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花11—1油田FPS扩展性系泊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流花11—1油田FPS永久式扩展系泊系统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标准;同时对FPS系泊系统计算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流花11-1油田FPS永久式扩展系泊系统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标准;同时对FPS系泊系统计算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海油第一个自营开发的以水下生产系统为主体的边际油田开发项目,流花4-1油田开发项目中应用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和引进集成新技术。在对依托的超期服役老平台延寿工程中,进行了永久系泊的半潜式生产平台安全解脱和回接作业;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开发了锚系解脱与回接成套技术,立管快速解脱、海底存放与回接成套技术,老旧跨接管深水拆除技术等。在流花4-1油田水下生产系统的开发中,创新应用了双泵采油系统和远距离电潜泵变频驱动技术,使用简化联顶管柱系统取代了传统联顶管柱系统成套技术,实现了管线终端PLET的国内首次研发,自主管理了国内首次300m深水铺管,并首次应用了遥控水下高压电切换开关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为以后类似的深水油气田开发积累了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南海流花16-2/20-2/21-2油田群是中国海油目前在开发的最深水油田群,所在环境条件恶劣、井数多、原油析蜡点高、伴生气量大、井温高,面临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FPSO及系泊与立管系统复杂等诸多技术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油田群开发工程方案及为解决相关核心问题而开展的水下生产系统复杂管汇、长距离回接管输及流动安全保障、水下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庞大复杂的FPSO及系泊系统优化设计、海底不保温钢管高温屈曲、复杂动态管缆悬挂及干涉碰撞分析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其相关成果可为南海深水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南海流花16-2/20-2/21-2油田群是中国海油目前在开发的最深水油田群,所在环境条件恶劣、井数多、原油析蜡点高、伴生气量大、井温高,面临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FPSO及系泊与立管系统复杂等诸多技术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油田群开发工程方案及为解决相关核心问题而开展的水下生产系统复杂管汇、长距离回接管输及流动安全保障、水下电潜泵远距离直接驱动、庞大复杂的FPSO及系泊系统优化设计、海底不保温钢管高温屈曲、复杂动态管缆悬挂及干涉碰撞分析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其相关成果可为南海深水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雪宜 《石油工程建设》2012,38(6):16-21,107
流花11-1油田内转塔单点深水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遭到超强台风"珍珠"的袭击,3根软立管全部断裂,单点10条锚系中的7条断开。文章从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锚链的预布、FPSO拖航前的准备工作、FPSO拖航、现场就位、锚链的打捞与连接、FPSO的安全系泊等论述了流花11-1油田FPSO的复产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7.
陆丰22—1油田开发简况,陆丰22—1油田开发方案(油藏及原油特点,5口水平井开发、油田设施、生产预测)和生产设施(水下系统、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处理装置、沉没式转塔生产系泊系统、环境与安全)及组织机构与培训,陆丰22—1油田开发钻井的6个主要难点及克服这些难点所采用的9项高新技术,陆丰22—1油田开发成功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海流花11—1油田的深水开发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花11—1油田是中国南海目前完成的在技术上实用、经济上可行的海洋石油深水开发项目。贯穿项目开发始终的主导思想是将划时代的创新技术揉合进常规技术中,把称作“组块搭接式控制体系”的水下井口生产系统与电潜泵人工举升相结合,为深海石油的开发另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海流花11—1油田的深水开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花11-1油田是中国南海目前完成的在技术上实用、经济上可靠的海洋石油深水开发项目。贯穿项目开发始终的主导思想是将划时代的创新技术揉合进行常规技术中,把称作“X且块接式控制体系”的水下井口生产系统与电潜泵人工举升相结合,为深海石的开发另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0.
流花4-1油田是我国第1个基于深水开发模式采用水下生产设施开发的油田,其电潜泵驱动电机与变频器之间的距离长达15.5 km,给电潜泵远程控制提出了挑战。针对电潜泵远程控制带来的风险,开展了流花4-1油田水下电潜泵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和方案设计,最终选用PF7000型中压变频器控制系统成功解决了水下电潜泵长距离控制所面临的电机侧电压值偏离、电压变化率大、电机绝缘影响和输出电流谐振影响大等技术难题,实现了8口井水下双电潜泵一次性投运成功。远距离中压变频控制系统在流花4-1油田生产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可为我国海上其他油田水下电潜泵远程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上目前对外合作开发的最大油田——南海流花11—1油田,于1996年3月29日正式投入开采。 流花11—1油田位于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对外合作区,位于香港东南190 km,油田处水深300 m,现已探明证实油田原油地质储量约2亿t。在开采原油高峰期年产量可达到249万  相似文献   

12.
