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高韧度耐冲击冷模具钢(DS钢)的合金化及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论证了高韧度耐冲击冷模具钢(代号DS钢)的合金化方案及合金元素配比,研究了DS钢的常规热处理工艺,并列举了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规格为φ12.5 mm的82MnA高碳钢热轧盘条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为了找到盘条断裂原因,采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对其表面缺陷、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82MnA钢纯净度、盘条表面缺陷、心部成分偏析、心部组织异常和DS类夹杂物最终导致其在拉拔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3.
以制备高性能高纯净度的高速铁路车轴钢为目标,改变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尽量去除大颗粒夹杂物的传统思路,而是在熔炼过程中采用了特制脱氧剂进行脱氧,使钢中的夹杂物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改进后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细小,其中A类、B类、C类和DS类夹杂物检测结果均为0,D类夹杂为细类0.5,达到了试验前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82MnA��̼���������ζ��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φ12.5mm 82MnA 高碳钢热轧盘条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为了找到盘条断裂原因,对断裂盘条试样,采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对其表面缺陷、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82MnA钢纯净度、盘条表面缺陷、心部成分偏析、心部组织异常和DS类夹杂物最终导致φ12.5mm 82MnA 高碳钢盘条在拉拔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5.
《金属热处理》2012,37(3):84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2005-05-12发布,2005-10-01实施。它代替了GB/T 10501—198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法》。该标准等同采用(IDT)国际标准ISO4967:1998(E)《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标准图谱分为A、B、C、D和DS五大类。这五大类夹杂物代表最常观察到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形态,过去曾使用过的塑性夹杂物和脆性夹杂物的名称应予以取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4130X气瓶钢管探伤不合格的原因为开浇炉二次氧化引起非金属夹杂物。以?500 mm规格连铸圆坯4130X为研究对象,从距勾头不同位置取样,研究氧含量、氮含量、Al损耗、非金属夹杂物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发现距离勾头部位越近,氧含量、氮含量越高,Al损耗越大,非金属夹杂物中B类、D类、DS类级别越高,说明开浇阶段钢液二次氧化程度相当严重。另外,研究发现,距离勾头越近,长度5μm及以上的含Al非金属夹杂物分布密度越大,说明开浇时钢液的二次氧化对5μm以上的夹杂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谢辉  崔润龙 《机床与液压》2005,(12):143-145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基于CAN总线的车载记录仪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复用总线时钟芯片DS12C887和非复用总线微处理器MC68376管脚功能及时序的分析,采用MC68376的高位地址线作为控制线,实现了二者之间的无缝连接,简化了硬件接口和软件编程。本文还充分利用DS12C887片上112字节非掉电RAM,存储记录仪的相关使用信息,提高了记录仪操作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8.
姜华  孙恺 《机床与液压》2018,46(9):34-37
为适应机器人灵活多变的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和9轴惯性传感器(9D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LSM9DS1的机器人体感示教方案,阐述了体感示教器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及LSM9DS1的数据融合算法。结果表明,该示教器通过体感与按键结合的方案,简化了示教操作,能够稳定快速地完成机器人示教任务,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有效提升了操作者的示教效率。  相似文献   

9.
9SiCr钢渗氮淬火复合热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渗氛淬火能使钢获得比单一渗氮或单一淬火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明9SiCr钢。硬度试样尺寸为φ15×10mm。热处理设备有IOOkW盐治炉、25kw低温回火炉、DS型低温箱和I,D-60kw离子渗氮炉。热处理工艺如表1所示。表面硬化区硬度用HVA-IOA型小负荷维氏硬度计测试,从表面起每磨去0.lmrn测量一次维氏硬度值。基体硬度用HRC-15OA洛氏硬度计测试。2试验结果门)淬火个冷处理上回火与淬火一回火后硬度比较gsiCr钢淬火十冷处理硬度同后淬火后再经150、18O和2()OC回火后的硬度比较,…  相似文献   

10.
李卫平 《轧钢》2018,35(5):29-33
板形和表面质量是高强钢带钢的重要质量指标。为了提高高强钢带钢的板形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针对高强钢带钢存在的板形问题,建立了一套针对高强钢带钢平整机的辊型曲线及工艺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开发了高强钢带钢专用平整工艺及配套的平整机辊型曲线,实现了屈服强度高达690MPa带钢的平整。  相似文献   

