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脱 碳退火是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退火气氛露点、机组速度等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最终确定符合生产的退火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热轧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兆所  康永林 《特殊钢》2006,27(6):47-49
试验了180mm铸坯加热温度(1200℃、1180℃)、2.3mm热轧卷轧制道次(7道次、5道次)、精轧终轧温度(780~860℃)和卷取温度(≤710℃)对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铸坯加热温度,提高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有利于改善该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的磁性能;而粗轧道次对成品磁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热轧终轧温度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析出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热轧终轧温度对低碳低硅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带中第二相析出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温γ相区终轧卷相后,析出物的直接较大,析出物体积分数较高;在α γ两相区终轧卷相后,析出物的直径也较大,但析出物体积分数较小;在α相区终轧卷取后,析出物的直径较小,析出物体积分数较小。  相似文献   

5.
无取向硅钢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凤喜 《武钢技术》2005,43(6):55-58
1 前 言无取向硅钢主要被用作旋转电机如马达和发电机的铁芯,1924年新日铁作为热轧板开始生产,1956年用冷轧无取向硅钢替代了热轧硅钢。为降低发电机和马达的铁损需要用无取向硅钢制造铁芯。控制晶体取向以改善磁性,跟用作变压器的取向硅钢一样,降低无取向硅钢的铁损也非常重  相似文献   

6.
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织构和组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牌号为50W800和50W600,50H1300,50A1300的4种普通冷轧无取向硅钢的成分、组织、织构对磁性的影响。根据织构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结果,得出为获得高的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硅钢除具有高的纯净度,低的夹杂物含量,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外,应控制产品形成{HKL}面织构,尤其是{100}面织构,以便同时降低铁损和提高磁感。  相似文献   

7.
徐向棋  金自力 《特殊钢》2006,27(5):21-23
根据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与织构的关系,通过织构取向分布函数ODF程序的计 算,得到取向分布函数的C系数和磁晶各向异性能分布函数MDF的M系数,计算了0.004% C、0. 33% Si无取 向硅钢在宏观各个方向上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多晶体材料的织构影响磁晶各向异性能,当 {111}〈112〉织构组分密度较低时,磁晶各向异性能较小  相似文献   

8.
9.
中冶南方(新余)冷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50W47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轧硬卷坯料由新余钢铁集团公司供应。通过试验、分析连续退火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适合的生产工艺,产品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满足了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工业生产中退火工艺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对2.90%Si无取向硅钢进行了退火试验,从而发现退火温度对2.90%Si无取向硅钢的组织、织构以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冷变形组织均发生了再结晶行为,且织构以{111}织构组分为主;在退火温度为880~900℃时,晶粒均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2.0~2.8mm的50W470无取向硅钢(%:≤0.005C,1.45~1.65Si,0.2~0.4Al)经20辊森吉米尔可逆式轧机5道次轧制成0.5mm的轧卷,各道次压下率15%~35%,总压下率为75%~80%。试验结果表明,经5道次轧制后钢中晶粒全部细纤维化,抗拉强度由坯料的480~560MPa增加至885~905MPa,伸长率δ5由25%~28%降至0.7%~0.8%。经X射线衍射谱线型分析表明,经5道次轧制后的无取向硅钢50W470中存在残余内应力(第2类内应力)是形成冲片椭圆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了弯曲圆弧半径(2.5~7.5 mm)、拉紧力(20~80 N)和试样轧制方向对进口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反复弯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弯曲圆弧半径R为5 mm时,随拉紧力由20 N增加到60 N,纵向试样的反复弯曲次数由24次降低到11次,当拉紧力由60 N增至80 N时,反复弯曲次数不变;拉紧力为60 N时,弯曲圆弧半径R由2.5 mm增至7.5 mm时,纵向试样的平均反复弯曲次数由6.5次增加到20.7次。纵向试样的反复弯曲次数较横向试样高6.6%~22.7%。  相似文献   

13.
轧制条件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金自力  徐向棋 《特殊钢》2005,26(2):25-27
除钢质的纯净度、夹杂物聚集程度、再结晶组织外 ,织构分布和各组分强度对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磁感应强度和铁损亦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基础理论方面讨论了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热轧、终轧温度和层流冷却条件对轧件织构形成的影响及冷轧压下率和冷轧轧制形状参数对其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金相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法(EBSD)研究50W60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0.003%~0.008%C、0.3%Si)在700~760℃3~360 s退火水冷时的组织和织构取向演变.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提高,钢的再结晶率和晶粒尺寸增大,740℃退火时,当保温时间由10 s增加至360 s,再结晶率由22.5%提高到100%,平均晶粒尺寸由3.08μm增大至17.17 μm.同时再结晶织构a线的取向密度下降,在15 8时{001}<110>、{112}<110>、{111}<110>、{110}<110>的取向密度均为1.5左右,y线上{111}<011>和{111}<112>的取向密度稳定在0.25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25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锻造开坯,1050~850℃热轧至1 mm,650℃温轧至0.3 mm,再冷轧成0.05 mm高硅钢(%:0.02C、6.56Si、0.14Mn、0.013P、0.004S、0.02Al)薄板。冷轧板经过1 200℃1.5 h真空退火后,得到无取向硅钢。与普通取向硅钢相比,在0.07 T,20 kHz的高硅钢薄板铁损降低14.7%,30 kHz的铁损降低19.7%,40 kHz的铁损降低28.1%;该钢是一种优良的软磁材料,在冷轧后的强度达1 480 MPa。  相似文献   

16.
夏兆所 《特殊钢》2003,24(4):37-38
太钢目前的冷轧硅钢的年产量为11万t,生产线进一步改造后冷轧硅钢的年产量达到30万t。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7.5 mm热轧板的初始组织(热轧态,850℃退火、950℃退火)对冷轧态和870℃退火的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薄板(/%:0.004C、0.33Si、0.38Mn、0.099P、0.007S、0.32Al)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后冷轧板织构中{100}〈011〉和{112}〈110〉织构密度明显增大,末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织构密度较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强;经未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中主要为{100}〈011〉、{110}〈011〉和{111}〈112〉,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除{100}〈011〉和{110}〈011〉外还有密度较强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的冷弯曲工艺的冷轧无取向硅钢(%:0.003C,0.80Si,0.28Mn,0.015P,0.003S,0.24Als)经750℃2 h去应力退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再结晶晶粒弯曲变形后,去应力退火过程表面晶粒的长大使钢板中的不利{111}面织构明显减弱,{111}<112>织构组分也不再突出;还出现了一定量有利的Goss({110}<001>)织构。该弯曲20次工艺既能改善冲压性能,又提高去应力退火后电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