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特性和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镁、氢氧化钙增稠不饱和聚酯(UP)树脂,通过测定树脂糊初期和后期的粘度及固化反应曲线,对影响增稠特性的几个重要因素和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镁比氢氧化钙的增稠效果好,适宜用量为2~4份;增稠温度40℃较为适中;微量水促进初期增稠,但对最终粘度影响不明显;氧化镁与氢氧化钙复配增稠体系中,氢氧化钙能抑制初期增稠,而促进后期增稠;随增稠剂含量增加,增稠后树脂糊固化反应的峰顶温度升高,放热量减小;由不同升温速率的固化曲线可以确定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后处理温度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SMC中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及贮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及其预聚物PU400、PU200为增稠剂对端羟基的不饱和聚酯进行增稠,通过树脂的粘度变化、螺线流动实验对这种新型增稠体系的增稠性能和片材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与以MgO为增稠剂的片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增稠性能优于异氰酸酯单体。(2)增稠剂PU400的质量百分数Wpu应该小于10%。在相同的-NCO浓度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增稠速度随分子量的提高而加快;在273K下,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在4天内完成增稠,在323K下,能在8小时内完成增稠。(3)聚酯片材贮存三个月后,由异氰酸酯增稠体系制备的片材的螺线长度,低于氧化镁增稠体系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3.
MAP体系洁面乳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针对以单烷基磷酸酯盐MAP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乳体系,研究了主要成分增稠剂、主表面活性剂以及三种辅助表面活性剂对产品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烷基磷酸酯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乳体系中,汉生胶有较好的增稠性能,并能赋予产品良好的剪切变稀性能;主表面活性剂MAP明显降低体系的粘度,加入量较大时加大了体系增稠的难度;辅助表面活性剂羟磺甜菜碱和椰油酸单乙醇酰胺都有很好的稳泡、增稠性能;烷基糖苷增稠性能一般,而且不同浓度APG的加入量不会改变产品剪切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研究乳胶漆贮存增稠现象的实验方法。讨论了颜填料粒子分散程度,分散剂的用量和种类增稠剂,杂质离子,贮存温度,以及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和其他因素对乳胶漆贮存增稠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9):2449-2452
研究了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对剪切增稠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制备性能较好的剪切增稠胶提供理论依据。测试分析了用不同粘度的二甲基硅油制备剪切增稠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其中由粘度为500 cst的二甲基硅油制备的剪切增稠胶剪切增稠效应和阻尼性能较优。测试分析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剪切增稠胶动态力学性能,分散相质量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剪切增稠胶的剪切增稠效应和阻尼性能随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是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高于一定范围时,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提高对剪切增稠胶的剪切增稠效应和阻尼性能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10)
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增稠剂的种类,疏水改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机理及在乳液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缔合型增稠剂的科研成果,展望了有机高分子缔合型增稠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聚氨酯缔合增稠剂作为一种典型的高分子缔合型增稠剂,在合成制备、增稠效率、增稠机理及刺激响应增稠等方面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是未来有机高分子类增稠剂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增稠剂种类对乳胶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茂彬 《山西化工》2004,24(4):45-47
主要从增稠机理的角度,分析了增稠剂种类、用量对乳胶漆施工性能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Laponite在牙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无机增稠剂Laponite-D在牙膏中的应用研究,了解了Laponite-D和在纤维素的最佳协同增稠条件,确定了实际生产中所应采取的制胶工艺以及温度、时间和水质等一系列物理因素对其增稠作用的影响,说明采用适合Laponite-D的生产工艺,可发挥Laponite-D的最佳增稠作用,从而改善牙膏膏体的成条性、触变性及白度等。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不同分散介质以及同一分散介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温度下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分散介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分散体系的粘度增加,固液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分散体系所需临界剪切应力减小;当分散介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固液间氢键作用力更弱,加上分子链增长造成空间位阻效应,纳米二氧化硅难于以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存在于分散介质中,不会出现先剪切变稀后剪切增稠的流变曲线。分散体系所处的温度越高,体系的粘度越低,剪切增稠所需临界剪切应力越大,剪切增稠效果越差,甚至不出现先剪切变稀再剪切增稠的流变曲线。因此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及分散温度对改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曾建 《广州化工》2006,34(2):44-45,66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开发研制出一种增稠性台板胶,主要考察了单体的选择对乳液增稠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2-EHA/VAc为7/1时,适量的丙烯酸参与反应就可以得到增稠性较好的乳液。而选择合适的增稠剂加料方式和适量的增稠剂量可以更好的提高乳液的增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