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组网雷达反隐身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隐身目标是现代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组网雷达集多种反隐身措施于一身,具有较强的反隐身能力。本文分析了组网雷达的反隐身能力,提出了组网雷达反隐身能力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信号处理》2012,(4):60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号处理》2012,(5):75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  相似文献   

4.
《信号处理》2012,(7):105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  相似文献   

5.
《信号处理》2012,(8):120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  相似文献   

6.
隐身目标在现代战场上的出现对现有防空雷达系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应付隐身技术的挑战,各种反隐身雷达相继问世。本文综述了HF短波雷达、双/多基地雷达、空中预警雷达、无源雷达、高功率微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六种反隐身雷达的发展概况、反隐身机理及其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7.
预警雷达一直是战场防空和国土防御的基本装备之一,而隐身飞行器的出现迫使现代预警雷达必须提高其反隐身能力.首先从雷达的工作频率、目标的极化信息和非后向散射特性剖析了现代预警雷达的反隐身关键技术,然后根据不同的雷达体制对典型反隐身预警雷达进行分类综述,最后总结了多输入多输出、低截获概率、太赫兹超宽带、微波光子相控阵、第三代半导体和基于数学模型的网络优化等新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展望了反隐身预警雷达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反隐身预警雷达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号处理》2012,(6):90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这两种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雷达天线打破了经典的集中式单基地方式,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极大地提升了雷达系统的能力,拓展了应用领域。同时,由于具有更加复杂的天线构型、处理算法、目  相似文献   

9.
《信号处理》2012,(3):449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这两种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雷达天线打破了经典的集中式单基地方式,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极  相似文献   

10.
随着隐身武器的出现,反隐身技术也随之而出现。在隐身与反隐身斗争中,其核心问题是雷达的截面积,而雷达目标的截面积(RCS)与极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RCS与极化间的关系、阐述了隐身目标的极化特性,利用极化捷变技术与其它雷达技术相配合,是可以达到反隐身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雷达网对隐身目标的战术对抗能力,根据隐身飞机的特点,提出主战方向角概念。由主战方向角和雷达与目标的相对位置来计算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概率。按照隐身目标航迹经过的每个网格,建立了基于探测概率的雷达网开关机模型,并在每个网格内选取主战雷达和助战雷达。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雷达网搜索目标的能力,并为指挥员对雷达网内各部雷达进行有序的实时指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雷达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战略和战术防御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如何摧毁隐身兵器并研究反隐身技术。目前,反隐身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雷达反隐身技术、光学反隐身技术、声学反隐身技术等。文中重点讨论雷达反隐身技术,介绍了雷达反隐身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特点,阐述了反隐身技术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雷达隐身和反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晓曙 《舰船电子对抗》2007,30(3):40-42,48
雷达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雷达方程为基础,介绍了雷达隐身和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同时阐述了当今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雷达反隐身的性能评估对现代空防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雷达反隐身技术及相关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雷达反隐身性能指标体系,提出了采用基于自适应熵权的灰色关联算法来进行雷达反隐身性能评估,解决了评价权重模糊问题,并结合经典最小二乘法和拉格朗日函数建立了优化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了该算法模型的应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对雷达反隐身性能的排序和优选。  相似文献   

15.
网络雷达作为雷达与电子战一体化的新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可实现雷达与电子战的技术一体、功能一体和资源共享。从网络雷达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出发,从工作模式、频域、空域、信号处理方式以及数据融合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网络雷达良好的抗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冲激雷达反隐身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功率冲激雷达的反隐身机理。主要从高功率冲激雷达具有的高功率、窄脉冲两个方面,分析对比了高功率冲激雷达与常规雷达在探测隐身飞行器能力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高功率冲激雷达有优越的反隐身能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完全可以实现实用的反隐身高功率冲激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17.
米波极化雷达的反隐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分析了雷达目标隐身与反隐身的原理和主要的技术途径,重点分析了米波谐振雷达实现反隐身的机理,然后以典型的万能级(WN)米波雷达为例介绍了米波雷达的现状,给出了其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就应用米波雷达反隐身中的极化信息利用、频率优选、米波雷达固有缺点克服和目标识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小华  渠亮 《现代雷达》2007,29(3):17-18,31
随着隐形技术的迅猛发展,处于战争中的任何军事目标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从而使得反隐形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和要求。文中介绍了隐形平台的隐形原理及其存在缺陷,从其缺陷出发针对性地阐述了雷达反隐形技术,同时介绍了几种具有反隐形功能的雷达,包括双基地雷达、相控阵雷达、超宽带雷达、激光雷达、米波雷达和等离子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的反隐形原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敌方隐身目标的威胁、P 波段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及该频段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快速多极子技术的全波数值仿真方法在隐身目标散射特性精确求解中的独特作用;阐释了基于快速多极子技术的全波数值仿真方案实施的矩量法原理、快速多极子技术、预处理算法及高效迭代求解技术,通过与标准体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案的可靠性及精度;利用文中提出的仿真框架对几种典型的隐身目标进行数值仿真,讨论了隐身目标在P 波段的电磁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