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沥青摊铺施工过程中在梁体竖向、桥梁纵向和桥梁横向三个方向产生不均匀温度分布情况,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沥青摊铺的影响深度、箱梁达到最高温度的滞后时间、箱梁各部位的升温速率等时空分布规律,同时提出摊铺过程中桥梁纵向、横向不均布温度分布可忽略,各个断面可单独进行温度场的平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9)
在传统沥青摊铺工艺中,沥青混合料经沥拌站拌合完成后,均使用自卸车装料、运输并在到场后直接卸入沥青摊铺机中。在此过程中先后多次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严重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高精度沥青摊铺中使用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沥青转运车。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转运车在高精度沥青摊铺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中,评价其摊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平整度和密实度,摊铺机对最终形成的铺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因工期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可避免的要在冬季低温季节施工,为保证质量,必须采用有效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以高温、疲劳和抗水损害性能作为主要检测项目,分别从3个方面评价环氧沥青混合料摊铺等待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灰关联分析法给出了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摊铺等待时间推荐值.结果表明:当摊铺等待时间小于30min时,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无变化;当灰关联综合性能下降至80%时,其摊铺等待时间最长,可达80min.这种方法可用于环氧沥青的研发和工程实践的评判.  相似文献   

6.
介绍乳化沥青在养护施工中的应用,及施工中有关工艺和机械配套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路面沥青混合骨料变形能力,减少耗层的厚度,提高路面密实度,且施工速度快、工期大大缩短。论文结合实际工程,在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包括施工放样、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环节,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市政道路施工中摊铺机的操作方法,论述了沥青混合料的搭配和运输技术,分析了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摊铺技术和接缝压实技术,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措施,从而保障道路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瑛 《安徽建筑》2015,22(2):98-100
文章结合试车场沥青路面摊铺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智能摊铺控制技术,为其它沥青路面摊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合式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对施工机械的数量需求有了大幅度增加,同时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特别是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对路面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是进行摊铺作业的主要机械设备,在路面机械化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是不可缺少的机种之一。在高等级路面中,沥青路面约占90%,而摊铺机的摊铺质量对路面的使用性能、使用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沥青路面的摊铺技术对路面的使用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翔宇 《山西建筑》2009,35(18):261-262
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路面结构温度场分析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降温速度下沥青路面温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6cm深度范围内的温度影响大,前0.5h内降温幅度大。  相似文献   

12.
张云峰  陈云鹤  孙大伟 《山西建筑》2009,35(32):263-264
从整体研究道路结构温度场的目的出发,通过对结构完成后的温度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在低温情况下适用于南方地区的气温与路表温度预估模型,对路面瞬态温度场进行预报,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热学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面结构温度场分析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热稳态计算出路面基层温度场,再进行热瞬态分析,并通过回归方程预测了沥青路面的开裂温度。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应力荷载的耦合效应是评价沥青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温度梯度和外荷载是路面结构变形和破坏的直接原因。基于沥青混合料热粘弹变形理论,建立了高温动态载荷作用下路面破坏的耦合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沥青路面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沥青路面破坏的关键因素。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用于沥青路面日变温度分析是可靠的。天气情况对监测结果有很大影响,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模量,进而影响压缩性和抗剪强度,但对竖向应力影响不大。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沥青路面变形的监测和模拟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沥青路面的优化设计和损坏控制技术提供了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5.
徐世民 《山西建筑》2010,36(35):273-274
简要介绍了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及路面温度预估方法,结合国内外关于沥青路面温度场的理论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理论法求解沥青温度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指出理论预估模型便于分析沥青层不同深度处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实际运营的沥青路面试验段,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对不同深度的沥青层结构温度进行长期数据采集和总结分析工作,研究了大气温度与路表温度的相关关系,以及沥青路面结构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大气温度,路面结构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两者显著相关;同时路面结构层的温度与路表温度变化存在良好的关系,在考虑晴、雨天的影响条件下,建立了路面结构温度与路表温度、结构层深度、时间等因素的预估模型;分析证明,该模型计算数据与实测温度高度吻合,且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准确地预估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达到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针对性、实现不同路面层次不同等级的沥青结合料的科学选取,进而减少沥青路面病害、延长其服务寿命的目的,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路面非线性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沥青路面非线性瞬态温度场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马生成  黄昊  张云峰 《山西建筑》2010,36(16):265-267
利用建立的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改变计算模型中的连续降温的路径、速率等相关参数,计算沥青路面各层在不同降温形态下的温度应力,对路面结构在连续降温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了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5种石油沥青为原料,以车辙试验作为评价高温路用性能的基准,考察了软化点、60℃黏度、动态剪切和重复蠕变试验,表征沥青高温路用性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关联和比较表明,软化点在表征沥青高温性能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两沥青软化点差小于1.0℃,软化点的高低不能反应沥青的高温性能.由于5种沥青黏度相差较大,试验仅得出当两沥青黏度差大于平均值的7.56%时,黏度大小可以表征沥青高温性能.动态剪切试验可以很好地对沥青进行不同温度等级的划分,对于同一温度等级的沥青而言,可以采用重复蠕变试验进行评价,动态剪切和重复蠕变试验的联合应用,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价沥青的高温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郑伟  蔡青城 《山西建筑》2012,38(12):178-179
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对高速公路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对沥青路面的研究中相对较薄弱的领域,并提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以期提高我国高速公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