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定莲池     
保定市内有著名的上谷八景,在八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莲漪清艳”,也就是现在的保定古莲花池。保定古莲池是在唐代上元年间修建的。它的黄金时代是乾隆时期。莲池作为清代帝王悠游享乐的行宫,既有着南方园林的小巧精美、曲折蜿蜒,又有着北方的开朗、雄浑和质朴。保定古莲池的造园艺术可称为北方小型园林中的艺术佳品。  相似文献   

2.
漪碧涵虚天人合一--保定古莲花池创作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俊婷  王其亨 《中国园林》2005,21(12):69-72
融园林、书院、行宫三位一体的古莲花池历经沧桑,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时代特征。莲池寄情山水、崇尚自然,龟藏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体系。通过对莲池意匠的分析,解读其在工程技术、艺术形象等方面的创作思想,解剖其隐藏在形式语言背后的文化思想及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3.
扬州五亭桥     
瘦西湖是全国著名的园林,而五亭桥又是瘦西湖的标志。这座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因建于莲花堤上,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该桥将亭、桥结合,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对该桥都作过高度评价。有诗曰:“扬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古莲池作为考察对象,从其平面布局,造园手法等方面,并针对其汇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这一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探析中国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风格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5.
游莲花庄     
浙江省湖州市近年落成了一处面积达百亩的新园林——莲花庄。古园早在宋代就已有名,至元代,转为国画大师赵孟頫的别业,当时被誉为“吴山一绝”。至今早已荡然无存,却留下一片荒漠的园址和众多的诗文记载。1985年湖州市政府决定,在此处兴建一座园林,恢复“莲花庄”旧名。一进门,那刚劲洒脱而又刚中带柔的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传统园林中,莲花图案应用广泛,是出现较早的中国传统图案之一。该文从莲花图案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莲花的基本形态,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出每个时期莲花图案的特征、艺术手法和文化内涵。目的是通过对北京传统园林的调研,总结莲花图案在北京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分析莲花图案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规律,探讨莲花纹样在北京传统园林营造中的作用。从而对未来莲花图案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蜀名园——新繁东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繁东湖”是成都市北新繁镇的一座古典园林。据五代孙光宪(公元900~968年)《北梦琐言》载:“新繁县有东湖,李德裕为宰日所凿。”明、清县志皆采用此说。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为中唐名相,封卫国公,曾任西川节度使。  相似文献   

8.
我院建筑系于1982年开始招生,建筑学专业学生自1984年暑假至今,一直坚持进行古典建筑测绘实习,实习效果较好。我们实习的基本方式是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 1984年,建筑学专业本科班82级学生进行了保定古莲花池的地形测量和古建测绘,并据此对照历史文献,基本上复原了古莲池盛期全貌,结合现实需要做出了修复规划。成果得到保定市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重视。1986年已由中央有关部门拨款复原乾隆时期“十二景”中的北三景,辟为旅游基  相似文献   

9.
任何垮镇的建设,规划的制订固然重要,但规划的正确实施也尤其重要,没有这第二步,规划虽好都只能是一张“白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施”本身也就是规划。笔者有感于是,因不揣冒昧,略谈在园林镇规划实施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以就正于专家读者。潜江县城始建于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重建县城于斗堤(即今园林镇),明代又筑城。据清《潜江县志》载,城内有庙、学等多项公共建筑;城外有“东城  相似文献   

10.
古莲花池 位于保定市区中心,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素有“城市蓬莱”之称。它重建于公元1227年,具有我国南北园林特色,是华北最古老的园林之一,以其清碧绝尘,楼台幽雅、佳木成荫、怪石嶙峋、碑碣林立,亭榭玲珑的旖旎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 直隶总督署 位于保定市区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省级衙署。自雍正八年(1730年)到1911年清帝退位先后有74人就任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都曾坐镇于此。它的建筑布局和风格,代表了现存清代官式衙署遗址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北方典型的衙署建筑群。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涉及“园林”一词的溯源,大都引用西晋(公元200年左右)以后的诗文“白日照园林”(晋·张瀚)或“驰骛翔园林”(晋·左思),并据此推断“园林”一词出现在西晋。近年,笔者在查阅典籍时,看到了更早的史料。汉·班彪在“游居赋”[1]中曰:“……享鸟鱼之瑞命,瞻淇澳之园林,美绿竹之猗猗,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而高游……”其中,“瞻”有瞻仰和看、观、望等义,“淇”通琪,“澳”通奥,“淇澳”可以理解为美好、弯曲、奥深,这类含义的“园林”,已具有完备的游赏与审美对象等特征。这同汉代的宫苑园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庄园宅园  相似文献   

