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黎 《食品指南》2013,(4):72-74
有句歌词是“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液体,不仅仅是著名酒庄出品。从葡萄抽芽、开花、结果、成熟,到被遴选采摘酿造,甚至经过漫长的贮藏积累,直到被开启实现自己辉煌的那一刹,真正的葡萄酒都带有阳光和土壤的气息,凝聚人类智慧,生命都是完满的、独特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干红葡萄酒造工艺及优良葡萄品种在酿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雪 《北京纺织》2012,(3):82-84
如葡萄酒评论家Jancis Mary Robinson所言,葡萄酒的风味90%决定于葡萄品种。这也是每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原因。在品味葡萄酒的同时,不妨了解一下酿酒葡萄的品种,来帮助选择和鉴赏葡萄酒。  相似文献   

4.
葡萄质量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葡萄质量在那些方面决定着葡萄酒的质量11葡萄酒中的绝大多种营养物质来源于葡萄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至今多达600种以卜的物质被测定出来。葡萄具有的营养和医疗作用很早就被认识,如本草纲目中有“葡萄酒益气调中,耐饥强志”和葡萄酒驻颜色、耐寒的记载,之所以葡萄酒有如此的保健和营养价值,不仅由于葡萄赋予葡萄酒以丰富的糖分和较丰富的矿质元素,尤其是大量元素钾,锌、硒等微量元素对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免疫系统都有很好的作用。葡萄使葡萄酒中维生素B、氨基酸、丰富的有机酸与多酚类物质、单宁物质,使得葡萄酒具有…  相似文献   

5.
泉白(白)、泉玉(白)、酶浓(红)、梅郁(红)是由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良葡萄品种,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未能广泛推广栽培。为了进一步鉴定它们的酿酒性能,1992年以来,我们改进了过去的加工工艺,对不同的品种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分别进行了酿酒试验,酿制的4个单品种葡萄酒经有关专家品尝认为:酒质大有改善,而且均能达到省优水平。  相似文献   

6.
独醉蒙大菲     
《新食品》2014,(19):84-84
罗伯特·蒙大菲是美国加州葡萄酒的传奇。他一手缔造的罗伯特·蒙大菲酒庄更是纳帕谷的革新先驱。正是他一直怀揣着对葡萄酒酿造的热情,才给我们留下无数享誉世界的醇美佳酿。本期主持人将带领大家感受5款不同葡萄品种酿造出来的美酒。  相似文献   

7.
Annie  蔡金萍 《葡萄酒》2020,(4):78-83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口味吗?你最爱哪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又最适合喝哪一个葡萄品种酿成的美酒?  相似文献   

8.
华威 《新食品》2011,(21):I0026-I0027
说起意大利的葡萄酒.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其实好酒不仅在法国才有。世界上每个产酒国家都有非常好喝的葡萄酒。事实上意大利还是欧洲最早种植并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无论是饱满强劲的巴罗洛Barolo,还是高雅芬芳的奇扬第Chianti。都是我酒架上的,必备之选。去年四月份。应朋友的邀请。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葡萄酒探味之旅。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古代名酒都和“春”字有关.最早见于《诗经·风·七月》记载.不过这时的“春酒”是酒的通称.系泛指。到晋代.“春”字才开始作为某种名酒的专用美称。据记载.晋时有河东人刘白堕酿造的一种美酒.“香美异常.饮之经月不醒”.名为“白堕春”。当时有人写诗赞道.“不畏张弓拔刀.但畏自堕春醪。”可见其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酿酒葡萄酚类物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欧亚种,野生种和杂交种共9个酿酒葡萄(种)品种酚类物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酿酒葡萄品种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发酵和贮藏过程中各品种酚类物质的变化趋势不同。酚类物质各指标间大都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根据酚类物质特性可以选择适宜的酿酒品种酿造不同类型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11.
干型山葡萄酒酿造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广西都安野生毛葡萄与西北农大提供的优质野葡萄品系(西农2号)进行嫁接,用该嫁接品种进行干型山葡萄酒酿造试验,产品质量达到中档水平,但有微咸味,酒中总酸实际中降至7.8g/L,与理论降酸量7.0g/L尚有差距,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2.
V-64葡萄品种酿造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区农科院园艺所从日本引进的V-64葡萄酿造新品种色泽为紫红色,百粒重为426g,出汁率为65%,糖度为14%,总酸为11.9g/L(以酒石酸计),单宁为0.32g/L。在工艺 上没有进行降酸处理和澄清处理的情况下对V-64葡萄原酒进行品尝,其感官质量已达到中档干酒水平,如再进行这些处理,其潜在质量应该在中档以上水平。V-64葡萄品种的引入可以改变广西目前无干酒之现状,为广西葡萄酒品种的多样化奠定了重要的原料基础。本试验认为V-64葡萄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酿造特性。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主料:V-64葡萄,日本引进的早熟葡萄新品…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与奥地利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农业部组派四人考察组对奥地利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进行了考察。期间参观访问了奥地利联邦果树及酿酒研究所、学校、合作社、公司、农户等30单位:涉足4个州的8个主要葡萄栽培区。接触了有关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受到热情友好接待,对考察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取得了予期效  相似文献   

