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亚丽 《山西建筑》2010,36(2):231-232
通过介绍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成绩考核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能使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适应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云  苏永军 《山西建筑》2011,37(17):247-249
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求实现较好的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建筑类院校非材料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建筑材料内容复杂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比较,多媒体教学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阐述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方法为辅的新教学方法及加强互动,为促进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也为国内相关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进 《山西建筑》2009,35(15):187-188
通过分析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同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多种教学改革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士萍 《山西建筑》2011,37(25):247-248
根据教学经验,介绍了《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并就如何根据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探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李晨洋  刘东  赵晶 《山西建筑》2010,36(22):220-221
针对现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弊端,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MIT的研究,对MIT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探讨了实现MIT的途径,促进了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整合,为寻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邹继雪 《山西建筑》2007,33(31):207-208
通过分析建筑材料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来探索对《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多种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李莉  段军 《门窗》2020,(4):16-17
针对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民办高等学校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实验项目分散,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以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分步进行的方法,单项实验侧重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而综合实验侧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为了考察教学改革的成效,将土木工程专业2011—2013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对比,结果证明,建筑材料实践课程项目教学法改革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明显提高,知识掌握能力更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探讨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着重阐述了该教学理念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实施方法,并指出了CDIO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实施的注意事项,以指导实际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建筑力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研究,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柴红  周静 《山西建筑》2007,33(6):229-230
结合当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授课经验,从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以使学生在职业技能、综合能力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阳小群 《山西建筑》2012,38(13):272-273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现状,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材料的意志与建筑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及视觉性质,建筑形式应该是适应和表现材料的结果。首先,建筑的形式要满足结构作用力的传递,这种为传递各种荷载而形成的结构受力关系又必须与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质相符合。另外,建筑材料的存在形式与反映一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构件制作和施工方式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与建筑材料在形体造型和表面特征方面性质相适应的形式化表现,才能使建筑最终上升到艺术层面。  相似文献   

16.
刘金彩 《山东建材》2004,25(5):44-46
介绍了绿色建材的概念、特点,分析了中国建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探讨并分析了发展绿色建材的必要性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