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了广东省雷州半岛2005年发生的50年一遇的旱情和灾情,详细分析造成干旱的成因,并提出今后雷州半岛根治旱灾的对策和抗旱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雷州半岛干旱情况统计及特性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州半岛属于广东省干旱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通过统计该地区历史上干旱情况、降雨资料的干旱天数等,试图对雷州半岛的干旱特性给予一个侧面的分析,达到了解其干旱部分规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雷州半岛是广东省旱情最多也最为严重的地区。采用3S技术对雷州半岛旱灾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为抗旱决策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依据。基于成熟的3S技术,采用热贯量法和作物缺水法对含有土壤水分信息的SAR数据和NOAA/AVHRR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灾情空间分布某一时刻旱灾损失及其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目前,国内了很多3S技术于灾情监测的经验,3S技术应用于雷州半岛的旱灾监测与评估可以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4.
雷州半岛的干旱主要表现为灌区干旱,选择了以灌区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的缺水率法来作为评估农业旱情的指标,并设想通过预测中型灌区的缺水率来预测雷州半岛的农业旱情,以便能准确、及时地掌握旱情发生、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旱灾。  相似文献   

5.
旱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为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要占全部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一半以上。干旱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干旱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农牧民群众陷于贫困之中,间接危害是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南部历来是个苦旱地区,也是广东省连片干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的干旱问题,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方案论证比较。对于如何治旱问题,大体上有综合治旱方案和从南渡河调水治旱方案。本文阐述了南渡河调水方案是不可行的,为雷州半岛西南部治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雷州半岛西南部历来是个苦旱地区,也是广东省连片干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的干旱问题,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方案论证比较。对于如何治旱问题,大体上有综合治旱方案和从南渡河调水治旱方案。本文阐述了南渡河调水方案是不可行的,为雷州半岛西南部治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影响,提高应对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价和决策分析能力,结合广东省气候环境及社会经济等资料,选取致灾危险性、环境敏感性、承灾易损性3类评估要素为准则层,构建了广东省干旱灾害风险分析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多指标环境作用下的研究区域进行干旱风险空间分析,得出广东省干旱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广东省干旱综合风险区域呈高、中、低交错分布,中风险及以上区域比例较高,占总体面积的75.5%。结合历史旱灾统计数据分析,风险区划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在应对干旱灾害时,分析成果可为广东省科学抗旱、精准施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水利》2023,(4):17-18
<正>一、定义1.干旱干旱是由水分的收与支或供与需不平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2.旱灾旱灾的全称是干旱灾害,它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3.干旱与旱灾的区别干旱主要是由降水偏少或气温偏高等异常因素所导致的,这属于自然现象。而旱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自然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叠加效应,是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耦合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06年区域性干旱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从气象因素、工程设施、用水管理、水价机制、种植结构和抗旱服务救灾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旱灾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干旱是渭南地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和抗御干旱是关系全区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资料展示了旱灾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旱灾的肆虐惨况及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分析了旱灾的成因、特征、规律和总趋势,提出了旱塬区和灌区防旱抗旱的不同举措,以及今后乃至下个世纪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韬略。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干旱灾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干旱灾害是黑龙江省主要自然灾害,旱灾造成的损失在黑龙江省所有自然灾害中最重。对黑龙江省的旱灾特点和成因,旱灾对全省工业、农业、人们生活和生态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干旱指数指标将全省分为35个干旱类型区,并根据分析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抗旱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干旱灾害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农业、工业、生态及居民生活等方面均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统计安徽省淮河流域主要干旱年份及旱灾成灾面积,分析旱灾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系统地阐述旱灾成因,为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居民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用水安全,提出旱灾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的辽西北地区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用于快速预估一定抗旱能力条件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对1949—2008年县区以上的旱情旱灾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近60年来旱情旱灾情现状及变化情势从特大干旱、农村饮水、农业干旱、城市缺水、生态环境和旱灾损失等不同的角度,对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发生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干旱灾害在发生频次、严重程度和发生范围方面都呈现增加的态势,干旱不仅对农业,而且对工业生产以及江河、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干旱灾害的影响已经波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未来发生特大干旱的概率增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区域干旱特征进行分析评估,对当地的抗旱减灾决策及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基于雷州半岛1970—2019年的12个站点气象、水文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及游程理论对干旱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结合适线法、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雷州半岛地区近50年干旱历时和烈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雷州半岛近50年来的月尺度SPEI指数呈波动中逐渐下降趋势,且在近50年的时间尺度上呈现以约10年为一个周期的波动特征,其波动与ENSO影响相关,在ENSO冷事件年SPEI指数相对偏大,相反在暖事件年SPEI指数偏小,旱情凸显;(2)雷州半岛发生干旱灾害的烈度越大概率越小;(3)干旱情况地域差异较大,干旱频次、次均烈度高低及历时长短等指标在空间上均呈现为东北部地区向西南部地区逐渐加强的分布规律;(4)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频率地域差异总体表现为雷州半岛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发生中旱及以上干旱的频率高于中北部地区,其中雷州市南部及徐闻县旱情突出;(5)春冬季干旱易发,空间上春夏两季雷州半岛东北部和中南部地区旱情影响较为突出,秋旱则在中北部地区较为严重,冬旱严重影响区域为中南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重庆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其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重、损失之大均为历史罕见.全市有37个区县出现特大干旱.受灾人口突破210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近133万hm^2,农村饮水困难峰值数分别为820.39万人、748.78万头大牲畜.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71亿元。  相似文献   

18.
牛玉忠  周泉  程小平 《山东水利》2008,(9):57-57,60
1 旱灾及干旱成因分析 东昌府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区),现有农业人口69万人,耕地7.33万hm2.统计显示,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建国(1949年)581年间,出现不同程度旱灾111次,建国后至今发生中大旱灾9次,5年一次中小旱,十年一大旱,频繁的旱灾成为全区自然灾害第一大害,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1999~2002年连年干旱,造成大面积西部高亢区群众吃水困难、农田减产绝产,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分析1999年以来9年的旱灾情况,平均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67万hm2,约占播种面积的25%左右,粮食减产约1.5万t,因旱造成3多万人、1多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30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荆门市为干旱多发区,近年来旱灾频发,2008~2013年形成"五连旱"。为探索缓解荆门市旱灾的办法,对荆门市近年来的降水、水利工程蓄水、灌溉工程调度应用、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天然降水偏少导致资源性缺水、灌溉工程建设落后导致水利用系数偏低、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导致需水量居高不下等为荆门市主要致旱因素。针对荆门市干旱的成因,提出加强水资源配置、用水管理和旱情预警预报等措施,以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是保定市用水大户,占用水总量的80%左右,近年来,保定市连续遭受旱灾,干旱少雨造成农业严重减产,给农民收入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形成旱灾的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