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性联轴器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属于多自由度扭转振动系统,其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影响其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建立某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多自由度质量-弹性-阻尼动力学模型,根据振动理论并依托系统扭振实验研究了3种弹性联轴器对该系统扭振特性的影响规律,着重分析联轴器刚度和阻尼对系统固有频率、固有振型、强迫振动响应等模态参数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匹配的弹性联轴器可以调整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避免系统发生共振、衰减共振振幅和发动机输出力矩的幅值不均匀性,即改善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  相似文献   

2.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简称扭振)表现对于车辆舒适性有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某前置后驱车辆传动系统的扭振控制,结合机械动力学知识通过LMS AMEsim软件建立车辆传动系统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扭振频率与模态分析,确认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在35.2334 Hz下有共振发生,通过优化离合器参数可使扭振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也提出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对传动系统多参数进行优化,更好地提高传动系统的扭振表现。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扭振测试的两种方法,即稳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在扫频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扭振实车动态试验的条件和加速时间的要求,建立了试验测试系统,并对某型装甲履带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实车道路测试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了车辆发生扭转共振时发动机的转速和谐次,为分析、评价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合理性提供了试验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轮驱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真分析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共振的危害、发动机激励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一四轮驱动特种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软件扭振TVSIM建立了扭振分析模型,完成了固有频率、固有振型的计算.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该车虽然在某些频段可能存在扭转共振,但如果对操作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完全能够保证动力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弹性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输入转矩突变工况下传动系统的冲击振动。将传动系统扭振响应转化为车辆加速度,以抑制车辆加速度波动为控制目标,采用PID控制器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主动抑制。为提高扭振控制器对模型参数变化和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采用模糊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实时整定。设计低通滤波器对车辆加速度进行滤波,以得到了车辆加速度的跟踪目标,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该低通滤波器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抑制电动车辆传动系统冲击振动,对传动系统中主要非线性因素和参数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且能消除电机高频转矩波动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为纯电动车辆扭振控制器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高速履带车辆七档行星传动系统匹配问题,利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等效扭振模型,分析了扭振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对转动惯量及刚度的灵敏度。结合行星变速机构的固有特征和内外激励频率,分析了行星变速机构各档位的共振情况,并基于灵敏度分析对扭转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参数的优化。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动力学参数可较好地避免扭转振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行星传动系统匹配对扭转振动的影响及改进扭振性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某4×4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桌四轮驱动特种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首先利用自主开发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软件TVSIM建立了扭振分析模型,完成了固有频率、固有振型的计算.然后采用LMS的扭振测试模块对该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车动力传动系统基本不存在扭转共振问题.以此为指导,将解决措施聚焦在零件设计和加工方面,通过改进设计和严格控制加工质量等措施,彻底解决了动力传动系统的故障,扭振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带扭转动力吸振器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考虑了动力传动系统与后桥的耦合作用,推导了带扭转动力吸振器的动力传动系统振动动力学方程;对扭转动力吸振器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加入扭转动力吸振器后动力传动系统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性能的变化及其原因;将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引入动力传动系统振动分析中,保证了不同制造条件和使用工况下扭转动力吸振器均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且允许扭转动力吸振器参数存在宽松的设计公差。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是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来源,而扭转振动是发动机产生故障的主要形式。通过对6110/125Z发动机进行扭振分析,发现其飞轮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轴系共振引起的,通过对扭转减振器进行改进,减小了飞轮传递的附加扭振力矩,同时也减小了扭振振幅,最终解决了螺栓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6,(10):122-126
