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数和移动连接数,移动宽带、移动生态系统的发展,使得移动产业在整个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继续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不仅用户数量上有了新的突破,而且移动数据业务也出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因此移动通信产业成为了今年各设备制造公司及运营公司关注的焦点之一。全球很多运营商都公布了自己的向3G网络发展的进程表,在中国也不例外。一方面是老的运营商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自己的3G网络试验,另一方面是改革后的几个新兴移动运  相似文献   

3.
张鹏 《通信世界》2013,(6):27-28
MWC2013如期在巴塞罗那举行,来自全球200多国家的超过7.2万人次的政府代表、参展商、合约商以及媒体记者云集于此,再度刷新了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历史参展总人数。有分析报告指出,MWC2013为当地经济贡献已经超过3.2亿欧元。然而,参展人数的增加并未带来更多惊喜。虽然每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都被看作是当年全球通信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但看惯了移动终端产业的风云变幻、电信运营业的此消彼长以及设备服务业的兴衰更迭,人们对于MWC的期待已经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4.
阿呆 《通讯世界》2012,(3):27-30
2012年MWC(移动世界大会)给整个业界抛出了新的主题:Redefine Mobile,重新定义移动通信.可以看到,这个主题与以往任何一届都有所不同,似乎远超出了移动通信的范畴本身.然而,这个命题却道出了整个业界诸多企业的心声,说出了对移动通信新的看法以及新发展方向.超过60亿连接的移动通信更像是一个超级平台,它的内容、想象空间与数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5.
刘珊  林麟 《世界电信》2013,(3):30-36
2013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如约而至,GTI峰会上LTE风光无限,各家厂商纷纷推出智能终端争奇斗艳……同时,运营商也呼吁公平分享成果,抵抗OTT业务冲击。  相似文献   

6.
《世界电信》2006,19(10):15-15
筑起放心消费屏障 对于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服务而言,构建一个和谐的绿色网络首先便是营造一个放心消费的网络环境。需要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以倡导规范的行业运营。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移动运营商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军 《移动通信》2003,27(3):13-16
本文介绍了当前移动通信市场出现的新形势和新变化,重点从技术创新、业务发展两个方面对我国移动运营商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移动运营商在3G时代的市场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阿呆 《通讯世界》2013,(16):10-15
今年前7个月3G新增用户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净增总数,3G市场进一步规模化。3G、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和固网宽带是运营商的几大重点……日前,3大运营商陆续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财报,从市场格局来说,中国移动依旧在收入、净利润和移动用户总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市场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无论是在收入还是在利润的增长上都快于前者,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月规模突破1000亿,继续保持稳步增长;3G新增用户累计超过1亿,规模进一步扩大;移动话音和短信业务继续遭遇互联网业务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移动的运营还是平稳的,其收入、利润和总体用户数依然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平稳是建立在"吃老本"基础上的,应谨防"温水煮青蛙"式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阿呆 《通讯世界》2012,(3):26-30
在移动连接几乎无所不在的现在和未来,如何重新定义这个产业?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以及更多的新进来者,如何定位自己,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整体格局稳中稍变三家盈利能力差别较大从财务指标上看,2012年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整体竞争状况较2011年差别不大。在总营收上,中国移动总体市场份额为51%,虽相较2011年的53%略有下降,但仍还占据半壁江山;在净利润上中国移动总体市场份额为86%,比2011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仍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总利润之和的近6倍;从EBITDA率和净利润率看,除了中国联通的净利润率相较2011年的1.9%上升至2.7%外,其  相似文献   

12.
姚群峰 《电信科学》2003,19(10):1-4
中国3G业务的市场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迅猛增长、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对移动语音业务的需求;二是较高收入用户群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3G运营商的目标市场包括大众用户对移动语音的需求、大众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企业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以及批发型用户的需求等。本结合国内外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开展状况,初步探讨了中国3G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模式和3G业务的收入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讯世界》2013,(4):34-35
一直以来,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都是行业内最引人关注的盛会,2013年也不例外。相关数据显示,MWC 2013一共吸引了来自200多个国家的超过7.2万名来宾参加,创造了历次活动以来出席人数的新记录。为期4天的大会及展会吸引了全球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移动运营商、软件公司、设备供应商、互联网企业以及汽车、金融和医疗保健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据悉,这7.2万名参观者中,超过一半为企业高管。如此庞大的参观者队伍以及高端参会者是MWC吸引眼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信世界》2013,(6):42
2月26日,在由GTI举办的"TDD之夜"上,中国移动和阿尔卡特朗讯联合推出了灵云无线微基站,这款颠覆性创新产品获得了GTI颁发的创新解决方案大奖。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对于灵云无线微基站给予了高度评价:"灵云无线微基站代表了世界最新技术与TD-LTE的结合,颠覆性创新应对严峻挑战"。无论是在家,在工作,还是在路上,每个人都希望随时随地,通过任何设备,都可同周围世界更好联通。这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持续增长,但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容量激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6月11日至13日,2014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以下简称“移博会”)在上海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出席同期举办的世界移动论坛并致辞. 刘利华说,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达70亿.在中国,最近5年每年新增移动用户均超过1亿户,总数已接近12.6亿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创造出诸多新兴市场,由此带来对已有通信网向更高速率、更强稳定性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许翠苹 《通讯世界》2011,(11):49-49
亚洲移动博览会将给中国移动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带来更好的学习以及交流机会,促进整个产业链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中国移动市场活力正足如今,全球经济萎靡不振,迟迟不能走出泥潭;另一方面,亚洲却显示出了强劲的内力,这在移动通信领域亦是如此。随着数据业务的逐步开展以及移动应用的爆炸性增长,移动生态产业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拐点。  相似文献   

17.
2月15日~18日,农历的正月初二至初五,当国人还沉浸在中国传统春节的喜庆和团圆气氛中时,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举办的2010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0,简称MWC2010)却已经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圆满落幕。以美梦成真为主题的本届大会共有1300多家企业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31家品牌厂商带来了90多款最新的产品,令观展的约5万名观众目不暇接。要知道这其中54%是企业高管,还包括2800多名首席执行官。来自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中国联通、三星、沃达丰等世界著名企业的高管发表了演讲,共同探讨移动通信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年的MWC大会不仅代表着最新的手机技术发展与趋势,更是各大厂商新一轮产品相互博弈的最佳舞台,而这些新的趋势基本上可以看作当年通信行业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8.
何廷润 《移动通信》2005,29(9):50-53
1前言获取3G牌照是固网运营商实现全业务经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作为移动通信运营的新进入者,面对已十分强大的移动运营商,面对已有的3.6亿移动用户,固网运营商的3G业务如何定位,3G业务的重点如何布局,是目前应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移动通信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地区差异入手,依据3G业务的不同类型,分析固网运营商在不同地区经营3G业务的策略。2我国移动通信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梯次化结构移动通信普及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移动通信发展的水平,移动通信普及率越高说明本地区以语音为主的市场空间越小,越需要为3G的数据业务提供…  相似文献   

19.
倪兰 《通信世界》2009,(7):14-14
看似芜杂的技术研发实则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移动互联网,这基于几年前中国移动对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一个预判。  相似文献   

20.
《世界电信》2011,(8):12-12
近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大幅下调到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语音、短信、移动数据等国际漫游资费,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漫游到德国后给国内打电话只要每分钟2.86元人民币,远低于用德国本地移动卡打到中国的资费。降价后中国的漫游用户给家里打电话的费用甚至比出游当地的市话费还要低。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