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损控制的好坏体现了产、供、销全过程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为了体现"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节水应从供水企业开始,有效降低供水环节的水资源损失。本文从DMA的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先介绍了DMA的概念及DMA管理对供水企业控制漏损起到的积极作用,再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了基于DMA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法,可用于确定管网真实漏失水平,为管网改造和管线检漏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优先选择漏损控制工作的重点区域;通过控制DMA区域供水压力,降低管网漏失;在DMA区域建设与基础管理中,逐步实现对供水管网的科学有效管理,提高供水管网漏失控制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出供水企业需要认识到DMA管理技术在管网管理和控制漏损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认真做好管网改造和管网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开展DMA区域建设,努力提高供水管网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DMA分区计量是监控供水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是科学控制漏损的基础,本文通过大同市B小区供水管网漏损程度的评估,明确了B小区的漏损程度,指出了实施压力控制漏损的可行性,为集团下一步整体接收、实行终端收费提供了依据。从降低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对DMA分区计量加压力控制漏损的适用条件、管理模式的调整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减少管网漏损.降低产销差率是供水企业日常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分析了杭州市余杭区原有供水管网计量管理模式的弊端,结合其近年来的分区计量管理经验,阐述了在城乡居民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分区计量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网漏损,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降低漏损率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供水企业提高效益的自身需求。分区计量管理是有效的降漏技术和手段。本文系统阐述了DMA的构建标准、原则、流程及其管理原则和方法,从现实角度提出了分区计量管理在指标体系构建、主动降漏机制形成、管网改造技术支撑,供水设施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为供水企业提供了降低漏失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始终面对的课题。漏损控制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计量问题又是漏损控制的基础,计量的完整与否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网漏损率的计算,从而影响漏损控制的评价。然而,在供水企业中,有计量意识的人不多,对计量的研究不够。那么,什么是计量意识?计量意识不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强化?本文结合供水企业实际,加以探讨。一、什么是计量意识,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简言之,计量意识就是应计尽计,计量准确。展开说就是:应该计量的水量尽可能全部计量,并且计量要准确。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 相似文献
8.
9.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家对管网漏损率要求的越来越高,供水单位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各种智能传感器、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管网漏损控制的高效实施。本文以青浦自来水公司为例,解析了漏损控制的主要措施,针对性地对建立分区计量管理体系、搭建分区计量管理平台、基于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绩效指标、抄表改革、压力优化管理、管网改造的实践进行探讨,并且面向未来提出DMA全覆盖、数据中台建设、建立供水管网风险评估模型、智慧化平台升级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供水企业在漏损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基本把漏损率维持在25%左右,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是由于缺乏漏损控制的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规划以及积极漏损控制的技术和措施。为了有效地降低和控制漏损率,达到经济效益最优化,必须运用先进的漏损管理和控制理论,采用合理的漏损控制技术和措施,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轨道。因此我们选择相对独立供水区域作为漏损控制和管理的试点区域,希望通过实践来完善漏损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小区实施分区计量,建立了标准水量平衡表,掌握平衡表内各组成要素所占的比重,再根据各组成要素的不同比重,采取不同的降漏措施,使小区实现新的水量平衡,以达到有效控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小区给排水、暖气安装常用的管材,对管道系统常见的漏水原因进行了逐一分析,并从原材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的掌握度、施工接口及埋地管道等方面探讨了管道系统渗漏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渗漏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MBR工艺在住宅小区中水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工艺原理,对MBR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经对MBR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分析,指出该工艺应用于住宅小区的中水处理是比较合适的,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