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选择性制备3种不同孔道结构的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并进行渣油加氢脱金属和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一定量大孔(>50 nm)的存在,能够提高催化剂单位表面积的加氢脱金属活性;加氢脱硫活性与体积比表面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采用饱和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气氛(空气、氮气、水蒸气)下制备了三种加氢脱金属Mo-Ni催化剂,并考察了焙烧气氛对催化剂脱金属、脱硫和脱残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气氛对加氢脱金属反应的活性影响不大,而空气气氛下焙烧的催化剂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加氢脱硫和脱残碳活性。进一步考察了氧化铝孔结构对催化剂加氢脱金属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最可几孔径为22 nm的催化剂更有利于加氢脱金属过程的反应-扩散平衡,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加氢脱金属性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渣油加氢脱残炭反应机理,通过优化载体孔结构和活性金属组分、调整浸渍工艺、改善催化剂表面性能,开发了渣油加氢脱残炭脱硫催化剂RCS-31。中型装置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与上一代渣油加氢脱残炭催化剂相比,RCS-31催化剂相对脱残炭活性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RCS-31工业放大催化剂的活性达到实验室催化剂水平,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浩  时一鸣  刘璐  吕振辉  杨光  朱慧红  杨涛 《当代化工》2021,50(5):1074-1077
制备了具有相同活性金属质量分数的铁基和非铁基沸腾床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BET、XRD、Raman、H2-TPR、CO吸附原位红外和吡啶红外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模型化合物和减压渣油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机理和加氢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按照直接脱硫反应路径进行,铁基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渣油加氢脱硫、加氢脱残炭和加氢脱金属活性.这是由于铁的加入,增加了催化剂的红外酸量和MoS2活性物种数量,提高了活性金属的利用率,在活性金属质量分数相当的情况下,使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5.
刘奕  杨占林  丁思佳  王会刚  姜虹 《当代化工》2021,50(6):1297-1301
探究了馏分油反应物的扩散性能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的影响规律,单因素考察加氢处理催化剂外形和孔径分布对不同馏程范围原料加氢脱氮活性影响.催化剂颗粒体积与外表面积之比(V/S)定性比较催化剂加氢脱氮反应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四叶草形载体及催化剂V/S值为0.21,在馏分油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最高的脱氮活性;对于不同馏程范围的原料,研究孔径分布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孔径较小的催化剂对轻质原料表现出良好的加氢脱氮活性,介孔-大孔结构催化剂对重质原料具有更好的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6.
曹正凯  张霞  段爱军 《化工进展》2021,40(3):1449-1455
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不同硅铝原子比(Si/Al=50、40、30、20、10)的Al-FDU-12介孔材料,进一步浸渍镍钼活性金属制备了催化剂。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XRD)、广角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等表征手段对材料及催化剂做了相应的表征,并且考察了不同硅铝比的NiMo/Al-FDU-12催化剂在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加氢脱硫脱氮性能。结果表明,FDU-12介孔材料孔径、孔容以及比表面积大,活性金属分散度高。铝改性后的NiMo/Al-FDU-12催化剂加氢脱硫、脱氮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当反应条件为温度350℃、氢油体积比600、压力5.0MPa、质量空速(WHSV)1.0h-1、硅铝比20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活性最高,脱硫率可达98.9%,脱氮率可达95.3%。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工业催化剂催化柴油加氢脱硫、脱氮率低于NiMo/AF-20以及NiMo/AF-10催化剂。因此,铝改性后的FDU-12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冬燕 《江苏化工》2006,34(13):17-20
综述了噻吩基硫化物加氢脱硫的反应特点,以及硫化钼基脱硫催化剂、氮化物催化剂和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指出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制备、组成、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硫(HDS)活性的系统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了生产更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延长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根据渣油加氢反应的特点,在前两代RHT系列催化剂的基础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硫、脱残炭、脱金属活性及活性稳定性。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第二代催化剂相比,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残炭和加氢脱金属活性,达到相同产品质量所需要的反应温度更低,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9.
王方朝  丁思佳  杨占林 《当代化工》2021,50(11):2694-2701
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需要深度脱除石油组分中含硫、含氮等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筛尤其是介孔分子筛在近年来深度加氢脱硫反应的研究中取得较大的进展,在加氢脱氮反应中也得到较好的应用.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等反应同时进行,且相互影响,因此须考察分子筛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综述了分子筛单独或者与氧化铝组合应用在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中的研究进展,简要总结了分子筛对催化剂的结构、电子特性、稳定性以及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从工业应用的角度,认为需要考虑在工业进料下分子筛的酸强度、酸类型以及分子筛与氧化铝的组合方式对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性能影响,深入探究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提高分子筛在该领域应用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渣油中含有不同种类、不同结构的硫化物、氮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它们的含量及分布依原油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这样的渣油加氢脱硫时,在脱硫反应的同时还会发生脱金属、脱氧、脱氮等反应。不同催化剂对这些反应的选择性是不同的。设计催化剂时,一方面必须考虑孔大小、孔径分布对其活性、选择性、寿命、强度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必须研究载体,例如氧化铝的种种性能。虽然脱硫催化  相似文献   