12.
宝墨园位于广东省番禺市与顺德市交界处的沙湾镇紫坭村,最初建于嘉庆年间,是紫坭包相府庙的一个配套古园林,后在“文革”中毁掉并在原地建起了若干民居。在番禺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从1996年开始分两期对宝墨园进行了重建,第二期工程现已落成,并全面开放。宝墨园整个园林展现了包公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古园林、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宝墨园在文化定位上,突出贯通原有包相府庙“包青天的清官文化”,在建筑设计上,按古文物建筑的标准进行。整个宝墨园  相似文献   

13.
马军 《园林》1999,(5):18-19
水体是园林中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素与山景并称为山水。“水因山而转,山因水而活”,有山有水才能构成完整的中国园林。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由此可以说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园林中的水可以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类:  相似文献   

14.
又话曲水园     
曲水园,座落在上海青浦镇公园路东端,面积30余亩。是上海市仅有的五座古园之一。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原是邑庙园林,古称“灵园”。最早叫“一文因”(因修建时,以庙捐名义,助“一文钱”愿,  相似文献   

15.
衣学领 《园林》2004,(6):18-18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苏州园林源远流长,明清全盛时200多处园林遍布古城内外,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分别代表了我国宋、元、明、清江南园林风格。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是苏州独有的旅游资源。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6.
莲花庄为浙江省湖州市市级公园.湖州山水清远,历史悠久.宋代"吴兴园林"曾名冠江南,莲花庄即为其中著名的园林胜地.元时莲花庄系杰出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别业,"荷花盛开,锦云百顷",为"吴兴一绝". 1985年湖州市政府决定在故园旧址,重建莲花庄.经过两年设计与施工,于1987年建成.全园占地约7.5hm2,主要建筑有松雪斋、大雅堂、题山楼、晓清阁、鸥波亭等十余处.全园清风碧波,小桥流水.四时景色,春拂桃柳、夏沁香荷、秋染枫菊、雪映松竹,展现了江南水乡特色和吴兴乡土风光.  相似文献   

17.
张先进 《四川建筑》1995,15(1):28-30,45
四川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一支尚待系统深入研究的重要分支。由于在地理上的特殊位置,四川古典园林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共同特点,又独具四川地方的特有风格。四川最早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蜀国。蜀王开明九世从郫邑迁都成都后,王妃薨。蜀王命从武都担土垒山,营造墓园,“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称武担山。后又建调庙、园亭,为成都城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名胜之地。秦灭蜀后,于公元前310年开始筑成都大城与少城,四方把地取土,形成了城北的万寿池(今白莲池)、城东的千秋池和城西的柳池;又在城墙上建张…  相似文献   

18.
以古徽州传统私家园林为例,结合园记文献,归纳探析传统乡村园林的植景营造意匠。首先,结合古徽州园林的发展历程,选取15座较为代表性的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以园记为主,对园林中主要植物种类进行考证;其次,对植物种植方式和植景类型展开论述,包括“桑竹成林,桃梅隐境”的林景意向,“方草连天,心目具豁”的田景意向,“翠粲布写,余鱼同嬉”的沼景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乡村园林由画境、声境和心境构成的植景意境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9.
沈福煦 《园林》2004,(3):9-9
莲池松舍西湖孤山路口,旧时这里有龙王堂,宋代又称水仙王庙,位于望湖亭的后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2年),在望湖亭旧址又建一座亭,名曰“平湖秋月”。路之北建造马公祠,后又改为莲池庵。庵旁有一莲池,宽达数亩。池中盛产白莲,  相似文献   

20.
十年浩劫“文革”结束不久,上海的园林建设又迎来了春天。1978年市政府决定在松江郊县就古文物宋代方塔遗存处建立一个遗址公园,面积有11km^2,当时上海市园林管理局特聘请著名建筑专家,同济大学冯纪忠教授担任“方塔园”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