14.
6.3 白葡萄酒的酿造在波尔多地区,由于灰霉菌或者贵腐病等原因,葡萄会出现很多特殊状况。因此,由于许多不同原因,这些葡萄会被用来生产一种叫做贵腐“Botrytis”葡萄酒。根据欧共体的标准,只有四种白葡萄酒: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分类依据是其中的残糖含量:残糖小于4g/l时,称为干型;残糖在4~12g/l时,称为半干型;残糖在12~45g/l时,称为半甜型;残糖大于45g/l时,称为甜型。然而,这种分类方法不能准确的定义Sauternes白葡萄酒和Barsac白葡萄酒,这两种酒没有加糖浆,但却口感松软丰满。这些特性仅仅是因为甘油和其他…  相似文献   

15.
山梨县是日本最主要的葡萄产地,年产葡萄约8万吨。其中,约有1.6万吨作为葡萄酒原料。此外还从县外及国外进原料,年产葡萄酒1.9万升。其中,甲州葡萄占40%,接近8千公升(见表1)。70%的甲州葡萄作为酿酒原料,还有特拉华、巨峰、甲斐路、新马斯喀特等品种。在山梨县,甲州葡萄与市场出售的生食葡萄相比,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下,对甲州葡萄和最近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作概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三种超滤膜(分子量截止点MWCO是10000,30000和100000)对Doreen、Noble和NC29-7为原料酿制的氧化和未氧化的葡萄酒颜色、颜色稳定性和感官特性的影响。两种未氧化白葡萄酒经30000和10000MWCO膜超滤后,其颜色密度减小;而氧化白葡萄酒经任一种膜超滤后,颜色密度和褐色都减小。经30000和10000MWCO膜超滤后的氧化和未氧化白葡萄酒(不包括红葡萄酒),当暴露于空气中时,变褐要困难一些。园叶葡萄酒的芳香密度或者园叶特征以及这些酒的果味经超滤后,尤其是10000MWCO膜超滤,都有所减弱,超滤后由于缺乏果味,味感同对照样相比变差。作为澄清和浓缩果汁及葡萄酒的一种方法,超滤日益为人们所采用,它已被用于改变果汁和一些葡萄酒的颜色和感官特性。把葡萄酒中大部或者全部热不稳定性蛋白质碎片、氧化性葡萄酒中有害颜色和有害气味除去。由于一些品种酿出的酒易于变褐且稳定性差,经超滤除去其中的褐色和氧化气味,使之得以改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褐色是由于酒中存在褐色酚聚合物所致。这些聚合物的体积足够大,通常的UF膜(10000-100000MWCO)就能将其除去。在这些不稳定的葡萄酒中,含一些较小的、无色的酚聚合物,它们最终会变褐色,超滤能将它们清除掉,因而超滤也就抑制了葡萄酒进一步变褐色。由于超滤能将苹果汁和西番莲果汁中的挥发性组分及风味除去,亦能将某些酒中强烈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品种的特性减少,比如来自园叶葡萄的那些味。因而有关超滤对已氧化但还好的葡萄酒和未氧化葡萄酒感官特性的影响的评估需要更多的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超滤对园叶葡萄和欧洲杂交葡萄酿造的、健康的和氧化的葡萄酒的颜色、颜色强度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海调味品》2012,(3):108-111
波尔多产区的柔顺,勃艮第产区的浑厚,香槟产区的芬芳…上帝如此眷顾法国人,给予他们最适合种植葡萄的土地与吲侯,每个产区风格迥异的风土条件使得所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也千姿百态。在品尝美酒之前,先来细数一下法国的经典葡萄酒产区,探寻古堡前那成片瑰丽的葡萄园吧。  相似文献   

18.
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工匠,开启了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历史。王瀚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反映了当时军营中葡萄酒之流行。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葡萄酒真正走入了百姓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葡萄酒解说》一书介绍了意大利著名酒区盛产的顶级佳酿。每一款美酒都配有对应的图片,以图标的方式列出相应的酒庄、联系方法,该酒的特色、最佳年份、价位等,喜好美酒的读者可轻松识别备酒区的最佳出品,了解每款酒的特色,从容地选择和饮用来自意大利的佳酿。同时本书也介绍了有关意大利葡萄酒色香味、葡萄品种、标签内容等知识。  相似文献   

20.
王云峰 《中国酒》2002,(3):21-23
“山野葡萄洒”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早已是老相识了。打去年起,它就曾引起过葡萄酒业内的热烈讨论,那时是因为“山野葡萄酒”迎着中国入世的大潮再度兴风作浪。许多人士,不同立场,各抒己见,有维护本群体利益的,有伸张个人对酒文化理解的。可是,争来争去,似乎并无明确的结论和实际的效果。今年入春以来,“山野葡萄酒”又一次次在一些场合,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即春节前后,价格低廉的“山野葡萄酒”在西安、四川激起购销两旺;在宁夏惹出“中毒事件”的事端;在不久前的春季糖酒会上,“山野葡萄酒”可谓风光依旧;而10元3升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