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的NaY_(0.78-x)(MoO_4)_2∶0.2Yb~(3+),0.02Ho~(3+),xZn~(2+)(x=0,0.05,0.1,0.15,0.2,0.25)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2+)的掺杂可以通过替换Y~(3+)格位和占据晶格间隙的方式进入基质晶格。在980nm激光激发下,样品呈现出了强烈的绿光(551nm)和相对微弱的红光发射(668nm),分别归因于Ho~(3+)的~5F_4,~5S_2→~5I_8和~5F_5→~5I_8跃迁。Zn~(2+)的掺杂可以使上转换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其原因是Zn~(2+)掺杂产生了O~(2-)空位而且可以裁剪Ho~(2+)周围的局域晶体场对称性。基于泵浦依赖的研究,对能级图和可能的上转换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镍粉末,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XRD和SEM分析了氢氧化镍粉体的相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为-βNi(OH)2。对样品进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样品具有较好的放电性能,适合于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3.
高锦章  谢群 《稀有金属》1990,14(3):221-226
2-羧基喹啉(Qld)是属于喹啉类的衍生物,它可以与许多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以作为Cu~(2+),Zn~(2+),Cd~(2+)和UO_2~(2+)的重量测定和Fe~(2+)的比色分析试剂,近年来,2-羧基喹啉被开发用作溶剂萃取试剂。喹啉类也是一类常用的荧光试剂,已用于Al~(3+),Gd~(3+),In~(3+),Zn~(2+),Cd~(2+),Zr~(4+)等元素的测定中,但在稀土离子的荧光测定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沉淀法在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包覆了一层Co(OH)2,对包覆后球形氢氧化镍进行SEM、松装密度、比容量、EDS分析,发现表面包覆量及反应体系pH值对包覆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反应中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可获得表面Co(OH)2包覆均匀、比容量高的覆钴球形氢氧化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新型萃取剂HBL110从硫酸锌溶液中直接萃取分离Cu~(2+)、Cd~(2+)、Co~(2+),考察了萃取剂体积分数、有机相皂化度、萃取时间、相比对Cu~(2+)、Cd~(2+)、Co~(2+)、Zn~(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剂体积分数45.6%、有机相皂化度100%、萃取时间10min、萃取相比2/1条件下,Cu~(2+)萃取率为96.41%,Cd~(2+)萃取率为85.54%,Co~(2+)萃取率为65.07%,Zn萃取率仅为6.64%,β(Cu/Zn)=331,β(Cd/Zn)=73.09,β(Co/Zn)=23.09,实现了硫酸锌与杂质Cu~(2+)、Cd~(2+)、Co~(2+)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喷涂硅酸钙(Ca-Si)涂层中掺入Mg~(2+)、Zn~(2+)和Sr~(2+)能够显著降低生理环境下涂层降解速率并可改善涂层的生物性能。然而,涂层生物性能的提高机理并不明确,尤其是掺入离子的贡献仍缺少直接的证据。本文通过减小涂层表面物理特征差异以及Ca和Si离子释放的干扰,考察Mg~(2+)、Zn~(2+)和Sr~(2+)掺杂对硅酸钙基涂层(Ca_2MgSi_2O_7,Ca_2ZnSi_2O_7和Sr-CaSiO_3)促成骨能力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获得具有相似粗糙度、结晶度和表面形貌的涂层样品。涂层样品在浸泡过程中释放的Ca和Si离子浓度接近。结果表明,MC3T3-E1细胞在Mg掺杂的涂层表面粘附与增殖最显著。Zn掺杂涂层表面能够显著促进成骨分化早期标记物(COL-I和ALP)基因表达。Sr掺杂涂层表面能够显著促进成骨分化晚期标记物(OPN和OC)基因表达并能诱导矿化骨节大量形成。Mg~(2+)、Zn~(2+)和Sr~(2+)在成骨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能够为骨修复涂层材料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金属离子印迹技术,以磁性Fe3O_4为磁核,Cu~(2+)为模板离子,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制备了Cu~(2+)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MIPs)。通过考察壳聚糖、Fe_3O_4以及交联剂的用量确定了制备MIPs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MI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2+)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三维网状的多孔结构,其饱和磁化强度为0.39 A·m-1。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MIPs对Cu~(2+)的吸附特性。吸附等温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通过MIPs在Cu~(2+),Zn~(2+),Co~(2+)和Ni~(2+)的多元混合溶液中的吸附研究了其选择性识别特性,结果表明:MIPs对Cu~(2+)有较高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对Cu~(2+)/Zn~(2+),Cu~(2+)/Ni~(2+),Cu~(2+)/Co~(2+)的选择吸附系数(K)分别为40.13,71.21,128.13。MIPs再生-重复使用10次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稀土》2017,(6)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备出Eu~(3+)掺杂球形二氧化硅胶体微球,实验表明改进的碱催化法制备出的产物表面有絮状物质较多,且形貌不理想;采用种子法制备的Eu~(3+)掺杂二氧化硅合成的最终产物表面光滑、粒径均匀、单分散性和球形度均较好的Eu~(3+)掺杂的二氧化硅胶体微球。采用种子法掺杂不同浓度的Eu~(3+),其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表现出明显的Eu~(3+)特征红光发射,并分析Eu(TTFA)_3掺杂SiO_2微球的发射光谱特性。最后得出种子法制备Eu~(3+)掺杂二氧化硅胶体微球的较佳浓度是4.5%(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_2MgSi_2O_7∶Eu~(2+),Dy~(3+),Yb~(3+)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RD、SEM、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衰减曲线对Sr_2MgSi_2O_7∶Eu~(2+),Dy~(3+),Yb~(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r_2MgSi_2O_7∶Eu~(2+),Dy~(3+),Yb~(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显微结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Yb~(3+)的引入使得Sr_2MgSi_2O_7∶Eu~(2+),Dy~(3+)显示出更优良的荧光性能和余辉性能,不同Yb~(3+)掺量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的陷阱深度和电子传输速率有显著影响。实验表明,当Yb~(3+)掺杂量为0.03时,Sr_2MgSi_2O_7∶Eu~(2+),Dy~(3+),Yb~(3+)的荧光光谱相对强度最强,且表现出最佳的余辉衰减性能。  相似文献   

10.
