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宿国宝  张顺贤  祝仰勇 《燃料与化工》2012,43(6):55+57-55,57
HPF脱硫工艺脱硫效率波动较大,脱硫系统存在吸收塔循环喷淋密度小、氨硫比低、脱硫液中两副盐含量高等问题。通过提高吸收塔循环喷淋密度、增加提盐装置、降低脱硫系统温度等措施,脱硫效率显著提高,脱硫系统运行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朋朋  陈涛  王雷 《煤化工》2014,(4):36-38
结合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了脱硫液提盐系统调试运行期间出现的设备和工艺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增加前置过滤装置、管道伴热、余热回收、产品烘干、副产品转换、增加负压蒸氨系统、更换管道和设备。对脱硫液提盐系统的改造,可使脱硫液副盐含量降低,脱硫效率提升,为后续甲醇的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济钢焦化厂现有3套HPF湿法脱硫装置,这种脱硫工艺运行成本较低,国内焦化厂应用较普遍。但脱硫液再生时会生成(NH4)2S2O3、(NH4)2SO4及NH4CNS等副盐,副盐浓度过高直接影响脱硫液对H2S的吸收效果,降低脱硫效率,这是该工艺最大的不足。我厂2005年合作开发的脱硫液提盐技术,能净化脱硫液,提出副盐,实现脱硫液的循环利用,有效改善了脱硫系统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4.
脱硫液提盐工艺复杂、运行费用高、产品需求小,开工率很难保证,建设提盐项目的可行性差。通过跟踪新型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018年将PDS催化剂改成新型络合铁催化剂,脱硫效果较好,副盐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晁伟  王涣福 《煤化工》2011,39(2):29-31,34
通过考察近几年来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的运行状况,发现脱硫循环液温度、脱硫液中挥发氨和两盐含量是影响HPF工艺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多个工艺参数,将脱硫循环液温度控制在37℃以内,挥发氨质量浓度保持在8g/L以上,脱硫液中两盐质量浓度降低到300g/L以内,保证了HPF脱硫工艺运行稳定,从而使脱硫效率大幅度提高,目前脱硫塔后H2S的质量浓度维持在0.2g/m3以内,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6.
《煤化工》2019,(5):72-75
盛隆化工脱硫系统中的脱硫液采取脱色、真空蒸发、结晶、离心、溶解、压滤、真空干燥等手段,提取脱硫液中的硫氰酸钠及大苏打。介绍了项目的建设情况、调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通过滤布目数的调整有效解决了固液分离不彻底造成的产品色度问题;通过消泡剂的引入,解决了泡沫含盐进入不合格甲醇槽的问题;通过增大自吸泵吸水室容积,解决了离心式自吸泵不上量的问题等,进一步优化了提盐系统前期设计上的不足。提盐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效降低了脱硫液中的副盐含量,脱硫系统的阻力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硫化氢指标的控制更加稳定,为煤气平衡工作带来方便,后续两套甲醇系统的生产更加合理均衡。  相似文献   

7.
张桐 《小氮肥》2014,(8):16-17
<正>0前言江苏戴梦特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以下简称二化厂)设计能力年产50 kt合成氨装置2007年投产,半水煤气脱硫采用"888"脱硫催化剂和Na2CO3为碱源的湿式氧化法脱硫。近年来,脱硫液中副盐含量偏高,影响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副盐的产生不仅影响脱硫效率,引起生产波动,增加物料消耗,还会加大脱硫液对设备的腐蚀、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环保事故。2013年7月进行全厂大修,重点对脱硫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GLT络合铁脱硫技术抑盐原理基础上,结合GLT络合铁催化剂在柳钢焦化4#塔脱硫系统的工业运行数据表明,钠碱法上GLT络合铁催化剂的使用可保证脱硫液副盐含量的稳定,有效提升了煤气脱硫效果以及脱硫净化度,并可在腐蚀和压降稳定控制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可大幅降低脱硫液废液外排处理量和纯碱消耗量,其中脱硫液外排处理量由原先的15~20 m3/天降低至现有的不超过1 m3/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HPF法脱硫工艺,指出脱硫液提取副盐的必要性。对现有提取副盐工艺进行了简述和经济效益分析,提取副盐后提高了脱硫效率,减少了脱硫催化剂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变换气脱硫系统存在因二氧化碳分压高、脱硫液中副盐增长快、塔内气速高、气液接触时间短等因素造成的脱硫系统运行不稳定和运行费用高等系列问题.采用长春东狮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填料高效传质技术QYD内件,配套DSH型高硫容抑盐脱硫催化剂,除了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精度、抑制副盐生成、降低净化材料消耗以外,还能达到稳定脱硫...  相似文献   

