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佘东  赵东风 《通信技术》2011,44(6):116-118,122
软交换技术是现代交换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开放的体系结构支持多种信令协议,而SIP协议是其中重要协议之一,主要用于实现实时会话通信。通过对软交换体系结构的介绍以及软交换中SIP协议的应用分析,利用中兴公司的ZXSS10 SS1b软交换控制设备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的SIP终端会话设计,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及实验结果,为高校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现代通信实验室、开设相关实验提供了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设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计费的功能要求,然后提出了一个软交换计费系统的模型,此模型主要采取RADIUS协议进行认证计费,介绍了RADIUS协议的数据包格式、认证流程以及他在软交换环境中的工作流程。介绍了此计费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软交换平台和软电话的设计、RADIUS服务器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最后对软交换平台的软件实现、数据库的实现、RADIUS服务器的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H.248协议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芳 《电信网技术》2002,(6):15-17,26
介绍了应用于软交换网络中的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协议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交换网络中使用H.248协议来进行呼叫连接建立和释放的通信流程。  相似文献   

4.
软交换机采用开放、标准、多协议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NGN)中重要而关键的系统和设备技术之一.通过对软交换的基本原理的认真分析,论述了软交换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根据武汉电信现有的实际情况展述了软交换的应用,并对软交换发展中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育平  黄威 《通信技术》2012,45(7):45-47,50
首先给出了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SIP)的定义,并对SIP协议的主要功能与特点进行了概括。针对SIP协议的多个特点,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该协议在软交换网络当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基本应用、游牧性应用、路由机制、智能化终端及可扩展的SIP协议等,并在基于Cisco(思科)的VOCAL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新的软交换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主要是根据软交换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来实现的,将其分为3层,即用户接入层,交换支撑层,业务实现层。  相似文献   

6.
IUA是为在软交换网络中实现ISDN业务而开发的协议。介绍了IUA协议的构成和管理机制,分析了IUA在软交换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葛琳  马宏 《电信科学》2007,23(4):75-79
随着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如何在软交换网络中实现监听和控制成为了热点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软交换网络自身的特性,分析了现有的软交换网络监听接口规范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出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对网络监听和接续控制的软交换网络监控模型设计方案.文章最后以SIP(会话初始协议)网络为例对该方案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并对监控的流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根据NGN和软交换的关系来探讨软交换技术的定位,从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和开放式协议等方面看到了软交换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它是下一代网络呼叫和控制的核心。并根据目前的应用角度分析了软交换和现在的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新挑战,进而探讨软交换技术在现网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前,如何实现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技术中4种关键的协议,即H.323、会话初始协议(SI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和H.248的互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这些协议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软交换信令互通的解决方案,并根据呼叫状态的变迁给出了部分主要的信令映射关系,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互通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软交换技术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充分借鉴了传统电信网里的智能网的思想,并提供开放的应用服务器标准接口.在软交换中存在多种协议,协议的标准化将是网络融合的关键.迄今为止,软交换提供的业务类型包括分组语音业务、视频多媒体业务、与Internet融和的业务、管理应用和第三方业务.在软交换的国内外应用方面,欧洲运营商采用比较务实和谨慎的态度,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发展来采取对策;一些北美运营商正在开展利用软交换提供话音业务的试验;国内的运营商也在积极开展软交换实验网的建设或筹划.  相似文献   

11.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in softswitch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wo notions, i.e. protocol relationship and protocol grouping, are proposed, which are not clearly defined and even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efore. On the basis of a well known protocol relationship named protocol conversion, three novel protocol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protocol collaboration relationship, protocol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and protocol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are presented, so that protocol relationships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ity and purpose of each protocol, main protocols related to softswitch a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s to protocol conversion in softswitch, information flow trail (IFT) is utilized to facilitate problem solving. A decision rule for protocol conversion mode is proposed to guide how to choose between direct conversion and indirect conversion. A property of protocol relationships in softswitch is induced from all kinds of service scenarios of softswitch. This property summarizes protocol relationships within each protocol group or between two specific protocol groups. A merit of protocol grouping together with classification of protocol relationship is also presented. The effort of this paper pushes the protocol engineering to go ahead.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网络中的软交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电信快报》2005,(2):20-23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深入,一种比现有通信网络性能更优越的称之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新型电信网络开始进入人们视野,随着其商用进程的加快,已成为近年来业内的焦点话题。作为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文中简述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从软交换的定义出发,对软交换技术中涉及的网络体系总体结构、分层内容、协议和标准等主要内容做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探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指出软交换技术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软交换是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适配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网络融合。在分析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软交换中协议适配的方法,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目前网络上存在的所有呼叫控制协议的统一格式消息集,并描述了消息的结构,讨论了统一格式消息与SIP和ISUP之间的映射流程。以该方法为基础所实现的软交换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电信网络的核心--软交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建设下一代电信网络,是电信运营商极为关注的课题.文中系统论述了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组网结构、所具有的功能,并对softswitch中使用的有关协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RLC (radio link control) is a layer 2 protocol of LTE use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is protocol operates in three modes, namely, transparent mode (TM), unacknowledged mode (UM), and acknowledged mode (AM). In this paper, analytical models are developed to study the flow of data streams in all the three modes of the RLC protocol. Stochastic reward net (SRN) is adopted as a modeling technique as it easily captures various aspects of this protocol such as protocol data unit (PDU) transmission, assigning header with each PDU, requesting for status report, retransmission of PDU(s), management of PDU losses due to expiration of various timers (quick repeat timer, poll timer, status timer). Throughput, average delay and probability of PDU loss are evaluated as the performance measures using the SRN models. Based on these performance measure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UM and AM is presented which depicts that the modes are performing their key functions decently. Analytical results are also validated via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6.
针对LTE系统的高数据速率和海量信息容量的特点,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在功能上进行了改进。对压缩算法进行了简化,支持完整性保护和加密(UMTS的加密在RLC的非TM模式和MAC的TM模式下实现)功能,分析了新的上下行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在切换时的PDU重排序,最后设计了在OPNET中PDCP的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沈雷 《电信科学》2003,19(9):4-8
在电信运营过程中,计费是其核心,而传统电话交换机的联机计费采集接口协议已不适应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本对软交换网络的联机计费采集接口协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软交换网络的联机计费采集接口所采用的传输控制协议和信息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SDHDCC协议栈各层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特别是面向目标的应用层CMISE、ROSE、ACSE,网络层的路由参数以及数据键路层的LAPD。并给出了各层PDU间的对应关系。最后举出两种网络单元中协议栈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