《稀土》2017,(4)
合成了稀土铕有机配合物Eu(TTA)3phen以及掺杂过渡金属离子Zn~(2+)的掺杂配合物Zn_(0.4)Eu_(0.6)(TTA)_2phenCl_(0.6)。分别对两个配合物的C、H、N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图谱(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Zn~(2+)有效地掺杂到了铕配合物中形成掺杂配合物,并且掺杂后配合物与掺杂前结构类似。紫外光谱显示两种有机配合物都能有效地吸收紫外光,吸收峰主要来自于参与配位的有机配体;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掺杂过渡金属离子Zn~(2+)对于铕配合物具有荧光增效作用,发射光强度是未掺杂之前的1.5倍,并且对可能的荧光增效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多品种氢氧化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冶金用氢氧化铝被称为多品种氢氧化铝。多品种氢氧化铝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多品种氢氧化铝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同时着重介绍了中州铝厂多品种氢氧化铝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含砷氢氧化钠溶液采用氧化除锑、石灰乳除碳酸盐和硫酸盐及部分砷、氢氧化钡深度除砷、硫酸铁净化溶液,最后浓缩等工艺过程,最终得到含砷≤0.05%、氢氧化钠含量为92%~96%的固体氢氧化钠,总除砷率99.70%以上。该技术流程短,操作简单,实现了对含砷1~5g/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净化提纯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品位菱镁矿酸浸得到的硫酸镁溶液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制备出了纯净度高且性能优良的高纯氢氧化镁。通过改变硫酸镁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氨水浓度、陈化温度和陈化时间,考察不同条件下镁的沉淀效果。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陈化温度55 ℃、陈化时间60 min、硫酸镁溶液浓度1.5 mol/L、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55 ℃、氨水浓度21%,在此条件下Mg2+的沉淀率可达到90%以上。所得样品氢氧化镁晶型完整,粒径小且均匀,呈规则球状,有少量的团聚现象,平均粒径2 μm左右,纯度达到99.5%以上,高于工业用氢氧化镁一级品标准(HG/T 3607—20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采用“梯度共晶”-络合共沉积方法,在球形Ni(OH)2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Co(OH)2。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相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镶嵌Co(OH)2包覆层的球形Ni(OH)2具有良好的放电容量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倍率放电性能与包覆Co(OH)2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在0.8C充电/0.4C放电条件下,包覆层最佳含Co(OH)2量为0.8%;而在1C充放电、2C充电/1C放电和3C充放电条件下,包覆层含Co(OH)2量最佳范围为2%-3.6%。表面包覆价态稳定Co(OH)2是改善氢氧化镍电极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工业上,氢氧化铝微粉生产一般采用板框或盘式过滤器洗涤,存在耗水量大、设备运行不稳定、操作繁琐等问题。本文在传统工艺之前增加无机陶瓷膜过滤,以错流过滤方式对浆料进行预浓缩研究,考察陶瓷膜设备在氢氧化铝生产中高浓度氢氧化钠、高温度、高固体含量体系中的运行情况,为现有工艺提供改进依据和数据。实验结果证明,新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前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铬在碱性介质中呈黄色,最大吸收波长373 nm处的吸光度与铬的浓度符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铬的方法。试验了铬的显色条件,确定了显色介质种类、稳定时间。考察了20余种离子的干扰量,表明只有Mn2+和Bi3+对铬的测定有严重干扰,并提出了有效的消除方法,实现了铬的测定。铬的质量浓度在0.14~14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7×103 L·mol-1·cm-1。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一般矿石样品中0.5%以上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关于Al(OH)_3焙烧的几个数模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热力学计算结果,来确定焙烧经济运行情况,借以提高产量和降低消耗,但目前尚未有Al(OH)_3焙烧的专门公式,往往需要推算,过程复杂,笔者根据一些经验数据和公式,结合实际情况推算出一些经验公式,同时换算部分公式,为实际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了方便。对其它同行厂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氯化亚铁溶液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等,被作为还原剂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和冶金领域。试验主要应用其易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特点,创新地应用到氯化生产中的尾气治理方面,有效解决因长期依赖碱液淋洗尾气带来的管道堵塞现象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弧燃烧炉代替管式高温炉及高频感应燃烧炉,在助熔剂存在条件下,研究了氢氧化铈中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work,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tenorite (CuO) in a NH4OH-H2O system was studied. The studied temperature range was 5–55°C, ammon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between 0.1 and 0.75 M, and a particle size range of 5–24 µm. The stirring speed, pH of the ammonia solution, and various agents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aching of tenorite occurred quickly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5 µm in a 0.45 M solution of NH4OH for a pH value equal to 10.5. Dissolution of CuO also increases as temperat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H4OH increase. For concentrations less than 0.10 M, there is almost no leaching tenorite. By decreasing the particle size, the dissolution of CuO increase. Results show the stirring spee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eaching rate of tenorite for values above 250 rpm. Leaching kinetics was analyzed using the model of the surface chemical reaction. The reaction rate was of the order of 2.2 with respect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um hydroxid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itial particle size. Activation energy of 59 kJ/mol was estimated fo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5–5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