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最大程度解堵、最小程度对岩心破坏、最优化酸液置放为目标对巨厚强非均质性砂岩储层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钻井液伤害实验与酸化解堵实验相结合、长岩心实验与短岩心实验相结合,宏观测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思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泥质含量高、胶结疏松的储层可适当增加前置酸浓度(HCl浓度增加到15%),同时降低主体酸HF浓度(降低到1%)。岩心切片结合电镜扫描分析确定伤害深度和解堵半径,为用酸规模优化提供依据。对于巨厚的孔隙型储层,可以通过封隔器分隔+变密度射孔+转向酸的组合模式实现储层均匀改造,而对于裂缝发育段应该坚持"大排量、大液量、高泵压"的改造模式以实现储层深度解堵。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气井普遍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产层段长且常采用裸眼或筛管方式完井的特点,因此实施针对性、差异化、均衡酸化,是提高碳酸盐岩气藏酸化效率、降低储层改造成本,提高单井产量的关键。为此,以中国石油在土库曼斯坦实施的目前我国最大的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为例,在建立此类气藏的储层非均匀伤害模型、酸蚀蚓孔及酸化产能分形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酸化工艺协同,形成了差异化控流均衡酸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差异化控流均衡酸化技术描述了碳酸盐岩气井储层非均匀伤害,同时考虑了酸蚀蚓孔分形分布造成的不均匀解堵,更贴近碳酸盐岩酸化实际;(2)差异化控流均衡酸化技术不仅让目的层段沿井轴的污染情况更直观,还可以针对性地分段开展酸化参数的优化,实现差异化定向解堵作业;(3)该技术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23井次作业后的平均单井日增产气量11×104 m3,用酸量仅为常规酸化的30%~60%,现场应用效果好。结论认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差异化控流均衡酸化技术是一套适用于强非均质碳酸盐岩气井的气藏地质与工程相结合的一体化新技术,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  相似文献   

3.
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东铁山、雷音铺构造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储层非均质性迥异。前者孔隙度分布不均匀且相差悬殊,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高,孔隙层呈带状分布,隔层不稳定,白云岩段所占比例大;后者孔隙层呈透镜状分布,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低于前者,隔层稳定。二者高孔隙段位于上部,孔隙层横向连通性都较好,隔层岩性均为膏质白云岩。网格化后建立的储层非均质模型显示,它们的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上部孔隙层均较发育,而下部则极不发育,铁山构造呈层状,横向连通性较透镜状分布的雷音铺构造为好。经检验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储层非均质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藏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层间干扰、单层突进、注采不平衡等矛盾都是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引起的。分析了储层微观和宏观非均质的特征,对储层的孔隙和喉道类型及其结构参数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宏观上对储层的层间非均质和平面非均质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储层非均质在开开发过程中引起的现象,研究了储层非均质对采收率、油层产能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对非均质矛盾提出了调节方案。对非均质油田的开发和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陈2断块阜一段油藏特点,不断深化地质认识,加强了储层微观孔隙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挖掘低渗透层的潜力,有效地控制了油田递减,提高了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6.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并直接影响着油气田的注水采收效果和最终采收率。衡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参数为渗透率的差异。本文提出了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新参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该参数与同类参数相比更能反映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的变化趋势及变化方向,可为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更快地油气开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洪积扇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及非均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手段,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洪积砾岩储层的非均质特点,在描述砾岩储层高渗透层段性质、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渗透网络的随机剖面模型。阐述了影响砾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高渗透结构与构造,进而划分出四类砾岩储层并建立了相应的非均质模型。  相似文献   

8.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和沉积物供给物源的不同,各沉积体系所经历的构造、成岩演化等也各不相同,导致沉积体系内储层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辽河坳陷冷家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层序,其中。层序Ⅱ和Ⅴ中的水进期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中等非均质储层,其余各层序沉积体系储层主要具强非均质性。总的来说.河流作用相对较强的高水位期沉积体系储层较水进期沉积体系储层的非均质性要强,最大洪泛面同时也是物性、非均质性转换面。采用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在层序地层等时框架内,定量研究沉积体系内砂、砾岩储层的纵向变化特征,建立不同沉积体系的五种储层非均质定量模式,其中线性增加型最发育。  相似文献   