11.
塑料模具专用钢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新型塑料模具专用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易切削预硬型塑料模具钢、耐蚀塑料模具钢的分类及性能,指出合理选择及应用新型塑料模具专用钢可以提高模具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液压传动CAI三维动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超  范士娟 《机床与液压》2004,(5):138-139,87
分析了三维动画在液压传动CAI中的重要作用以及AutoCAD和3DS MAX的特点,介绍了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液压传动元件和液压回路的三维建模及其工作原理、组装动画设计的方法,给出了液压传动CAI三维动画实例,最后介绍了使用3DS MAX进行动画设计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郝明欣  孙彬  王建明  尤宏广 《轧钢》2020,37(3):31-35
针对免酸洗新工艺中采用小压下率冷轧或平整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压下率冷轧前后SPHC带钢操作侧(OS侧),中间部位,驱动侧(DS侧)3个位置表面和截面的氧化铁皮形貌和厚度,以及氧化铁皮在冷轧过程中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后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使其表面氧化铁皮产生裂纹,且卷取后的冷却速率会对表面氧化铁皮结构产生较大影响;采用10%冷轧压下率时,带钢表面出现较多氧化铁皮块状脱落和粉化脱落现象,表面质量破环严重;采用5%冷轧压下率时,带钢表面仅出现少量氧化铁皮块状脱落,大部分氧化铁皮达到只开裂不剥落状态;氧化铁皮在常温下塑性较差,在冷轧后氧化铁皮厚度未发生随钢基体明显变薄的协同变形。  相似文献   

14.
郝明欣  孙彬  王建明  尤宏广 《轧钢》2007,37(3):31-35
针对免酸洗新工艺中采用小压下率冷轧或平整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压下率冷轧前后SPHC带钢操作侧(OS侧),中间部位,驱动侧(DS侧)3个位置表面和截面的氧化铁皮形貌和厚度,以及氧化铁皮在冷轧过程中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后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使其表面氧化铁皮产生裂纹,且卷取后的冷却速率会对表面氧化铁皮结构产生较大影响;采用10%冷轧压下率时,带钢表面出现较多氧化铁皮块状脱落和粉化脱落现象,表面质量破环严重;采用5%冷轧压下率时,带钢表面仅出现少量氧化铁皮块状脱落,大部分氧化铁皮达到只开裂不剥落状态;氧化铁皮在常温下塑性较差,在冷轧后氧化铁皮厚度未发生随钢基体明显变薄的协同变形。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具有良好强塑配合的超高强汽车用TRIP钢,设计本试验钢。利用CCT-AY-Ⅱ型连续退火模拟机研究了不同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DIL 805A型热膨胀仪测定了试验钢的Ac1、Ac3及Ms、Mf点。使用拉伸试验机测定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通过SEM、EBSD及XRD等技术观察了试验钢的组织及残留奥氏体量。结果表明:试验TRIP钢两相区保温温度为800℃,贝氏体区等温温度为41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别达到1114 MPa和485 MPa,伸长率可达20%。试验钢的屈服强度主要由铁素体决定,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则主要与贝氏体、残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Q&P钢是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其高强度和高塑性的性能有助于提高汽车碰撞的安全性并大幅降低汽车重量,在汽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文章阐述了Q&P钢的成分主要有硅锰系、低硅含铝系和低硅含磷系等,指出合理的成分设计是实现Q&P钢优异强塑性匹配及良好应用性能的关键;综述了Q&P钢的"淬火—配分"生产工艺以及在Q&P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Q&P&T、I&Q&P及Q&P&B工艺研究现状;分析了Q&P钢抗拉强度以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研究和生产现状,并展望了Q&P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EPR核电站核岛安全壳钢衬里的安装技术要求、施工逻辑顺序及使用焊接工艺进行分析,介绍了钢衬里安装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并通过采取合理的装配、焊接方法和工艺,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保证了钢衬里安装的质量和总体尺寸;同时总结了核电站钢衬里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和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为钢衬里安装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塑性工程学报》2016,(2):103-108
以先进高强钢QP钢为对象,研究其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对试样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对不同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SEM分析,并对不同变形程度的试样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QP钢的硬化指数n值较高,硬化行为明显,相比DP钢、MS钢具有较好的塑性成形能力;QP钢属于韧性断裂,韧窝较大较深,塑性性能优于DP钢和MS钢;Q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体积转化率与应变大小和应变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激光束偏移量对TRIP钢和TWIP钢进行了异种钢焊接,并测试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RIP/TWIP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较TRIP钢和TWIP钢母材明显降低。焊接过程中熔池内的搅动以及激光束偏移导致了熔池内锰元素的不均匀分布,从而直接影响焊缝的显微组织和断裂形式。激光束偏向TWIP钢侧形成全奥氏体焊缝有助于改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TRIP钢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东  王利  戎咏华 《热处理》2008,23(6):8-19
概述了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TRIP钢中显微组织形成的机制和成分对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介绍了TRIP钢研究的最新技术,其内容包括TRIP研究的新试验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在高强度TRIP钢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对TRIP钢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