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分别采用碳纤维和不锈钢作为阴阳极加入到厌氧消化装置,在有微电压驱动条件下,能够显著性提高热水解厌氧消化的产甲烷速率,在有外加0.8V电压条件下,电流稳定在4 mA左右,最大产甲烷速率比空白组高1.78倍,比未加电压的对照组高1.39倍.在放大的试验中,进一步研究了外加电压对产甲烷速率的影响,电流值范围1.5~3.5mA,产甲烷速率最高为0.18 mL/(d·mL反应体积).结果 显示外部微电压可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的速率,厌氧消化过程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是影响微电压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宋晓雅 《给水排水》2020,46(8):52-56,62
热水解作为高级厌氧消化的预处理工序,其排放的废气——工艺气,一般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处理。通过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项目运行实例,分析通入热水解工艺气的消化池与未通入热水解工艺气的消化池在有机物分解率、沼气成分、污泥理化指标、沼气产率等方面的差异,总结热水解工艺气对于厌氧消化运行的影响。针对生产运行实际,提出对于工艺气处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化学一级强化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敏  朱惟猛 《上海水务》2005,21(3):11-14
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对化学一级强化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是一种技术上、经济上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级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凯军  王晓惠  吴冰 《给水排水》2001,27(10):34-38
传统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复杂、费用较高 ,而延时曝气的低负荷工艺投资高、能耗高。介绍了多级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开发过程 ,该工艺由水解酸化、固液分离及UASB三段构成 ,经过试验研究和工程验证 ,表明该工艺可使污泥在较短的总停留时间 (t=7d)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5.
碱-热法预处理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传统热化学法(简称同步法)促进污泥水解,将污水厂浓缩污泥预先用NaOH处理24 h,然后再进行热处理(简称碱-热法)。以生物化学甲烷势(BMP)试验后污泥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来评价碱-热法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BMP试验结果表明:经碱-热法处理的污泥,SCOD去除率是同步法预处理污泥SCOD去除率的1.06~1.31倍,产气量是同步法预处理污泥产气量的1.08~1.31倍。可见,碱-热法能有效提高污泥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减少厌氧消化后污泥的剩余SCOD浓度,提高生物气产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沼气利用的情况,特别是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发展前景及产生沼气的各种利用方式。对污泥厌氧消化本体及四种常见的沼气综合利用方式的成本进行了比较及综合分析,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运行实践,对其他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经济运行和沼气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广州市萝岗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水质净化厂进行中试,采用高温水解+中温厌氧消化的分级分相工艺处理城市污泥。当进泥含水率为90%~92%时,通过温度分级、生物分相优化菌种,考察TS、VS、含水率、SCOD、pH、碱度、氨氮、产气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到详细的运行数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普通厌氧消化和基于热水解的高级厌氧消化沼液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沼液pH和碱度均升高,沼液中溶解态总氮含量显著提高,且总氮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氨氮;厌氧消化过程中总磷含量变化不大,脱水过程中采用的石灰、三氯化铁等无机金属盐调理剂会极大降低滤液中总磷含量,沼液处理关键在于高浓度氨氮的去除。与普通厌氧消化相比,高级厌氧消化沼液总氮和氨氮浓度更高,而溶解态有机物可生化性能较差,沼液生物处理需重点关注难降解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对出水稳定达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设计中不同形式的优劣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晓慧 《给水排水》2000,26(12):32-34
针对近年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 ,阐述了不同结构形式和附属系统的优缺点。其中蛋型消化池具有基建费用低、能量消耗少、混合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处理厂卵形厌氧消化池的详细启动过程,包括消化池的启动顺序、种泥的投加与培养、沼气系统等,总结了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启动运行经验,探讨了提高污泥培养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沼气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厌氧消化具有稳定污泥和回收能量以及处理后污泥可作农肥的突出优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多,污泥厌氧消化的推广空间巨大.污泥厌氧消化推广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较小、投资高、技术复杂、维修量大等,而沼气利用不理想大大削弱了该工艺的优势.必须降低投资、简化运行和提高沼气利用的效益,加速研究配套政策,才能改变投入高、产出低的现状,才能使污泥厌氧消化成为污泥处理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12.
污泥的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ATAD)作为一种污泥稳定工艺,与中、高温厌氧消化和中温好氧消化相比具有反应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占地少、能杀灭病原体、节约能量等诸多优点。对ATAD的运行条件、作用机理及其作用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优化设计与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典型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进行调研发现,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在总结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调试与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厌氧消化工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厌氧消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工艺设计优化,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发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通过与其他污泥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了污泥厌氧消化的优缺点、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费用与收益.指出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是一种可持续的实用技术,理应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的首选工艺.认为应对现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进行修改,鼓励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在选择污泥处理工艺时优先考虑厌氧消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泥厌氧消化的产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在中温(35℃)条件下,进行污泥产气速率和产气量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的日平均产气量分别为218.8 mL/(d·L泥)、339.2 mL/(d·L泥)和419.4 mL/(d·L泥),总产气量分别为3.5 m3/m3泥、5.43 m3/m3泥和6.71 m3/m3泥,分别达到理论产气量的44.02%、72.79%和78.39%;剩余污泥、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产气中CH4和CO2等主要组分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从污泥的产气速率、产气量和消化性能分析,不同污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混合污泥>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初沉污泥(或混合污泥)比单独的剩余污泥更适宜于采用厌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准确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不仅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指导意义,也有利于后续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对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污泥产量的设计值、实际运行值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污泥产量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对重新启用初沉池后污泥产量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重新启用初沉池后污泥产量比超越初沉运行时有所减少,减轻了后续污泥处置负荷。  相似文献   

17.
污泥焚烧残渣制备水处理药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污泥焚烧残渣制备得到的Y189药剂是一种酸性药剂,成分复杂,主要以铁盐为主,并含有多种能对混凝起辅助作用或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金属离子,以及含量较低的有害元素.分析了该药剂对印染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循环使用的可能性,指出循环使用后有害元素不会对生化处理造成抑制作用和导致生化出水中有害元素超标,但会出现生化出水CODCr会超标和总磷在Y189药剂中累积的问题.提出了Y189药剂改性的途径和总磷回收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污泥高温(50℃)厌氧消化效果,并与中温(35℃)厌氧消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中温条件相比,高温厌氧消化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高温厌氧消化沼气产量高于中温,但沼气产率差异并不明显(1.13~1.25L/gVS去除);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性良好,挥发酸/碱度比值仅为0.02~0.03;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出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均增加,并且高温消化污泥的CST高于中温消化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可能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9.
MBR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平板膜组件与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相结合,构建了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系统,并用于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系统废水。结果表明,出水CODCr、BOD5、NH3—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0.8 mg/L、8.7 mg/L、15.1 mg/L、29.7 mg/L和0.38 mg/L,达到或接近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净水厂生产排泥水的产生和水质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为净水厂排泥水的主要组成,结合设计干泥量的计算确定排泥水处理规模,在分析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布置特点的基础上对排泥水收集、调节、浓缩和脱水工艺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排水池、排泥池、浓缩池、平衡池、脱水工艺和场地布置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