为对传动系统扭振特性给单节列车动力学性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把列车的传动系统简化为轴段与圆盘串联的系统,建立传动系统的扭振模型,同时计算由扭转振动产生的附加力矩。建立某高速列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附加力矩作为主要考虑指标,通过联合仿真,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时单节列车在牵引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传动系统扭振对车身在横向、垂向上的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在纵向上影响较小。但其给构架、轮对在纵向上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对高速列车进行动力学分析时,考虑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更符合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纯电动汽车的扭转振动问题,以某款具有两挡自动变速器的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传动系各部件的动力学方程,建立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模型,计算并分析传动系的固有特性和模态振型,并通过SIMPACK建立传动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强迫扭振计算,分析了部分参数对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为纯电动汽车降低传动系扭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斌  曾荣  赵光明 《机械制造》2013,51(2):38-41
双质量飞轮是一种新型的扭振减振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和噪声.当前国内对双质量飞轮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成熟的性能检测方法与手段.通过对双质量飞轮减振原理分析,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系统的扭振模型,提出性能检测试验台的设计方法.试验台具有适应性强,试验过程易控制,检测效率高等特点,其应用可有效降低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实车检测的危险.通过台架试验结果,验证其可以有效检测出传动系统的扭振状况,为双质量飞轮减振效果的评估、双质量飞轮的设计、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参数的匹配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缸发动机前置前驱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建立了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扭振特性的求解界面,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分析了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在不同工况下对汽车振动的影响作用。通过灵敏度分析,使传动系扭振特性得到优化,为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设计以及整车传动系统的匹配优化提供了依据和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前置后驱MPV车辆扭振问题,利用CAE分析软件建立车辆传动模型并重现车辆扭振现象,并对模型进行自由振动及强迫振动分析,获得影响车辆扭振的敏感性参数/部件并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可知引起车辆扭振的主要因素为发动机二阶激励频率与传动系统二阶固有频率相当,可通过调谐传动系统的二阶固有频率来减小车辆的扭振。根据传动系统二阶主振型可知,离合器及变速箱输入轴是影响传动系统二阶固有频率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大转角摩擦离合器或双质量飞轮可有效减小变速箱输入端的角加速度,减小车辆扭振。  相似文献   

15.
扭转减振器是削减发动机扭转振动的重要装置,其可有效削减扭转振动对曲轴及动力传递系统其他机构的影响。采用传统双扭摆模型搭建扭转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应用单目标设计解析法对橡胶式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参数、转动惯量、阻尼和扭转刚度进行分析设计。运用MATLAB和ADAMS对安装扭转减振器前后传动轴在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对安装减振器的传动系统减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系统,安装橡胶式扭转减振器的传动轴扭振振幅在许用范围内波动均匀,保证传动轴的可靠安全运行;且在发动机临界转速和最大功率时,减振器将传动轴的扭振角位移控制在许用振幅以下,橡胶式扭振减振器能够达到更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传动系扭转振动主动控制的近期研究成果。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了二(三)自由度电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控制研究、传统内燃机车辆传动系扭转振动控制研究、电动车辆传动系扭转振动控制研究。总结了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现象,指出传统车辆简化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传动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新目标。围绕集中驱动式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特点,从电机激励特性、常啮合结构特性、振动频率宽泛性、系统性4个方面对电动车传动系统主动控制的基础模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及复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某履带车辆的多轴齿轮动力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简化原则建立多自由度的弯扭耦合振动力学模型,并针对弯扭耦合振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利用有限元理论与数学模型的相结合,在ANSYS中建立考虑齿轮的啮合刚度和啮合阻尼,以及轴承的支承刚度和油膜阻尼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阻尼的复模态计算,并对弯扭耦合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耦合模态中的振动形式以及模态参与因子和有效质量,研究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和啮合阻尼对多轴齿轮动力传动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模态的影响情况.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弯扭耦合振动台架试验,将试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AMESim软件,针对某SUV传动系统扭振问题,建立一维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传动系统主要部件转速波动、应用FFT变化、瀑布图分析、阶次分析和传动系统固有模态分析确定其扭振特性。结合实际车型,通过扭振试验验证模型仿真的可行性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通过批量分析离合器、传动轴和半轴扭转刚度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趋势,总结了扭转刚度的变化对变速器输入轴的扭振峰值和传动系统的共振频率情况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匹配,传动系统扭振性能控制和改进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存在的扭振问题,本文用ADAMS建立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悬置以及悬架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发动机不平衡扭矩控制和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反馈控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发现,扭矩补偿等控制策略对于解决混合动力汽车的振动问题有显著的效果,进而改善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风电增速箱综合性能试验台扭转振动特性,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风电增速箱试验台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通过求解轴系的扭转振动微分方程,得到了试验台轴系的扭振频率及对应振型,进而研究了扭转振动模式和行星轮振动模式下风电增速箱台架系统的振动特征。结果表明,额定转速下风电增速箱综合性能试验台不会出现轴系扭振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