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陵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陵江流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长治”工程,对包括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四大片”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本文在全国第一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基础上,对嘉陵江流域实施“长治”工程以来近十几年来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侵蚀面积和侵蚀总量都明显减少,其中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11 087.3km2,而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5 746.7万t/a。同时对嘉陵江流域侵蚀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尤其是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是其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流域各种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降雨量的减少也是该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重要原因。此次研究对于检测嘉陵江流域“长治”工程的实施效果和今后流域的规划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嘉陵江北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嘉陵江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关系变化可分为4个时段,各时段年输沙量有明显递减,通过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和水土流失治理时间的分析,得出1985年前减沙的主要因素是水利工程的建设,1990年后减沙则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嘉陵江减沙是引起长江宜昌站1988年输沙量减少1亿t和以后继续减沙的主要原因,嘉陵江减沙趋势及其对长江减沙的影响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3.
黎安田 《中国水利》1998,(8):18-18,17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土壤侵蚀总量最大的流域。据80年代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31.2%,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264亿吨,较黄河流域多出约6亿吨。 根治水土流失,抢救耕地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关系长江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造福子孙后代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对治理开发长江事业十分关心。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并决定在云、贵、川、陕、甘、鄂、渝六省一市境内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中下游、陇南陕南地区和三  相似文献   

4.
刘勤 《四川水利》2016,(4):29-30
嘉陵江含沙量已居长江各支流之首,严重威胁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沿江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1]。同时这一流域因地形结构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对该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蒋朝全 《四川水利》2005,26(2):36-38
蓬溪县位于嘉陵江及其一级支流涪江中下游,地处川中丘陵地带,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2个乡、镇、区,幅员面积1250.58km^2,总人口74.7万人。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县水土流失极为严重,1989年被列为“长治”工程建设县。经过15年的励精图治,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4.44km^2,共投入资金12255.19万元,  相似文献   

6.
通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双小流域治理前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1105.9hm~2。自1980年以来.全面实施水土保持型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文中主要介绍了该流域治理开发原则、治理措施配置、开发措施,以及其治理开发模式——坡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张旸 《治淮》2007,(1):6-8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全国水利建设的重要位置,治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淮河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治理,潜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淮河治理的重要环节(一)水土流失造成水利工程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发生近年来,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已经给淮河水患治理和流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从各地监测资料分析,每年全流域上游因泥沙淤积造成100 ̄150口山塘报废,山区河道每年河床抬高5 ̄10cm;近十年来,有200座小型水库变成了“沙库”。1982年、1991年与1956年相比,同一水…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白鱼河流域是典型的秦巴山地变质岩水土流失区,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平均年侵蚀模数4500t/km2以上,森林覆盖率仅14.8%,水土流失制约着流域内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1982年该流域被列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后,制定了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治理规划、通过五年集中治理和五年巩固性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均侵蚀模数降至620t/k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人均纯收入增长近十倍,为同类型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环境容量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白鱼河流域是典型的秦巴山地变质岩水土流失区,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平均年侵蚀模数4500t/km2以上,森林覆盖率仅14.8%,水土流失制约着流域内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1982年该流域被列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后,制定了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治理规划、通过五年集中治理和五年巩固性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均侵蚀模数降至620t/k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人均纯收入增长近十倍,为同类型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环境容量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太行山区开发保护与整治石信茹(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1996年国家决定把太行山区列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以治理,这样,整个海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部分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防治范围。1概况太行山水土流失治理开...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蒲石河流域乃至整个东部山区,由于受暴雨的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现象频繁发生。为根治水土流失,首先要弄清流域的产沙成因及水沙关系特性,为治理工作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文章通过对蒲石河流域水沙关系分析分析,概化出该流域产沙模式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经济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流域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24亿吨,占全国的48%。尤以上游地区最为剧烈,水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16亿吨,占全流域的67%。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阻碍着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下游地区持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为了加涟长江流域长冶久安,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务院将金沙江下一番及毕节地区、嘉陵江中下游、陇南地区、川东鄂西三峡库区等园片水土流失严区,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这是非常必要,非常适时的。我省陇南片到入其中,这是党和国家对我省陇南地区的关怀。现就其治理开发方案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构建淮河流域生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德义 《治淮》2006,(4):3-4
一、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状况1、流域简况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55' ̄121°25',北纬30°55' ̄36°36'。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约占2/3,其余为广阔平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800m m。降水量60%集中在6 ̄9月份。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不同河流含沙量变幅较大,伏牛山区和桐柏大别山区河流含沙量一般在0.28 ̄0.53kg/m3;沂蒙山区河流含沙量0.987 ̄1.46kg/m3;沂沭泗河中下游河流含沙量0.053 ̄0.617kg/m3。主要山体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沂蒙山等多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风化层较厚,富含石…  相似文献   

15.
《河北水利》2000,(5):31-32
一、流域概况   官厅水库上游的永定河流域位于我省西北部,涉及张家口市坝下 9县 4区,总面积 1 76万平方公里,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 1 12万平方公里,占该流域总面积的 63%,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4300吨每平方公里·年,年流失土沙量 4800万吨,每年向官厅水库输沙近 900万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人民群众生活贫困。   1983年,国家将该流域列入全国七大流域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17年来,在财政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以重点防治县区为单位,以乡镇为基础,以小流域…  相似文献   

16.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粗放掠夺性的耕作经营方式,是造成土石山区严重的资源破坏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探索土石山区土地利用的优化结构、治理开发的技术组合模式以及获得最佳效益的流域生态农业系统功能锉根本上发迹土石山区的贫困面貌,1983 ̄1996年在宁城县南部土石山区铜匠沟流域进行了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土地总产值为试点前14倍,人均收入净增11.5倍,探索出农林牧优化用地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17.
泌阳县盘古山项目区二郎庙小流域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泌阳县城南10 km处的盘古街河南岸,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唐白河支流。该流域坡耕地和荒山荒坡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文章在对流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对策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方案,还对治理效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我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省启动了“治水兴蜀”工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15年来,嘉陵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片区的南充、广安、乐山、凉山等15个市(州),  相似文献   

19.
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流域南、北盘江地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破坏、肥力降低,水旱灾害频繁,灌溉面积减少,温饱得不到解决,饮水非常困难,经济十分落后,水土流失也造成流域内氨氮、总铁、悬浮物大量增加,下游水质变坏,河道泥沙淤积,对中下游及河口防洪的纳潮、航道稳定影响极大,区内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1992年以来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对该区内26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已完成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李俊颖 《四川水利》2005,26(1):57-57
广安区蒙溪河小流域属渠江一级支流,离广安市区约5km,自该流域1999年被纳入国家“长治”第五期水保工程治理流域以来,区水利局按照山、水、田、林、路结合治理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整个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中,结合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截止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