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氟橡胶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氟橡胶的主要性能出发,介绍了橡胶并用在氟橡胶改性中的研究进展。氟橡胶的并用包括氟橡胶之间的并用,FPM/ACM,FPM/EPDM,FPM/NBR,FPM/IR及FPM/MVQ的并用。这些并用胶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氟橡胶的低温性能、降低了混炼胶的价格。  相似文献   

2.
综述国内外氟橡胶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包括主链改性、橡胶并用、填充改性和表面改性等。主链改性主要是在氟橡胶主链上引入其他基团或原子等以获得新的性能,但成本较高,限制其推广和应用;橡胶并用是将氟橡胶与其他橡胶并用,该方法简单高效,但由于氟橡胶的结构特殊,较难选择共硫化体系,且会部分降低氟橡胶独有的特性;填充改性是指加入新型填充剂,可提高氟橡胶的物理性能;表面改性是指在不影响氟橡胶性能的基础上改变其表面性质而赋予其某些特殊性能。  相似文献   

3.
鲍泳 《辽宁化工》2024,(3):458-460
氟橡胶(FKM)因其结构链的特殊性,具有其他橡胶无法比拟的耐高温、耐化学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介绍了氟橡胶的发展历程以及氟橡胶/填料复合体系,综述了氟橡胶的制备与改性方法,为进一步改进氟橡胶的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兆煌 《有机氟工业》1990,(3):30-33,F003
前言众所周知,橡胶共混(blends)技术的历史已经十分长远。有人统计过,约70%的合成橡胶是通过共混技术,形成共混胶再服务于橡胶工业生产的。就氟橡胶而言,由于它虽然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但是价格昂贵,加工比较困难,物化性能也有某些欠缺,这些必然给氟橡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带来困难。近年来,氟橡胶与烃类橡胶的共混,已屡有报导。这里所说的氟橡胶一般都是针对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带有硫化点的第三单体的三元或四元共聚物,也就是称为 Viton G 型的可以用过氧化物硫化的氟橡胶。和这类氟橡胶进行共  相似文献   

5.
氟橡胶是一种特种的合成弹性体,具有广泛的用途。介绍了氟橡胶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氟橡胶的主链改性、并用改性以及填充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氟橡胶(FKM)是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对氟橡胶的性能、改性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作了综述,并对改性氟橡胶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在固体氟橡胶混炼胶中引入端羧基液体氟橡胶(CTLF),研究了混炼胶的加工性能、硫化物性、力学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结果表明,当羧基质量分数为2.21%的CTLF在混炼胶中质量分数达到10%时,混炼胶的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达到15.7 MPa和33.5 kN/m。CTLF的增强效应源于羧基与混炼胶中的吸酸剂氧化镁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离子型交联是混炼胶力学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此外,CTLF的引入提高了硫化胶的高温残炭率,且对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氟橡胶的生产改性及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橡胶是一种特种的合成弹性体,具有广泛的用途。介绍了氟橡胶的合成方法、改性研究进展以及加工方法,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氟橡胶的性能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氟橡胶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硕原子上接有氟原子的一种合成高分子弹性体。这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耐热、耐油、耐溶剂、耐强氧化剂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等许多领域。目前,世界氟橡胶产量的60%以上用于汽车工业,氟橡胶正以其优良的性能不断地扩大应用领域范围。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共混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塑料增韧聚丙烯(PP)体系,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体系、PP/弹性体/塑料三元共混体系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体系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PP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采用塑料类作为改性剂增专心PP,虽可增韧,但是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往往要大量使用改性剂或添加相容剂。使用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PP弹性体/塑料三元共混体系可均衡改善力学性能及降低成本。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婷 《贵州化工》2011,36(6):19-21
介绍聚丙烯增韧改性的原因和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当前共混改性中较常见的PP/EPR、PP/EPDM、PP/SBS、PP/POE四种共混体系的改性及其互相之间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PP/POE是以上几种方法中最优的。  相似文献   

13.
硅橡胶并用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硅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二烯类橡胶、丁基橡胶等并用的研究情况和各种并用胶的优缺点。指出硅橡胶与其他橡胶并用的关键问题是相容性和共硫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硅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橡胶型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等有机橡胶共混改性的最新研究与应用状况.介绍了硅橡胶/有机橡胶共混改性材料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由于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聚丙烯的增强增韧改性已成为使其工程化、功能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聚丙烯共混增强增韧改性的研究,介绍了聚丙烯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Immersion experiments with Aflas (I), poly(tetrafluoroethylene‐co‐propylene), and Fluorel (II)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perfluoropropylene)], showed greater swelling of I in nonpolar liquids and much higher swelling of II in polar liquids: over 100% (wt/wt) in two ketones and a phosphate ester. Sorption isotherms determined for toluene and acetone at 25 and 35°C were fitted with the Flory–Rehner relation, employing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solvent–polymer interaction parameter. The fitted K parameter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ee of crosslinking in II was lower than in I. However, the high swelling of II by polar solvents is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the polar nature of II resulting from the asymmetric CF(CF3) moiety. Diffusion coefficients determined from sorption kinetics, corrected for nonisothermal effects, and converted to solvent self‐diffusion coefficients were fitted with the Fujita free‐volume relation. The values were much higher for I than II with acetone and also slightly higher for I with toluene. The estimated zero‐concentration values were 1.5 E‐09 cm2/s for Aflas–acetone, 0.3 E‐09 cm2/s for Fluorel–acetone, and even lower for toluene. The low diffusion coefficien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superior barrier performance of these elastomers, is due, in part, to the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I and II, −7 and −21°C, respectively.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1: 1525–1535, 1999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其他橡胶共混及无机纳米粒子改性EPDM的研究进展,通过共混使EPDM共混胶兼具不同橡胶的特性,如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黏合性、耐热老化性能、耐化学药品、介电性能及加工性能等;通过改性,可使EPDM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还具有相对密度小、高充油、高填充性以及与多种高聚物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代俊明  孙秀花  高昌录 《化工进展》2019,38(z1):159-165
有机聚合物如聚砜类、聚偏氟乙烯类、醋酸纤维素类、聚烯烃类等具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膜材料。然而,膜污染问题限制了膜的应用。共混改性法操作简单,改性和成膜同时进行,效果稳定,通过共混改性法对有机聚合物膜进行膜改性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一方面通过共混亲水性聚合物、两亲性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对有机聚合物膜进行膜改性,制备改性膜的防污性和渗透性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共混如TiO2、SiO2、碳纳米管(CNTs)、Al2O3、氧化石墨烯(GO)和ZrO2等无机纳米粒子也可以制备高性能分离膜。本文从以上两方面综述了共混改性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通过共混改性提升膜的抗污染等性能是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聚乙烯(PE)的主要特性及分类,并介绍了聚乙烯的改性,包括填充、共混、接枝、交联及改性后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今后聚乙烯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树脂合成及其共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筛选出合成有机硅树脂的配方,讨论了原料配比、水解温度,介质酸度和溶剂组成对有机硅树脂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共混改性有机硅树脂前后的结构特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有机硅树脂、PBMA和PBMA共混改性有机硅树脂的微观结构,进而探讨,改性有机硅树脂室温同化机理,即有机硅树脂分子和PBMA分子之间的互相介入、互相贯穿使之形成网络,具有了自由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