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内消息     
<正> 由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承担、广东新会纤维母粒厂与上虞化纤厂协作的“抗静电丙纶”部级项目于12月4日在上海顺利通过技术鉴定。纺织工业部委托上海市纺织局主持了鉴定,纺织部科技发展司和石化总公司以及全国各地有关的单位与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2.
<正> 由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浙江上虞化纤厂承担,江苏武进合纤厂协作的纺织部成果推广项目“抗静电丙纶”于92年7月2日在上海通过了部级鉴定。 鉴定意见如下:①“抗静电丙纶”已经批量生产,一等品率≥85%,质量指标达到了纺织部下达的要求。项目的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②能满足在一步法、二步法丙纶生产线  相似文献   

3.
抗静电、阻燃丙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经对抗静电剂、阻燃剂的筛选,并采用了稳定剂T,解决了抗静电剂与阻燃剂之间的干扰,取得了最佳配方。以抗静电、阻燃母粒与聚丙烯粒子共混纺丝拉伸的技术路线,制得具有抗静电、阻燃双功能丙纶。其比电阻小于10~(10)Ω-cm,极限氧指数大于27%,且垂直燃烧试验达到中国民航TY-2500-0009水平。  相似文献   

4.
丙纶POY高速纺丝油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丙纶的结构特征以及高速纺丝工艺特点,以脂肪酸酯为油剂主体,选用特殊磷酸酯抗静电剂及其 它单体表面活性剂,研制出具有良好集束、抗静电、润湿、平滑和耐磨等性能的丙纶高速纺丝油剂TF-730。油 剂应用于纺丝中,丙纶POY、DTY一等品率分别达到95%和90%。  相似文献   

5.
远红外丙纶高速纺丝油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远红外丙纶的性能特点 ,以聚醚为油剂的主体 ,结合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醚、特殊磷酸酯、具有 C8~ C10 和支链结构引发剂的聚醚和其它类型平滑剂 ,研制出具有良好集束、抗静电、润湿、平滑和耐磨等性能的远红外丙纶高速纺丝油剂 ,应用于纺丝中 ,POY,DTY一等品率分别高于 95%和 8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题示表面活性剂对涤纶和丙纶的抗静电性能,探讨了不同结构的脂肪族氧化胺的抗静电效果和环境湿度、上油量对其抗静电性的影响。认为:氧化胺在低湿(30%RH)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抗静电作用;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在同类物中的抗静电性最佳(比电阻为0.95×10~8Ω);氧化胺作丙纶油剂的抗静电组分,可提高丙纶的加工性能和成品质量;氧化胺在纤维上的上油量(0.06%)相当低时也显示了较好的抗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7.
碳纳米管/PP纤维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共混纺丝的方法将碳纳米管加入到丙纶中 ,并且通过测量其摩擦静电荷量来研究其抗静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单独添加少量碳纳米管难以提高PP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而添加含有碳纳米管的复合抗静电剂 ,可以有效地提高PP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无卤阻燃、抗滴落丙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无卤阻燃剂和自制抗滴落剂对丙纶进行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的添加量为0.2%时,改性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即由改性前的17.0%提高到26.2%以上;当阻燃剂和抗滴落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7%和2%时改性效果最佳,改性丙纶的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7.6%,且无熔滴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及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9.
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聚丙烯(PP)树脂和ABS树脂作为基体材料,加入阻燃剂(溴-锑阻燃体系)、抗静电剂(导电炭黑)和偶联剂(KH-550)制备了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通过改变阻燃剂和抗静电剂的配比,考察了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对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彼此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溴-锑阻燃体系的加入能提高PP的抗静电性能;导电炭黑的加入会降低PP的阻燃性能;在添加一定量的KH550后,矿用阻燃抗静电塑料在阻燃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情况下,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提升,保证了制品更能适宜在井下恶劣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对填加烷基磺酸盐类抗静电剂、有机类阻燃剂、增韧剂的ABS复合体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阻燃剂、增韧剂可以提高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同时,湿度环境对体系的抗静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调整抗静电剂、阻燃剂的用量可以实现ABS体系的高韧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阻燃剂ANTI?660及抗静电剂单苷酸甘油酯(Gm)制备了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氧指数测试仪、表面电阻测定仪、万能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阻燃剂和抗静电剂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阻燃剂含量为18.0 %(质量分数,下同),抗静电剂含量为2.0 %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6.0 %,UL 94测试达到V?0级,表面电阻下降到1.7×1012 Ω;添加阻燃抗静电体系的复合材料相比于添加纯阻燃剂的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改变不明显,但仍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的教导,把国外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由中国贸易促进会上海分会、市科技情报所邀请瑞士“山德士”公司来华进行合成纤维原液着色技术座谈,这次交流活动于78年5月22日在沪进行,由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五个单位共十八位同志参加。交流内容为涤纶和丙纶的原液着色、锦纶的抗静电、粘胶阻  相似文献   

