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现有光场图像存在混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抗混叠绘制光场图像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光场角度降采样引起图像混叠的原因,然后给出角度采样率与图像混叠关系的数学描述,并且指出了影响图像混叠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多尺度光场图像梯度融合的方法降低图像混叠,其优点在于无需场景深度先验信息.分别在虚拟光场数据和真实光场数据集上进行了抗混叠绘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经典光场绘制方法,能够得到与已知深度绘制方法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兼顾图像变换的低冗余性和方向滤波时抗频谱混叠特性,设计一种新型基于抗混叠方向滤波的低冗余图像多尺度变换。方法 该变换由小波级联频域方向滤波器组组成。由于频域内构造的方向滤波器的频谱支撑满足紧支撑性,因此滤波后形成的图像方向子带之间不会存在频谱混叠现象,并且根据其特点采用一种新颖的降采样方式,使得各个方向子带在降采样操作后仍具有平移不变性。结果 该变换可有效降低冗余,同时能够消除因移变性导致的频谱混叠现象,提高了方向滤波器组的方向选择性。结论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图像多尺度变换在图像稀疏表示、压缩等领域均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柱镜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况海斌  徐成 《计算机工程》2011,37(3):207-209
针对现有的图像融合算法存在频域混叠现象及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柱镜光栅的自由立体图像融合算法。在低通抗混叠滤波前对视点图像进行非等比例上采样,调整视点图像亚像素映射公式,强化公式的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定性的视觉效果及定量的图像质量评估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一种光栅普适的LCD多视点立体图像合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晓炜  杨蕾 《计算机应用》2008,28(1):195-198
多视点立体图像合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视点立体显示设备的类型。当前,基于光栅的LCD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设备最为常见,但目前缺乏针对这类显示器的通用合成方法。因此,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视点立体视频图像合成新方法,主要分为子像素判断准则、各视点子像素的子采样、子像素排列合成三部分。该方法从原理上考虑了光栅LCD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各种可能情况,具有普适性和实用价值。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莫怀才  冯勤 《测控技术》1995,14(3):18-20
分析了计算机实时成像中各种混叠现象的特征及产生原因,论述了各种抗混叠算法的基本思想并且针对一个具体的成像系统结构和相应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各种抗混叠措施的实现途径,特别对具有浓淡,能见度,阴影,透明,纹理等多种逼真度效果的通用纹理映射算法进行了抗混叠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混叠轮廓波HMT模型的医学图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对医学图像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利用抗混叠轮廓波HMT模型的图像融合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始轮廓波变换的频谱混叠问题展开研究,明确LP分解中的两个低通滤波器不满足Nyquist抽样定律是造成混叠的主要原因。接着,在对低通滤波器考虑带限约束条件下,设计了一种能抑制混叠的利用双通道滤波器组结构的多尺度分解方案,用于代替原始轮廓波变换的LP分解,结合方向滤波器组,实现了一种抗混叠的轮廓波变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隐马尔可夫树(HMT)来刻划变换系数尺度间相关性的医学图像成像模型,并以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融合图像。CT与MR图像以及MR-T1与MR-T2图像的融合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融合结果无论在视觉质量及定量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基于小波变换和原始轮廓波变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杜彬  张进明  李蒙 《测控技术》2004,23(11):64-65
采用8阶开关电容滤波器和CPLD所设计的分频电路,设计了一跟踪滤波电路.解决了旋转机械在不同转速下的抗混叠滤波的问题,实现了只跟踪变化的有效信号中心频率的10倍频程,并将其他多余信号滤掉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采样过程中因有用信号混叠导致多频段信号在同一平台上无法正常接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带通采样的抗混叠滤波算法。多频段带通信号通过可调延时差的二阶带通采样处理,形成两路具有相位差的采样后信号,利用相位差设计抗混叠滤波器,调整两信号相位,使其中一个信号经过叠加后信号为零,而另一信号不变,实现两混叠信号的分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抗混叠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实现两路混叠信号的分离且信号具有较好的重构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伟泺  张龙 《软件》2012,(1):116-117
