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冷却水系统中的污垢热阻及金属腐蚀速度的在线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冷却水系统中污垢热阻及腐蚀速度的在线监测方法;研制了能模拟冷却水流动和传热状态,并消除自腐蚀电位漂移和溶液IR降影响的冷却水污垢热阻及腐蚀速度在线监测装置;同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使整个测量和数据处理过程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真实地在线反映换热器结垢和腐蚀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工业冷却水腐蚀、结垢实时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冷却水系统添加的大多是阻垢缓蚀剂,以及腐蚀和结垢是影响冷换设备换热效率及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一种采用电化学测量原理和化工传热原理研制开发的,适用于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腐蚀速率、污垢热阻实时监测技术。此项技术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1)在体系具有一定流速情况下的稳定电化学腐蚀速度测量;(2)腐蚀、结垢情况的综合评价;(3)具有功能强大的直观的数据处理软件及实时的计算机监控功能。经过天津石化的实际应用,其监测结果对于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而指导生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微生物在工业冷却水系统中造成的严重危害,阐述添加剂杀生剂是控制微生物的有效方法及影响杀生剂杀生效果的因素,强调了快速监测技术对及时控制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又介绍了快速监测技术ATP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此法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5.
从松花江水中分离纯化出黏液形成菌N1,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其为微球菌属。利用动态模拟实验装置,研究此菌株在工业运行环境下细菌总数的变化对不锈钢管式换热器传热表面污垢热阻的影响。在线监测结果显示,细菌总数与污垢热阻变化成正相关;对管壁黏泥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含有约107 cfu/mL的微生物;元素分析结果发现,黏泥内主要成分为C、O、N和Cl,这与微生物基本元素组成相似,表明菌株N1有黏附于传热表面形成黏泥的特性。这对认识微生物污垢形成机制,尤其是形成起始阶段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将为新型高效换热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海南  易光平 《云南化工》2012,39(4):29-31,34
对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中锌含量的测定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加大缓冲溶液的加入量,沉淀并过滤样品中的干扰离子,锌含量的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大于0.22%,加标回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浊环冷却水现场处理中氢氧化铁污垢的来源及危害。讨论了总铁含量与浊度的关系,并提出了控制总铁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污垢热阻监测实验台,考察了电磁场作用下换热器微生物污垢形成过程典型水质参数的变化,并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了水质参数与污垢热阻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电磁场作用下,细菌数、污垢热阻、浊度较未加磁的对照组低,而p H、电导率较未加磁的对照组高。灰色关联分析显示水质参数与污垢的形成密切相关,其中,浊度对污垢热阻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取循环冷却水换热器中长期运行的污垢数据,使用了在线污垢监测器。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于预测任何水化学的冷却水换热器的污垢性能。后来将该预测指数用于实际运行的换热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例研究对该预测指数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污水再生后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易产生管道结垢和微生物滋生等问题,动态模拟了循环冷却水系统,探索温度、流速、浓缩倍数对污垢量和污垢中EPS、多糖(PS)、蛋白质(PN)、细菌总数(TB)、粘液形成菌(SFB)、铁细菌(IB)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污垢量增加,35℃时的TB、SFB和IB含量最高。流速提高,污垢量变化不大;0.8~1.0 m/s时TB、SFB、IB和SRB数量最多。增大浓缩倍数,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污垢量增加,浓缩倍数为4.0时微生物对系统影响最大。建议系统温度宜控制在30℃以内,流速宜大于1.0 m/s,浓缩倍数宜避开4.0倍。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种新型循环冷却水处理在线监控评价设备,用于水处理对策在线评价、优化与核心水质参数在线监控。该装置以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实际流态、水质、金属材质、换热强度为基础,对换热器污垢热阻、腐蚀速率及核心水质参数(pH、ORP、浓缩倍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以此为依据,对水处理剂加药浓度在线评价,并实时调整。设计了监控系统硬件,包括:污垢热阻检测器、腐蚀速率检测器、自动加药装置、水质参数分析仪表和工控机等,利用Delphi7.0编制了系统软件,可完成监控参数设置、实时显示、在线控制、历史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该装置应用于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电厂1号机组,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时评价水处理加药方案,有效地抑制污垢热阻生长,减轻换热器腐蚀,瞬时污垢热阻 <1.5×10-4 m2·K·W-1,腐蚀速率<0.005 mm·a-1,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由2倍提高到4倍,优化了水处理方案,提高了电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和腐蚀的原因,并对其危害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结垢和腐蚀的处理措施,为解决冷却水换热器结垢和腐蚀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在60轮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一个描述冷却水成垢的新模型Rf=Rf*e^-A/t-to。对在美国Oregon州立大学所做的31轮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的结果采用新计算技术,进行了分析,再次证实了Rf=Rf*e^A/t-to模型的可靠性。其中,引进了常数to来表征实验中经常出现的诱导期,并可较方便地进行线性回归.以得出具有相对比较价值的Rf*。  相似文献   

14.
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的提升会加剧换热设备的结垢,同时,工业规模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量和排污量也严重制约着阻垢剂和除垢方法的选择。将阻垢剂划分为传统化学阻垢剂、基于石化产品的绿色阻垢剂、基于生物提取物的绿色阻垢剂三大类,针对阻垢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阻垢剂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阻垢剂的发展趋势;简述了常用的物理除垢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换热设备的损伤和较低的除垢能力是这类方法难以忽视的问题;阻垢剂和物理方法组合使用的相关研究表明物理方法会显著影响阻垢剂的性能。结合循环水系统除垢的研究现状,对除垢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对阻垢剂和除垢方法使用的建议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智能化监测换热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使用状况分别作出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剂的现状及绿色化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温度变化、溶解氧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系统的管道、水泵等腐蚀严重.影响冷却效率,甚至停机。投加缓蚀剂是重要的防腐蚀措施。通过综述循环冷却水处理常用缓蚀剂以及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缓蚀剂的性能特点、现状及其发展,明确了这一领域的绿色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3D-Trasar冷却水监测和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 《工业水处理》2006,26(2):89-91
介绍了纳尔科公司最先进的冷却水监测和控制系统3D-Trasar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D-Trasar发展了原有的荧光示踪技术,能同时对冷却水系统的腐蚀、沉积、微生物三方面进行实时、快速检测和控制,及时对冷却水系统的应力扰动作出应对处理,使冷却水系统出现问题风险最小,处理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提高工厂的综合利益.  相似文献   

18.
冷却水系统中腐蚀和水质的现场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冷却水系统中金属腐蚀的几种现场监测方法(试片法、试验管法、线性极化法和监测换热器法)、腐蚀控制的指标、与腐蚀控制密切相关的冷却水水质现场监测的内容及水质控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