11.
介孔分子筛材料以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孔径分布、高的比表面积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作油品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MCM、HMS、SBA、KIT等系列介孔分子筛载体应用于油品深度加氢脱硫(HD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金属、氧化物、酸、磷、与其它载体复合等载体改性方式对...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Ni2P催化剂的结构与加氢脱硫机理,以及Ni2P催化剂的3种制备方法:程序升温还原法、液相法和次磷酸盐热分解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Ni2P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情况,指出开发高效节能的新型加氢脱硫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偏钨酸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体相WP催化剂,用质量分数0. 8%二苯并噻吩(DBT)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磷化钨(WP)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采用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制备的WP催化剂移入固定床反应器前用体积分数10%H2S-Ar混合气体钝化,保证其结构未被破坏。实验表明,程序升温还原法成功制备出WP催化剂。WP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性能,在WP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主要以直接脱硫路径为主。  相似文献   

14.
Catalyst particle shapes and pore structure engineering are crucial for alleviating internal diffusion limitations in 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hydrodenitrogenation (HDN) of gas oil.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particle shapes (sphere, cylinder, trilobe, and tetralobe) and pore structures (pore diameter and porosity) on HDS/HDN performance at the particle scale are investigated via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le shape and effectiveness factor is first established,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s of different catalyst particles show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HDS/HDN reaction rates. The catalyst particle shapes primarily alter the average HDS/HDN reaction rate to adjust the HDS/HDN effectiveness factor. An optimal average HDS/HDN reaction rate exists as the catalyst pore diameter and porosity increase, and this optimum value indicates a tradeoff between diffusion and reaction. In contrast to catalyst particle shapes, the catalyst pore diameter and the porosity of catalyst particles primarily alter the surface HDS/HDN reaction rate to adjust the HDS/HDN effectiveness factor.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ngineering of catalyst particle shapes and pore structures for improving HDS/HDN catalyst particl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催化剂制备过程和制备条件的考察,制备出高活性W-Mo-Ni 活性金属体系的FTX体相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BET、XRD、SEM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TX催化剂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活性金属组分负载量高,分散均匀,活性中心数量高。在200 mL小型加氢装置上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深度加氢脱硫性能,可生产满足欧Ⅴ排放标准的清洁柴油,尤其用于加工处理劣质柴油时表现出优异的加氢活性,应用范围广,已成功应用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全馏分加氢处理装置上。  相似文献   

16.
柴磊昌  施岩  刘曌  王海彦 《应用化工》2014,(9):1630-1633
采用沉淀法制备Ni-Mo催化剂前驱体,添加聚乙二醇(PEG)对其进行改性,经干燥、成型、焙烧制得Ni-Mo催化剂,采用XRD、BET分析、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西太平洋催化柴油为原料,考察了添加PEG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添加,可改善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随着PEG用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孔径也逐渐增大,而活性组分分散度先增加后减少。PEG的添加,可以提高非负载型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对催化剂物相组成方面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加氢催化剂载体,研究载体制备过程中捏合工艺、水粉比及不同挤出设备对载体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捏合时间有利于载体孔结构向较大孔区域集中;提高水粉比有利于提高载体的总孔容;与螺杆挤条机相比,柱塞式挤条机生产的载体总孔容较大,且孔径更趋向(6~10) nm集中。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制备的载体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催化剂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馏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LH-02与制氢原料加氢脱硫B催化剂在100ml加氢装置上的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LH-02催化剂有更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和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