本文遵循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思路,详细给出了抗混叠滤波器的各个性能指标的选择依据,最后运用matlab软件设计出了相应滤波器的模型并验证通过,旨在提出一种清晰的设计思路,为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为建立自然图像中混叠的概率模型提供了一个数学框架。假设:(1)图像是由三维物体的二维投影轮廓组成.(2)在简化条件下.我们推导出自然图像的一种解析概率密度函数。已经证明.这种解析表达式可以很好地比配观测到的密度函数(直方图)。我们首先推导图像像素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然后推广到多维边缘概率密度函数,最后提出了几种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和模拟人眼感知立体图像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价立体图像质量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人眼视觉特征和结构相似度算法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利用可控金字塔模拟人眼视觉特性中的多通道效应,同时采用立体图像左右视图的特征点的匹配算法对立体图像的立体感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主观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更好地反映立体图像质量及立体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数字化开关电容滤波技术,并设计了可以通过改变开关时钟频率来自由调整中心频率的开关电容带阻滤波器,使中心频率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度。提出的抗混叠滤波技术能有效消除高频混叠和噪声干扰。在中心频率为200Hz,Q值为3的条件下,陷波深度可达到29dB。  相似文献   

13.
双目立体视觉中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目前匹配能力很强的基于SIFT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进行研究,并在该方法中加入极线约束,有效去除了大部分虚假匹配。提出以特征匹配与区域匹配相结合、边缘特征与角点特征相结合的立体匹配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缩短匹配时间,还能达到较高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4.
张倩 《工矿自动化》2014,(12):57-60
首先对伪中值滤波算法进行了改进:噪声检测过程融入像素点灰度值、几何距离等因素,实现噪声点从图像像素点中的逐步分离;采用加权滤波的方法滤除噪声。其次对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的先验信息获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噪声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变换,采用一种新型阈值函数选择低频分解系数,对高于阈值的系数进行重构得到参考图像,计算参考图像的相似度权值并将其作为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的先验信息。最后基于2种改进算法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滤波方法,即依次采用改进伪中值滤波算法和基于先验信息的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其与参考图像进行融合,以修正被过度滤波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高密度噪声的红外图像有较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引导滤波要求具有良好结构的引导图像进行辅助滤波。当噪声较多时,引导图像中的结构、边缘等遭到破坏,无法提供有效的引导信息,严重影响去噪效果。经典的全变分模型可以得到分片常数图像,具有良好的保持边界和结构的性能,可为引导滤波提供鲁棒的引导信息。为此,结合全变分模型和引导滤波,以噪声图像作为输入,利用全变分模型处理后的图像作为引导图像,而后进行引导滤波,并对上述过程进行迭代处理,以消除全变分模型带来的阶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更多的细节,同时减轻全变分模型的阶梯效应。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字图像发生了旋转和其它变化时,一些滤波方法不能对图像中的数字水印进行识别的问题,基于对数极坐标映射(LPM),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水印滤波的新方法。为检测新设计的滤波方法的实用价值,进行了不同滤波器的数字图像水印识别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当含数字水印的图像发生小旋转和缩小变化,即:旋转10度和缩小为原图像的0.9倍时,纯相位滤波器(POF)不能对图像中的数字水印进行识别,但新设计的滤波器能对图像中数字水印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当含数字水印的图像旋转45度,缩小为原图像的0.7倍以及旋转和缩小同时发生时,新设计的滤波器对图像变化后的数字水印仍有较好的识别能力。结果证明:这种新的滤波方法对数字图像水印的识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潘翔  赵小敏 《计算机时代》2014,(1):72-73,77
工科教学的一个难题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独立学习和设计能力。以数字图像处理这一课程为实施对象,提出了以理论模型为主线、以编程模型和图像处理效果可视化模型为副线的多视图教学模型,以解决该课程原有教学模式方法单一、过程枯燥等问题。采用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数学理论模型和编程技术的一体化建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如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进行工程应用,而且能够掌握图像处理基本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