集成和研发一种新型自容式锚链监测传感器,用于测量水下锚链张力及在波浪作用下的特性,克服了目前其他监测手段无法准确地反映海流、海浪对系泊的影响,不能抵抗台风等缺点,并成功在中国流花油田"南海挑战"号浮式生产平台(FPS)锚链上实施,实现采用水下机器人(ROV)进行自容式传感器拆卸,对得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该水下监测系统可准确得到锚链在波浪作用下的频域特征,这种监测方案和原理可延伸应用于其他相关参数和水下结构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流花油田群开发项目中伴生气组分较富、热值较高,不能满足锅炉和透平燃料气指标要求,并存在伴生气增压、冷却产生大量凝液等问题,通过对轻烃回收处理流程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一套适合流花油田群开发项目的轻烃回收处理流程;在调研国内外已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海上FPSO现状和环境条件分析,提出了LPG的外输方案及LPG储罐的安全防护措施。本文研究解决了流花油田群开发项目中伴生气的问题,预期收益率可增加约1%,所提出的LPG外输及安全防护措施对保障油田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流花4-1油田水下生产项目是我国自主开发深水领域的第一个项目,该油田是依托老油田生产的边际油田,老油田所采用的直接电液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设计了水下复合电液控制系统并进行了成功应用。该系统在增加了水下电力通讯单元和水下控制模块基础上,利用脐带缆技术实现了批量数据传输,使整个系统的水下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了规模化和自动化,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数据反馈性,为流花4-1油田的稳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八角形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模  王春升  张理  陈国龙 《中国海上油气》2008,20(3):195-198,201
针对渤海边际油田开发的需要,提出了八角形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的概念,探讨了将八角形FPSO用于浅水海域小型油田或边际油田开发的"蜜蜂式"开发模式,并对八角形FPSO总体布置、与井口平台间的柔性连接、原油外输方式、浅水海域多点系泊系统、环形舭龙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这些初步成果可为今后研究开发各种全新概念的FPSO提供借鉴,也将积极推动我国浅水海域小型油田或边际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三维地震和反演孔隙度资料,建立了流花11-1油田三维孔隙度模型,对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变化有了定量认识.储层物性、相对致密层发育程度及断层发育情况是影响油田产油能力、含水上升速度的主要因素.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速度较快,高含水井侧钻对延缓油田产量递减有明显作用,是今后流花11-1油田开发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外输系泊是边际油田开发的关键环节,就单点、两点、三点及柔性靠船等型式,在性能特点、工程造价及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自安装采油平台首次在渤海湾应用于开发边际油田,探讨并推荐了一种适合边际油田开发的系泊方案。  相似文献   

18.
单点系泊系统因其投资小、易于回收、施工简便、工期较短,抵抗恶劣环境优势明显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边际油田的开发。参考国内外单点系泊系统的设计经验,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简易单锚腿系泊装置——配重缓冲和浮筒缓冲综合型系泊装置,文章对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并对该系泊装置的系泊原理、系泊刚度和系泊力进行深入研究,为浅海水域中小油田和边际油田的开发提供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渤海某海域油田开发工程为例,对两点系泊系统的浮筒净浮力、缆绳预张力、缆绳长度和环境条件对系泊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系泊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实践表明,基于两点系泊系统系泊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系泊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可使整个系统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对今后我国海上其他油田开发工程中两点系泊系统的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永久式封隔器可以协助完井、采油、分层改造等作业。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使井筒不断加深,因此,采用套铣技术合理打捞封隔器,可以有效减小分层开采的故障。打捞永久式封隔器,可以进一步保证油井的正常运行,通过射孔作业,或者更换生产管柱类型,提升油田采收率。但目前钻压和转速的不稳定,以及泵压与排量在各油井的不同情况,打捞永久式封隔器面临较大的困难。结合油井套铣技术的相关数据,总结永久式封隔器的打捞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