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确定裴沟煤矿31采区瓦斯赋存规律,以生产期问实测的瓦斯参数为基础,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断层、煤层埋藏深度等是影响裴沟煤矿31采区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采掘部署和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井田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的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对何庄矿二1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初步总结了该矿瓦斯地质规律,得出了煤层埋藏深度为控制该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对二1煤层瓦斯含量进行预测,为治理矿井瓦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尽管国家对煤矿安全治理极其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开采深度加深,开采条件就越来越复杂,煤层瓦斯更加难以治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马尾沟矿井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了马尾沟矿井瓦斯赋存条件,探讨矿井地质构造特征,找出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是煤层埋藏深度。建立煤层底板标高和煤层瓦斯含量的数学相关性关系,预测出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从而对矿井安全生产以及煤层深部开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煤层埋藏深度、围岩及煤层厚度、水分和地质构造等几个方面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分析了豫西三软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控制因素,总结出地质构造是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层基岩埋深是影响瓦斯赋存的最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海天煤业3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以瓦斯地质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地勘和生产时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多维度、多层次分析了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导因素,对天海煤业瓦斯灾害防治和煤矿安全高产高效开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质构造对王行庄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二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指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度变化大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王行庄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结合地质勘探时期探明的瓦斯参数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据资料,研究了首山一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探讨了构造演化、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顶底板岩性等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褶皱、埋藏深度是影响井田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对于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瓦斯地质理论为指导,大量测试了煤层瓦斯含量参数,分析了荥巩煤田西段二1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找出了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煤层厚度是控制荥巩煤田西段二1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平煤股份二矿庚20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平顶山矿区构造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平煤股份二矿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了庚20煤层瓦斯在断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藏深度、岩溶裂隙影响下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该煤层瓦斯含量总体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特别是标高-300 m以下尤为明显;局部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组合影响,瓦斯含量在同一标高呈现北高南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瓦斯含量高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域的现象;并且断层处瓦斯赋存存在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仙芳 《中州煤炭》2015,(2):102-105
分析了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并综合考虑瓦斯成分、瓦斯含量及涌出量,对井田2号、3号煤层瓦斯风化带下限深度进行了初步确定,得出2号、3号煤层瓦斯风化带下限深度为250 m,其中主采3号煤层对应煤层底板高程介于+480~+500 m;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煤层瓦斯含量与各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2号煤层主控因素为煤层基岩埋藏深度、煤层厚度、褶皱构造类型,3号煤层主控因素为煤层基岩埋藏深度、褶皱构造类型;利用筛选出的主控因素指标对未知钻孔的煤层瓦斯含量进行了建模预测,分别绘制了2号、3号煤层的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黔西织纳煤田戴家田井田的含气特征及控气地质因素,根据依据大量的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及实验室测试分析数据,探讨了研究区控气地质因素对煤层气含气量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地质影响因素中,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埋深及灰分含量是控气的主要影响因素,含气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灰分含量成负相关。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对含气量均有着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煤层瓦斯分布规律和瓦斯含量预测来指导矿井瓦斯预抽、制定合理的矿井生产作业制度和煤层气的开发。在分析造纸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得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绘制出C7号煤层瓦斯地质图,得出了C7号煤层瓦斯含量沿煤层倾斜方向基本上是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在矿区东南部埋深大于300 m时,瓦斯含量最大值为18 cm3/g。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煤层气、页岩气基本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了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地质条件,主要包括成藏地质条件、赋存环境条件和开发工程力学条件3个方面,进一步对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地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地质条件的共性和差异性。煤层气/页岩气赋存于煤层/页岩中的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其富集成藏主要取决于“生、储、保”基本地质条件是否存在、质量好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在一定埋藏深度范围内煤层气/页岩气都发生过解吸-扩散-运移,并普遍存在“垂向分带”现象,有机质演化程度越高解吸带深度越小,风化带越深解吸带深度越大,解吸带内煤层气/页岩气富集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常规天然气的构造控气规律;原生带内煤层气/页岩气富集却可能更多地受控于煤储层/页岩层的吸附特性。不同赋存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煤/页岩储层差异性大,使煤/页岩储层中吸附气和游离气相互转化,导致煤层气/页岩气成藏类型、规模和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有: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含气量大小或煤层气资源丰度、构造及裂隙发育与渗透性和煤层气保存条件等方面;影响页岩气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页岩厚度、有机质含量、热成熟度、含气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脆性矿物含量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非洲卡鲁盆地煤层地质特征及含气量,对已有的钻孔煤层气资料及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相关关系拟合,获得非洲卡鲁盆地8号煤层底板标高与含气量的预测模型,利用已知资料煤层底板标高建立煤层气含量预测模型,获得8号煤层预测的含气量值,再与该煤层钻井的实测含气量进行数据对比验证,预测精度达到在85%以上,这种利用有限的地质资料预测含气量的方法可行的。研究表明非洲卡鲁盆地煤层演化程度较高,生气能力强,构造区成煤条件好,煤层的厚度较大,从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推断盆地煤层气富集,属于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开发区块,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勃利盆地煤层气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利煤田煤炭资源丰富,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达50~80 m3/t,曾发生过瓦斯爆炸及瓦斯突出。本文从地质、构造、水文、煤层煤质、煤储层特征等方面,对勃利盆地煤炭资源条件较好的七台河拗陷(断陷)进行了系统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对煤层气赋存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今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区。  相似文献   

16.
由于煤层中瓦斯的含量是防治煤矿瓦斯的一项重要指标,以常村矿3#煤层钻孔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线性回归并利用瓦斯地质因素分析的方法,找到了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运用丰富的钻孔数据和量化的方法,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可以预测煤层瓦斯含量模型,这种预测可以为矿井瓦斯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以此达到对矿井瓦斯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有效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掌握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是有效防治瓦斯灾害和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科学依据。为了研究漳村煤矿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韩城桑树坪井田3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和主控因素,运用瓦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以及线性回归的方法,结合桑树坪井田地质勘探及现场实测瓦斯数据,分析总结了3煤层瓦斯赋存的规律。结果表明:桑树坪井田瓦斯含量北高南低,瓦斯压力受埋深控制明显,并得出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是影响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采用更准确的数据来研究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提出基于等间距网格法的瓦斯赋存规律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元数据分析。以某煤矿为例,通过对煤矿地质勘探钻孔资料、井田地质条件以及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等间距网格法划分瓦斯数据单元,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煤矿二2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煤层厚度是影响该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相似文献   

20.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多地质因素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地质勘探期间实测瓦斯含量、钻孔揭煤资料为基础,使用瓦斯地质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控制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并对定性因素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从而可达到对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和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