11.
《化学工程》2017,(8):22-26
Na_2CO_3-NaHCO_3缓冲溶液作为脱硫液脱除水煤气中H_2S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生成Na_2S_2O_3,Na_2SO_3,NaSCN等副盐。通过配制不同副盐含量的脱硫液,考察了副盐对p H值、密度、黏度及表面张力等物性的影响和不同温度下副盐对NaHCO_3溶解度的影响,在填料塔中研究了副盐含量对脱硫液吸收H_2S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副盐含量的增大,脱硫液p H值减小,密度、黏度及表面张力增大,这些物性的改变导致气液传质系数KGa减小;随着副盐含量的增大,NaHCO_3饱和溶解度下降,易出现NaHCO_3析出堵塔问题,使可供操作的脱硫液密度区间变小。  相似文献   

12.
煤气脱硫系统效率低,脱硫液温度高,吸收动力差,熔硫后的单质硫含量高,副盐增长快,再生风量小,硫泡沫少,通过改造初冷器冷却水系统降低煤气温度、熔硫釜的改型更换、再生喷射器的改造等措施,脱硫系统生产稳定,脱硫率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薛俊峰 《小氮肥》2014,(2):17-18
<正>0前言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象公司)采用Φ2 650 mm固定层间歇式造气炉制气,半水煤气脱硫采用栲胶法脱硫工艺,变换采用无饱和塔全低变工艺,年产180 kt合成氨和300 kt尿素。2012年7月,通过对硫回收工艺改造后,溶液中副盐含量大大降低,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减少,物料消耗降低,保证了半水煤气脱硫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韩荣芹 《河北化工》2013,(7):141-143
合成氨行业的半水煤气脱硫采用湿法脱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脱硫塔的阻力问题,大都是因脱硫塔填料积聚副盐类或硫膏物质,堵塞气液通道造成塔阻增大。应用碘量法检测脱硫液中副盐硫代硫酸钠含量的分析方法,长期进行监测、跟踪和对比,证明了脱硫液中硫代硫酸钠含量的波动规律和塔堵的相应关系,及时捕捉脱硫塔阻力增长或脱硫溶液成分恶化的苗头,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防范措施并有效处置,防止了脱硫塔硫堵的发生,为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朱磊  朱政杰  胡璐 《煤化工》2022,(1):22-25
临涣公司一期化产HPF脱硫装置设有两套并联运行的脱硫系统,其脱硫工艺分别采用络合铁与PDS两种技术,结合脱硫原理,从工艺控制和工业运行效果等方面分析了两种脱硫技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络合铁脱硫技术可从源头上抑制S2O32-和SCN-副盐的产生,而PDS技术会产生两盐;相比PDS脱硫,络合铁脱硫对催化剂浓度、脱硫温度、再生空气量等工艺控制的要求更高;络合铁脱硫可将硫化氢质量浓度控制在50 mg/m3以下,其脱硫效果明显优于PDS脱硫的150 mg/m3~300 mg/m3;在不外排脱硫液的情况下,络合铁脱硫可使副盐基本不增长,而PDS脱硫必须外排脱硫液去提盐工段提盐。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TXQ-1型脱硫催化剂在半水煤气脱硫中应用情况,收到了系统阻力降低、脱硫效率提高、脱硫液中副盐含量降低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副产品资源化程度高等优势,而存在的氨损耗和亚铵氧化等问题却长期制约其推广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开发的多功能脱硫塔,从设备和工艺两方面综合考虑,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此为核心的脱硫系统在26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工程运行三年多表明,该系统脱硫效率达95%~99%,尾气中SO2含量在50~190 mg/m3;副产硫铵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吴金莺 《山西化工》2024,(2):122-123+126
为进一步探究煤气脱硫环节中脱硫液的有效处理方法,以某焦化企业的煤气脱硫液提盐工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对脱硫液提盐工艺做全方位优化,并通过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在产品质量、成本等指标上均具有一定优势,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湿法氧化脱硫法中为保证脱硫效率需要定期排放一定量脱硫废液,废液中大量副盐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本文提出使用喷雾干燥器干燥脱硫废液的思路,通过分离脱硫液副盐,以减轻脱硫废液直接排放造成的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20.
续树红  黄强 《燃料与化工》2024,(1):48-50+66
对焦炉煤气脱硫系统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脱硫液分析频次,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对脱硫液组分和脱硫操作进行调整,避免脱硫液组分失衡造成脱硫工艺不稳定,保证脱硫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