13.
阻燃,抗静电PA6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A6的阻燃、抗静电体系,考察了不同阻燃剂、抗静电剂对PA6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热分解温度300~400℃的多元阻燃体系,配以适量的内部抗静电剂,并注重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制得阻燃性能达到MT113—85标准、表面电阻率<3×10~8Ω的PA6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抗静电阻燃橡胶板的研制,选出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阻燃剂,抗静电剂和填料,使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了GB5574-85标准,抗静电性能达到体积电阻率为3.3×10~3Ω·cm,阻燃性能达到离火即灭。  相似文献   

15.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加入无卤膨胀型阻燃剂SR、抗静电剂制备了矿用电器外壳材料,考察了阻燃剂、抗静电剂对PP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失重率及阻燃性能,考察了材料的耐水解性能。结果表明,阻燃剂SR的加入能提高PP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20%时,材料阻燃性达到FV–0级,同时阻燃剂的加入使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残炭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在燃烧过程中,阻燃剂SR促进PP基材形成封闭蜂窝状炭层并且膨胀隆起成球状,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和氧气的传播,从而达到优异的阻燃效果;抗静电剂129及抗静电剂163的加入能提高PP的抗静电性能,当两者复配使用且质量比为2∶1时,材料表面电阻率降低至1.5×108Ω;传统膨胀型阻燃体系在热水浸泡后阻燃性能降至FV–2级,而加入SR的PP阻燃体系则能保持FV–0级。  相似文献   

16.
由成都科技大学塑料工程系研制的复合型阻燃、抗静电塑料,系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已通过国家鉴定和验收,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该成果系以PVC、PP、PE、ABS等常用树脂为基材,加入导电炭黑,阻燃剂、改性剂、抗静电剂和其它助剂,经适当混合和分散工艺,制成抗静电或阻燃、抗静电塑料,可采用挤出、注塑、压制、压延、吹塑等传统成型加工方法成型,主要产品有软、硬管材、异型材、各种  相似文献   

17.
以尼龙6/玻璃纤维(PA6/GF)为基体材料,加入抗静电剂、无卤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制备了矿用PA6/GF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以及ADP加入对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163及抗静电剂190的加入能提高PA6/GF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当两者复配使用且质量比为1∶2时,材料表面电阻率降低至9.7×107Ω;阻燃剂ADP的加入能提高抗静电PA6/G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15%时,复合材料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此外,无卤阻燃抗静电PA6/GF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均能保持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丙纶FDY油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丙纶纤维的结构特征以及丙纶全拉伸丝 (FDY)纺丝工艺的特点 ,以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为油剂主体 ,再添加其它单体表面活性剂 ,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良好集束、抗静电、润湿、平滑和耐磨等性能的丙纶FDY纺丝油剂TF 730A ,应用于纺丝中 ,油剂质量完全可以满足丙纶FDY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国内消息     
<正> 北京服装学院合纤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专题“化纤仿毛新产品研制”子项课题“双抗有色仿毛涤纶”于1990年12月14日在杭州通过鉴定。该项成果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PR-86抗静电剂,在普通单螺杆纺丝机上采用共混纺丝工艺制得双抗有色涤纶,这种将具有异极性分子与常规涤纶切片共混纺丝的抗静电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备不需改动。抗静电剂加入量少,成本低,可纺性好;与普通涤纶相比,纤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高分子材料阻燃抗静电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新型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阻燃剂与抗静电剂的复合技术,分析了影响抗静电作用发挥的因素,并指出抗静电阻燃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