9.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自产生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由早期的分类及储集空间刻画,向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的影响扩展;②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由常见的河流、三角洲和滩坝等,向古潜山、礁灰岩、砂砾岩体等更加复杂与隐蔽的储集体延伸;③研究方法与技术日益成熟,由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及定量研究过渡,由单一的描述手段向多种技术配套、多个学科结合的趋势发展。随着油气田勘探形势的日益严峻,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储层在油气藏形成时期的原始面貌及其受成岩、构造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将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64个油气田(藏),按采收率高低划分三类:选择3个油气田(藏)作了简要介绍:对油水运动机理进行了基本方程的推导并由此推论了地层倾角、砂体韵律性、层系划分对水驱油气田(藏)采收率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储层非均质性吋采收率影响的定量关系;以64个油气田 (藏)为样本,每个油气田 (藏)选20多项参数进行采收率与多变量的回归,确立了回归方程,由此得出水驱控制储量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集层条件起好,不论直井还是水平井均可获高产工业气流,投产前的解堵酸化均可实现大幅度增产。在分析介绍该地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多功能深部酸化技术方案和稠化酸加砂压裂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工艺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化工艺技术是新井试油、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解堵和改造油层的重要措施。根据华北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油田开发三个阶段的增产、挖潜特点,论述了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工艺技术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应用。即针对各个开发阶段的挖潜特点,选择合理的酸液配方和施工工艺参数,或结合机械卡水、化学堵水和深抽提液等措施,进行配套施工,能取得理想的增油、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油气藏压裂酸化效果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裂酸化作业成本较高、风险性大,对于探井,施工效果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油气田勘探开发决策的制定。从室内试验、施工曲线分析、增产倍比计算、生产测井评价、压力不稳定试井、压后压力诊断分析以及压后动态评估等七方面对各种油气藏压裂酸化效果评价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各种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地层受到严重损害时,重复酸化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依据达西定律推导出的理想产能跟踪监测数学模型,利用天然气井动态信息,可求取理想产能评价指示,精确描述酸化效果,并能连续跟踪监测出较大的理想产能,作为改造措施效果评估基础。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ѹ���ữ��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部分压裂酸化添加剂的应用及实验研究成果,并从压裂酸化增产的角度对压裂酸化添加剂今后研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模糊数学在气井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选井选层进行了因素分析,总结了其相关的经验。即先通过求解模糊综合评判的逆问题,得到各因素对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影响的重要程度;再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评价因素按重要性分成五类,形成对评价因素重要性等级的经验性认识;最后用变权评判方法分析了不同重要性等级的一个因素缺失时,选井选层评判结果和现场实际的贴近程度,发现越重要的因素缺少,评判结果和实际的贴近程度越差。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选井选层的因素分析、总结评价经验是正确可行的,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气藏水平井的水平井段长,穿越多个油气层,非均质性严重,不同位置泥浆浸泡时间不同,污染程度也不同。常规分段酸化工艺存在施工段数少、周期长、费用高、多次压井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研制了气井不动管柱分段酸化完井一体化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耐温110℃,耐压70MPa,通过投球、加压打开喷砂器滑套,可实现5个层段分段酸化施工。该管柱可作为完井管柱直接进行生产,减少压井作业的次数,降低压井液对储层的二次污染,有效提高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8.
酸处理的有效作用距离,是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气体渗流力学的一般原理出发,利用天然气井的矿场生产动态信息,提出了计算天然气井酸处理有效作用距离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凝析气的特征 ,分析了凝析气的流动机制 ,建立了新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理论模型 ,克服了以往凝析气井试井资料分析上的一些困难 ,排除了现场由于压力变化类似于裂缝性油藏而不敢实施注气开采的疑虑。经在实际井资料分析中应用 ,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沙埝油田为实现注水井降压增注,进行了大量的酸化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看不够明显,部分措施对注水层造成了二次伤害。因此有必要对使用的酸液配方开展研究,从注水层位的物性和岩矿特性入手,结合岩心溶蚀试验,通过分析,对现场采用酸液的针对性、配方浓度和性能进行评价,总结其不合理之处,以达到指导注水井酸化增注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