为高层建筑地下承重结构的技术方案,详细探讨了地下连续墙充当高层箱基墙体接头防水与构造的措施,以推广地下连续墙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廖超  贺跃光 《福建建筑》2013,(12):51-53
运用FLAC-3D软件模拟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复合支护的开挖过程。采用衬砌(1iner)单元模拟地下连续墙、梁(beam)单元模拟钢支撑,计算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复合支护深基坑的竖向应力分布、竖直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及基底回弹量。计算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复合支护深基坑的竖向应力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和放射式分布特征;及时架设钢支撑对控制基坑竖直位移作用较大;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呈凸肚状,最大值出现在基坑中部,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基底回弹最大值发生在基底中部,与用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8.
高永新 《城市建筑》2013,(14):51-51,61
地面建筑物对地下基础造成了较大的受重荷载,若重力载荷偏大则难以满足基础结构的承载标准,极有可能对地基层产生不利的危害。墙下条形基础构造是现代建筑基础常用的一种,其在减小上部结构受力荷载方面的作用显著。本文分析了地下条形基础构造的应用特点,并结合建筑案例对其构造要求及设计方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