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膜法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热电厂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工艺处理地下深井水作为锅炉补给水。重点介绍EDI的工艺特点及运行情况,并就进水水质、浓水流量、电导率以及操作电流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工程实践表明,采用UF—RO—EDI工艺出水水质完全符合锅炉补给水水质标准,EDI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北方某垃圾焚烧电厂采用微滤(MF)+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集成膜法处理地下深井水作为化学补给水。介绍了系统工艺的设计、设备及运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采用MF+RO+EDI工艺,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化学补给水水质标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全膜法制水系统即超滤加两级反渗透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脱盐水的制取,以某冷轧厂脱盐水处理设计为例,介绍了超滤、两级反渗透法制取脱盐水系统的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产水能力及出水水质;并通过对该工程实际调试运行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提出了对全膜分离法脱盐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纯水与反渗透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渗透装置在电子工业高纯水制造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反渗透进水的水质要求、进水的预处理、反渗透膜的清洗、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反渗透高纯水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高密度沉淀—V型滤池过滤—PCF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某矿井废水,阐述了反渗透系统的设计。根据系统产水水质变化,通过调整排泥频次和加药量等解决了运行中的排泥问题和反渗透膜污染问题,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采用处理后的矿井废水用于厂区生产,可以很好地实现废水回用,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某电厂除盐水处理系统反渗透通过加酸、加碱调节pH控制产水水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反渗透加酸、加碱调节pH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pH控制值进行了试验,对两种不同的加碱方式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发高效的净水技术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反渗透技术因不涉及相变、设备简单等优点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应用中备受关注。从分析我国农村和城镇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挑战出发,综述了反渗透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改善、水源拓展、应急供水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制约反渗透技术在饮用水领域应用的技术难题,并提出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玉强  杨杰  陈阳  李小军  张凯 《给水排水》2022,(7):70-75+81
对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在锅炉补给水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以某热电厂为例,归纳探究再生水全膜法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效果、技术经济效益以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系统经济效益良好,反渗透、EDI系统运行平稳,出水水质符合锅炉补给水要求,但超滤膜污堵速率较快,对多糖与腐殖酸去除效率低,反渗透系统污堵风险较高,因此超滤进水的可生化性是再生水膜系统污堵的关键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循环水排污水的工程实例,对其系统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实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以推广超滤-反渗透水处理工艺在循环水排污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岛海水淡化的应用环境,分析了海岛对集约型海水淡化工艺的需求,提出了短程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从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在海岛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并通过300m3/d的工程案例从反渗透产水水质、压差能量回收装置性能和系统能耗等方面考察了短程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的运行效果,处理效果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1.
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化生物滤池+连续微滤膜(CMF)+反渗透(RO)系统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与回用,将反渗透浓水通过高级氧化技术进行处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能够作为企业生产循环水与补充水回用;反渗透浓水经深度处理后,水质可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企业直接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2.
简述水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水源热泵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回灌堵塞、热污染、腐蚀和水质以及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水问题。通过对水源热泵系统的调查研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这些问题应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并重点解决,确保水源热泵系统长久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矸石电厂节水技改项目。将原离子交换复床除盐系统改造为反渗透系统 ,从而提高了水的循环使用率 ,避免了废酸、废碱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改善水质 ,在工程设计中增设了生物接触氧化池 ;同时对该电厂节水技改项目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望亭发电厂反渗透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多介质过滤器出水浊度偏高、反渗透进水与浓水端压差较高、脱盐率降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改变加药点、调整活性炭床运行和反洗工况、改接低压水冲洗管等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以提高反渗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省纳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相关水文水资源调查,并对水功能区进行水质达标评价与现状纳污情况分析,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计算在设计条件下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确定各类型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提出限制排放总量意见、保护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全膜法在大连泰山热电厂新建工程2×135 MW火电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工程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连续电去离子膜块(EDI)联合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介绍了工艺的设计、设备及运行情况,并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满足设计要求,并能保证电厂超高压锅炉用水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工业水车间深度处理装置反渗透产水经常出现电导率超标问题,造成热电锅炉给水系统水质不合格,而热电系统中产生的阴阳离子交换床再生水最终作为稀释外排水进入外排系统,导致COD不达标,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开展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结果表明,电导率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引入高含盐脱钙废水后,Ca2+增加,造成反渗透膜污堵加剧,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应对措施是将反渗透膜由并联改为串联;动力厂稀释外排水COD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阴阳离子交换床再生反洗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强酸强碱,使COD浓度增加,应对措施是利用臭氧催化氧化试验装置,在臭氧投加比为18、反应时间为4h的条件下进一步去除COD,以上措施实施后COD去除率可达51%,且臭氧对该污水有明显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庆阳市属于严重的干旱缺水地区,该市原二水厂出水浊度、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固体超标,为此采用反渗透技术,对二水厂1.92万m3/d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再将反渗透系统出水与V型滤池滤后水进行勾兑,形成了3.8万m3/d的生产规模。工程中采用了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使水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系统运行数据表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水质经检验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相似文献   

19.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简要介绍国内外再生水的工程实例,并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进行了潜在风险的分析,包括水质、富营养化、安全性分析等。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水质保障措施,如净化水质的生物、生态修复工程等,为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工程实施提出应完善水质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水体功能,因地制宜利用水质净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不同类型消毒剂对分质供水管材溶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管道分质供水工程中 ,不同类型消毒剂对管材的溶蚀作用缺乏系统研究。选择三种供水管材、三种消毒剂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 :对于同一种管材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浸泡水TOC ,VOCs及口感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 ,但对于不同类型管材这些指标存在明显差别。纯净水在管道中产生的这些二次污染 ,虽然不足以引起相关水质指标超标 ,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的口感。建议在管道分质供水设计中 ,应根据所采用的净水工艺选择合适的管材 ,保证管道分质供水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